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導語

葉大媽提前辦退休,幫媳婦帶孩子。媳婦三年抱倆,葉大媽雖然樂壞了,但是也累得夠嗆。媳婦產假結束,回去上班,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還要接送孩子上下學。兒子下班晚,媳婦要上夜班,根本指望不上,而且大寶功課還要她來輔導,但是小寶在一邊各種搗亂。

尤其是暑假和寒假,是葉大媽最痛苦的時候,家裡簡直是雞飛狗跳,一片狼藉,帶孩子6年,她感覺自己蒼老了不少,身體也熬壞了。

等孩子慢慢長大,不需要葉大媽的照顧,她感覺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報廢的機器,時不時出點小毛病,經常往醫院跑。開始媳婦會陪著去,慢慢的,只有兒子陪她,到最後,只有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去看醫生。兒子理直氣壯地說,反正我也不是醫生,去不去沒差別。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有一次,葉大媽得了急病,住院那段時間,兒子來過幾次就不願意出面了,嫌髒,他幹不了伺候人的活,哪怕這人是他最親的媽媽,後來,兒子請了護工。

葉大媽看著隔壁床的大爺,媳婦天天都來照顧他,雖然老人病了多日,但是媳婦都護理得很細心,衣服都乾乾淨淨的。再看看自己的遭遇,她忍不住落淚,”早年我身體健康,兒子和媳婦把我當寶,如今我老了,體弱多病誰都不願意來了,老了,能指望誰?都靠不住啊!“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老人的養老方式,多數是以下幾種

1. 養老金養老。

賀大爺年輕時是單位的領導,因為工作比較忙碌,所以小時候,孩子是由妻子帶大的,他跟兒子的感情並不深厚,他也試過跟兒子搞好關係,但是無奈兩人交流很尷尬,總是不歡而散。

妻子去世後,賀大爺退休後,獨自在老家生活,10多年過去了,父子兩人因為相聚少,變得更加的疏遠。兒子在外地工作,疼愛自己的媽媽不在了,兒子更不願意回家。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每次賀大爺想兒子,孫子了,他都會打電話過去,聽聽他們的聲音,孫子稚嫩地喊著爺爺,爺爺,賀大爺一邊應著,一邊偷偷地擦著眼淚。過年的時候,賀大爺總是會帶著家鄉的特產去看孫子,兒子很抗拒父親突如其來的熱情,賀大爺卻視而不見,常年一人獨居,雖然有退休金,生活無憂,可是他太渴望這久違的親情,靠著這份親情,他要撐過未來孤獨的一年。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2.子女輪流養老。

餘大媽生育了4個孩子,其中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不但湊成了一個“好字”,而且好事成雙,雙男雙女,村裡人都很羨慕她,你太有福氣了!

餘大媽對兒女一視同仁,有能力考上大學的孩子,她砸鍋賣鐵都會供,不願意讀書要出來打工的孩子,她也支持孩子的選擇。

兒女結婚成家,不管哪個女兒或者是兒子 ,需要有人帶孩子,她義無反顧地去幫忙,她常說,幫助孩子就是幫助自己,孩子好,老人才能好。

因為餘大媽前半輩子的無私付出,兒女們都銘記於心。每逢過年,兒女們都會從大城市趕回來陪她過年。

年後,兒女們都會接她上大城市,兒女們輪流照顧她,餘大媽無奈地說,“每家都要住三個月,不然他們怪我偏心,這一住不得一年啊!不住夠不讓走啊!”雖然表面上是埋怨,但是暗地裡卻透露出一種幸福的味道。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3. 生活無法自理,去養老院養老。

媳婦想要齊大媽給她帶孩子,光靠老公一人的工資,生活上過得緊巴巴。齊大媽覺得,“我當初養育孩子吃了多少苦頭,不也是這麼過來了?現在我只想過幾年開心的日子,孩子你們自己帶吧!”

媳婦很生氣,“你不帶孩子!以後老了別指望我!”

齊大媽自持身體健康,霸氣反擊,”不用你管,我有養老金,我才不怕!”

靠著養老金,齊大媽前幾年的生活,過得是多姿多彩,跟老人團去旅遊,認識不少驢友;每天跟姐妹們一起去跳廣場舞;週末約上好友去喝早茶。

然而,好景不長,等齊大媽跳舞時不慎摔了一跤,她住院時,兒子不接電話,媳婦不來探望,只有她一人孤零零地在醫院。她後悔不已,之前自己的做法,讓孩子傷了心,如今她有難,兒子真的置她於不顧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齊大媽想要修補跟媳婦的關係,奈何對方毫不領情,她想著自己年事已高,乾脆住進了養老院,反正有人照顧,總比一人在家強。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越是聰明的父母,越把晚年的幸福押在這些地方,很有遠見

1.跟老伴相互扶持。

很多老人這輩子總是圍著孩子轉,小時候精心照顧孩子長大;孩子讀書,升初中,升高中,讀大學,老人事事以孩子為先;孩子讀書要學位,學位房要買;孩子捨不得媽媽,父母分開來睡,直到孩子長大;孩子離家去遠方讀書,媽媽辭職陪讀,甚至去到國外。

父母其中一方,為了孩子默默奉獻,但是每一次遭遇選擇題,屢屢被放棄的永遠是另一方,自己愛人的感受總是被忽略。

然而,等到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一直守候孩子的父母,往往成了被遺棄的局外人。相反,自己一直冷落的另一半,始終陪伴在自己身旁。

其實,最能依靠的還是自己的老伴,陪自己走下輩子的人,也是老伴,因此,如果想要晚年過得不孤單,要對老伴好一點,兩人相互扶持。


2. 主動鍛鍊身體。

好的身體,才能健康長壽,尤其是老年人,年齡的增長,日漸衰老,只有運動,能增強老人的體質。不過,老人的身體不適合高強度的運動,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溫和的運動方式。

3. 準備應急基金。

年輕人有他們自己的壓力,上要贍養老人,下要養家餬口,養育孩子,老人不能都指望年輕人。每年老人可以攢下一部分錢,積少成多,萬一以後有急用,也不用驚慌失措,手裡有錢,心不慌,能從容應對。

我們老了,還能指望誰?這位老太太說出了大實話,句句在理

​結語

老人為兒女辛苦了大半輩子,輪到自己需要兒女們照料的時候,不同的老人,卻遭遇了不同的結局,有人兒孫滿堂,子女孝順,晚年幸福;有人晚景淒涼,一個人住,無人養老;有人被迫去養老院養老,讓人唏噓不已。

老了,指望誰?很多老人養兒防老,但是結局並非都能如願。老人養老,需要尋求不同的方式,能照顧自己的時候,加強鍛鍊身體,不拖累兒女;如果老人失去了自理能力,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及時尋求兒女的幫助。老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準備一些應急金,有備無患,也是對自己晚年生活的一個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