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疫情當前,醫務人員上“火線”,基層幹部在“一線”,全國上下戮力同心,只為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沙面街環衛工人作為抗疫一線的一支中堅力量,始終奮戰在前線,在人手、物資短缺的情況下,不怕困難、勇於奉獻,持續以高標準、高質量開展抗“疫”工作。


陽輝祥

舍小家顧大家


自從初三上班以來,陽輝祥總是環衛站最早來、最晚走的一個。同事們認為他對工作那股認真勁甚至有點“鑽牛角尖”。正是這種“錙銖必較”的工作態度,確保了沙面島上每個角落、每片土地乾淨整潔有序。面對同事們誇獎點贊,陽輝祥說:“作為站長,作為一名老黨員,本來就應該這樣子。”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於建香

若有戰召必回

於建香是沙面街環衛站工會主席,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不過已經十六年沒回老家過年了。去年年末,她籌劃回老家陪伴85歲的父親過春節,儘儘孝道。然而突發的疫情,打斷了她的計劃。年三十剛到家的於建香,在收到單位初三上班的通知後,沒有半點猶豫,第一時間退票、換乘,急匆匆又趕回廣州,準時上崗。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陳治忍

小身板大能量


陳治忍是有著二三十年工齡的“老同志”,明年即將退休。但他寶刀未老,身材並不高大的他在疫情期間不辭辛勞、隨叫隨到,每天揹負著30斤重的吹風機,輾轉於島上各個角落,所到之處枯枝爛葉“聞風喪膽”。他也因此成為沙面島上當之無愧的“武林高手”。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曠新林

站好最後一班崗


隨著沙面島上養狗遛狗人數的增多,未及時清理的狗糞影響環境的問題日益凸顯;此外,受木棉花樹漿、榕籽汁液的影響,路面清洗的難度也在加大。還有3個月就退休的曠新林,主要任務是清洗路面。每次接到任務後,曠新林從不嫌髒說累,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迅速處理,在噴水槍等機器作業週轉不開時,曠新林甚至常常是親子動手清洗,乾淨利索。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王挺輝

輕傷不下火線


沙面南街58號,因長期沒人居住,大量流浪貓在天台聚集,積累了很多貓糞。隨著天氣回暖,除了臭氣熏天,還容易為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提供孳生環境。環衛站為此成立突擊小分隊,誓要啃下這個硬骨頭。但是,由於沒有鑰匙,工人們只能搭梯子上去,而且還不能直接到達天台。王挺輝幹活心切,第一個跳了下去,但在著地過程中,由於地面溼滑、重心不穩,扭傷了腳跟。“沒什麼,就是滑了一下,”他輕描淡寫地說,並堅持與戰友們一起完成了這次任務。


荔灣|沙面環衛工人的戰“疫”風采


這段時間,環衛站落實18小時保潔制度,從早上5點到晚上11點,除了對衛生死角進行清理,對全島路面進行保潔及汙漬清洗外,還義務承擔了清理居民樓天台、窗臺衛生死角,清理水溝和綠化帶內樹葉垃圾等繁重瑣碎的工作任務。1月23日以來,累計清理各類垃圾雜物16.65噸、衛生死角85處、整改髒亂差12處、沖洗面積37.85萬平方米。


【記者 沙面小e】

通訊員 黃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