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熱,是選用布洛芬還是對乙酰氨基酚?

對於寶寶發燒,相信很多家長朋友都知道給寶寶使用退燒藥,如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


寶寶發熱,是選用布洛芬還是對乙酰氨基酚?


這兩個藥都屬於非甾體抗炎藥,主要的藥理作用就是解熱鎮痛。

那麼,這兩個藥有區別嗎?

寶寶發熱選擇哪一個會更好一些呢?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是這樣推薦的:

≥2月齡兒童,肛溫≥39℃(口溫38.5℃,腋溫38.2℃),或因發熱出現了不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兒童,推薦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兩次用藥最短間隔為6小時。

≥6月齡兒童,推薦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2次用藥的最短時間間隔為6-8小時,布洛芬與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熱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該指南推薦的用藥最短間隔與說明書不一致,個人建議應以說明書上的最短間隔時間為標準。


布洛芬與對乙酰氨基酚的區別大致有以下幾點:


1.布洛芬有抗炎作用,而對乙酰氨基酚沒有。

2.相對而言,單次劑量的布洛芬退熱作用相對較強,降溫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但對乙酰氨基酚體溫下降速度在口服半小時內,比布洛芬更明顯。

3.罹患水痘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增加A組鏈球菌感染的風險,這時候如果需要退熱,建議選用對乙酰氨基酚。

4.從不良反應角度來說,布洛芬主要為消化道不良反應,與食物同服可減輕胃腸道刺激;對乙酰氨基酚在合適劑量給藥時,不良反應較少,但反覆多次或超劑量使用,容易發生肝損害。


有的家長朋友為了給孩子快速退熱,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或聯合使用,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合理的。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

不推薦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或聯合使用。雖然這樣使用,降低體溫比單用其中任何一藥物效果要好,但並不能改善寶寶的舒適度。

由於治療劑量的對乙酰氨基酚有長期安全追蹤記錄,臨床上都優先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我們的大部分複方感冒藥也因此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當寶寶發熱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時,一定要注意不可和複方感冒藥重複使用,否則就會重複用藥,增加寶寶肝腎代謝負擔,嚴重的還會導致肝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