作為一名教師你的目標是什麼?

張必聰


傳授給學生知識,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身體素質。


易查分


以自身來說明這個問題,呦呦認為身為教師的目標是走進孩子的心,在教學相長中不斷地幫助孩子探尋自己、並且完善教師自我,為什麼呦呦會這樣認為呢?在現在的教育趨勢中,我們可以看見的是未來的教育肯定會發生變化,重心會逐漸的從學校轉移到家庭、從一對多的教學轉變成一對一、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甚至連教師傳授知識的工作也會逐漸被智能AI取代,而教師將成為一位指導者、陪伴者。面對這樣的改變,我們的目標還能只是傳授知識的教育功能嗎?

成為一位孩子認同的教師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在《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中說“凡是不能自我發展、自我培養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樣的也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他人。”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吸收新知、不斷地成長,這是身為一位教師應該努力的,這不僅攸關著如何去引領孩子繼續向前,也是樹立一個讓孩子學習的榜樣目標,都說“什麼樣的家長就會帶什麼樣的孩子”,同理的孩子求學的時間中,最長時間相處的人已經不是父母而是教師,所以當我們想要帶出什麼樣的孩子,就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做到了!

如何成為孩子認同的教師呢?當你在孩子面前融入他們、與他們一起玩、一起瘋,並且維持著自己的理念、做好榜樣,真真正正的走進孩子的心,理解孩子所想的、所做的一切。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檢視器,他們會檢視教師的所作所為,並對教師做出評價批判,當孩子認同了、信服了,才會開始效仿教師的做法、接納教師的建議,你才是成為陪伴在他們左右的人生教師。

拿呦呦的切身例子來說,呦呦的初中班級在初一的時候是由一位年輕的教師帶領的,那時她對我們班的要求並不特別高,恰巧我們班也剛好不是那種頂尖的班級,她給我們一直有種冷冰冰無法接觸的感受,或許是她知道這一學年只是個跳板,原來在帶我們班的同時她也在準備公立初中的教師徵選,所以並不是那麼投入的經營,直到一學年過去了,她考上她心中的理想學校擔任教師,離開了我們學校,來的是一位具有教育熱忱、情懷的教師,她帶著我們班真的是全心全力的投入,大大小小的活動都親身投入,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她懷孕已經有7.8個月大了,那時我們正比賽著班際拔河競賽,看著隔壁班的導師也是懷著身孕但毅力不搖的站在遠方的大樹下觀賽,再看看我們的班導,就站在場內的加油區揮舞著陽傘為我們班努力加油著!這樣的導師用心的去引導我們,我們班一路上就從整潔、秩序倒數的班級上升到前三的班級,大大小小的班際活動也都榜上有名。更記得那年畢業時,她送給我們一人一盞蠟燭及對我們說的話“願我們都能像蠟燭,努力地燃燒自己發光發熱,將光與熱散播給每一位我們所接觸的人事物。”這句話至今深深地影響著我,而我也不斷地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實踐。就連到現在我在教學、人生上遇到了什麼問題,也都會與她聯絡、請教學習,一位好的教師不在於他知識多寡,在於他是否走的進我們的心,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孩子的人生教師。

幫助孩子,也是幫助自己

懷特海曾說:“一旦你忘記你的學生是有血有肉的,那麼你就會遭遇悲慘的失敗。”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學校裡的學習,不是亳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間毎時毎刻進行心靈的接觸。”人與人相處之間,最珍貴的就是那一份情誼,當我們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去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時,才能夠真正的幫助他們成長及探索自己、完善自己,在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為了幫助孩子我們可能要去學更多的心理學、教學方法等新知,在另一個角度看著,其實也是在療愈我們內在的所不知道的創傷。

魯道夫.史代納博士說“教育不能只注意到兒童時期,必須要將一個人完整的一生都考量進去。”所以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後,不能只想著當下孩子該學什麼,而是五十年後,這個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所受的教育與環境和現在的孩子所接收的都不一樣了,只有幫助孩子找到他們自己,才能找到我們教師所存在的意義與目標。


呦呦書悅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僅是教書匠,還要傳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知識的困惑,同時採用恰當的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或者簡單的說,教師的目標就是兩點,一是教書,二是育人。

先說教書。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多,所以有時候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識可能比教師還要新穎,全面。所以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傳授者。教師的目標應該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引者,諮詢者,幫助者。教師的優勢,不在於知識量的豐富,而在於經驗的豐富,方法的豐富。教育層次越高,對教師這方面的要求越高。在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中,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研究的思路方法。是如何開拓新領域,如何創新,如何治學。

再說育人。教師的言談舉止,做事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神聖的,他們幼小的心靈認為老師做的都是對的。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正直守信。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這樣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


hello英語


我覺得教師主要從教學生知識和教學生做人這兩方面來進行,接下來我就針對這些問題來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相應的知識,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老師。老師在所教的學科中都是有豐富經驗的,所以對於學生學知識而言是比較容易的,而且更能夠讓學生學到一些東西,這樣學生的成長才更為有利,這樣也才能夠讓學生得到自我的提升。學生在學校上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學知識而來的,所以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

其次,教師還應該教學生一些做人的道理。當然這些道理是比較豐富的,包括怎麼去交往,怎麼去和戀人溝通等等。因為好的教師不僅能夠教會學生知識,也必須要教會學生做人的一些道理,這樣對於學生的全面提升是更為有利的,而且這也是一名教師的基本素質與素養。

關於這一問題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對於這一問題有更多的瞭解,也希望大家能夠以此為結尾。





大龍老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的《師說》中這不僅是身為教師的一種規範,同時也是我眼中成為一名優秀教育者的必要條件。

“傳道”,教育者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需要給自己的學子樹立一個擁有適應社會正確價值觀的形象,並將這份價值觀傳遞給學生。

“授業”,這也是如今關注最多的點,教育者將課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一名好的教育者會通過對課業知識的深度理解,將其用富有代入感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習得課業精華。

“解惑”,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總會遇到迷茫的時候,當他們出現問題向你求助,需要你來解決的時候,身為教育者需要分析學生的問題,以高效有用的解決方法解決問題,帶動學生髮現以及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BearBrown21


在這珍貴時間,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非常多,所以有時候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識可能比教師還要新穎,全面。

所以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傳授者。教師的目標應該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引者,諮詢者,幫助者。教師的優勢,不在於知識量的豐富,而在於經驗的豐富,方法的豐富。

教育層次越高,對教師這方面的要求越高。在大學教育,研究生教育中,教師教給學生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研究的思路方法。是如何開拓新領域,如何創新,如何治學。

再說育人。教師的言談舉止,做事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神聖的,他們幼小的心靈認為老師做的都是對的。所以作為教師,應該正直守信。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Mr張廠長


正確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是首要任務

不斷的研究教學方法讓孩子瞭解學習的重要性和喜歡上學習


詠喬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的目標是傳道授業解惑。當然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

第一:首先要教學生做人。現在好多學生只有好的學習能力,但是對他人自私或者對父母不夠體諒和理解,甚至是爭鋒相對。對這個社會沒有很好的奉獻意識。所以作為老師在上好課的同時還需要教學生怎樣和他人相處。在教知識的過程中穿插著做人的道理。

第二:教學生知識。我們知道老師的首要職責是教書育人。學生進入學校之後,首先想的肯定是學習。家長肯定也會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看成是衡量一個學校的標準。老師在教學生之前,首先自己必須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只有自己具有好的專業素養,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其次,教師也應該具有好的道德素養。如果一個老師本身道德素養敗壞,那麼將對他所教授的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問題。

第三: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段,可能正好是人生經歷青春期的事情。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甚至有些學生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逆反心。或者他們找不到一個要好的同學來訴說自己心裡的苦悶。如果老師可以贏得學生的信任,那麼就會成為學生的益友。就會幫助學生舒緩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順利的度過青春期。所以一個好的老師,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當一名教師很容易,但是當一名合格的老師,當一名真正意義上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實現人生價值的老師,卻是特別特別難的一件事。所以我認為我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成為這樣的老師。


小王看劇吧


目標是個多維的概念,目標是引導一個人航向的燈塔,一個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實現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要有目標。作為老師,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標,我是個中學老師,我結合自己的切身的實際來談談我認為的老師目標。

首先,自我成長的目標。作為學科老師來說,每一門學科都有完整專業的知識體系,每一門學科培養的學生的素養有所不同,學習的知識的側重點不同,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必須在本學科的領域中深入鑽研,廣泛攝取相關的知識,充實自己,掌握全面過硬的專業知識,老師應該有個自己的學習計劃,通過課堂實踐發現自己的知識薄弱點,有計劃的進行補充學習,真正做到同樣的課程,能夠常教常新。知識豐富的老師的課堂信手拈來,遊刃有餘,揮灑自如。經過不斷的知識沉澱的老師才能擁有強大的知識磁場,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其次,教書育人的目標。

作為學科老師,要把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光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老師就像是學生和知識之間的媒介,老師需要將學科知識運用適當的組織方式傳遞給學生,這就需要進行提前的教學設計;要讓學生理解不同的知識需要通過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這就要研究教學方法;老師在課堂上要將知識呈現給學生,表情,語言,聲音,語調,肢體動作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作為老師, 我想應該把這一系列的環節的完美組合作為終身的目標。

另外,就是育人的目標。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很多時候老師為了追求高分 和教學成績,只注重教會學生知識和技巧,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現在的很多孩子物質生活豐富,精神世界匱乏,那些沉迷遊戲虛擬世界無法自拔的孩子,大好前程盡毀,多麼令人痛心,還有一些孩子苦讀多年,學有所成,別人眼中的才俊青年,最後卻抑鬱自殺。作為老師,我們掩卷沉思,我們的教育是否存在問題?在互聯網浪潮席捲下的今天,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將來廣泛應用,很多崗位將會被取代,今天要培養的人才如何才能適應未來時代的需要,我想就不光是傳授學生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