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在小說《水滸傳》裡,潘金蓮是個有名的淫婦,武大郎是窩囊的男人。其實,歷史上的潘金蓮,出身於大戶人家,婚後的她賢淑善良,育有四子,卻無端被人訛傳成紅杏出牆、“與人苟合謀殺親夫”的“蕩婦”。她的對象武大郎也很冤:明明是憑實力當上縣委書記的青年才俊,卻硬被說成“走街串巷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小說裡的潘金蓮,大家都比較瞭解,無論是私通西門慶,還是與西門慶合謀殺害丈夫武大郎,都讓無數讀者恨的咬牙切齒,最終被武松處死,大快人心。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確有潘金蓮和武大郎,但史書與《水滸傳》中的形象卻大相徑庭。


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水滸傳裡武大郎劇照

歷史上,武大郎、潘金蓮確有其人,武大郎本名武植,河北清河縣武家那村人。武植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進士,出任山東陽穀縣縣令。潘金蓮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清河縣潘家莊(後改名黃金莊)。史載,武、潘二人和睦恩愛,育有四個孩子


1946年,武植墓被人發掘出來,墓碑銘文曰:“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yue)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武植的24世孫武書常說,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淫女蕩婦”遭到唾罵,實在比竇娥還冤枉。另據1996年發現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過1.8米,絕非“三寸丁谷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武大郎墓誌銘


武植小時候家裡比較窮,老鄉黃堂【這名起的也是醉了】通過希望工程捐給他5兩紋銀。武植人窮志不窮努力讀書考上了舉人,還讓朝廷下放到地方當縣委書記了,並且娶了縣裡一枝花潘金蓮女士。自此武大郎先生登上了人生巔峰。看官你要知道當時縣城首富西門慶也是看上了潘金蓮的。黃堂參加科舉落地,家裡還不小心失火燒完了,家道中從此中落。後來他聽說大郎混得不錯便前來投奔告訴了大郎家裡情形。他在武家住了3個月,天天好酒好菜,卻始終不見提攜,黃堂感到不滿。

為發洩心中怨恨,黃堂編造宣揚關於武潘的謠言,並張貼傳單捏造武潘二人的“醜事”。當地惡少西門慶為報沒娶到潘金蓮之仇,與他沆瀣一氣,添油加醋。但黃堂回到家裡後,卻發現家裡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訴他,這是武植派人建的。黃堂無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倆人的醜惡形象,早已轟動四方,並被施耐庵寫進了小說《水滸傳》。此事不僅敗壞了武大郎潘金蓮的名聲,還導致清河縣武姓和潘姓500年不通婚。看官要記得千萬別得罪小人呀。看官老爺們,小生髮一個福利。分享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小人經》,又為《榮枯鑑》,這本書就是說小人怎麼害人的。這本書有十篇,為圓通、聞達、解厄、交結、節義、明鑑、謗言、示偽、降心、揣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圓通卷第一

小人天生有一套能屈能伸、能真能假的本領。

找到利益的最短路線,打破規則,為我所用,便是小人的秘密。

彎曲的樹木盤根錯節、古怪離奇,卻能變成天子的名貴器物。

見風使舵和富於變化,這是小人們最拿手的本領之一,也是他們常常能出奇制勝、轉危為安的處世之道。

當小人的實惠和誘惑遠比當君子的清貧和艱難更能打動人心。

聞達卷第二

在統治者眼中,君子的名望是能為他所用的,否則便一錢不值,甚至是一種威脅。

小人總能順應時變,改變自己,從而謀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小人的智慧往往令人驚訝。

任人唯親、小人得志的現實,使官場中人難為君子。

官位的高低絕不是品行的標示,不善於心計和不耍手段的人,很難爬上高位。

獲得合法地迫害他人的能力,是小人的看家本領。

君子禍從口出,小人大奸若忠。

解厄卷第三

君子憂國憂民,不計私利,滿腔忠義,卻往往是他們致禍的原由。因為小人見不得美好。

人生的許多錯誤往往是因對小人的輕視而犯下的。

小人總是把討好上司當做自己的第一要務。

任何申辯和決不認錯只能被上司看成是對他們的又一次冒犯和挑戰。

如果不瞭解小人的特性與“智慧”,他終將給你致命一擊。

交結卷第四

小人具有極其隱忍的天性,慢慢滲透的功夫。

小人善於做感情遊戲。背叛或效忠,投靠或出賣,只是利益權衡的結果。

外露智慧、處處顯能,引敵先發、身陷被動,通常是君子的弱點所在。

小人是那種沒一個真正的朋友,卻有許多人誤認他是朋友的人。

人們結交小人,並非為了撈好處,而是怕他們禍害自己。

節義卷第五

披著君子外衣的小人才是最可怕的。

受過小入傷害和打擊的人,如果心態失筏,也是極易變成另一個小人的。

一些“大人物”的小人習性、小人意識、小人行為,有時一點也不比小人少。

許多時候,娼妓都比官場小人貞潔。

許多人墮落為小人,不是因為他們慾望太多,而是因為日暮途窮、飢不擇食。


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明鑑卷第六

小人的忍耐和君子的忍讓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的諂媚也只是為了掩飾他們心中的仇十艮。

君子對奸險小人不能痛打,小人就利用此節,往往逃過大劫。

君子重面子,小人了無心理障礙,於是,小人格外願與君子過招。

在小人看來,上司的寵信是靠不住的,只有錢財才是最後的依靠。

有智慧的人往往不直接和小人對抗,而是極力促成小人間的廝殺。

謗言卷第七

小人從不怕麻煩,又基本上不犯法,這確使君子頭疼。

小人以謗人為能,卻以防人謗言為要。

誹謗別人,從細枝末節處做文章,是小人的又一重要手法。

在使用謗言、謠言、謊言上,小人確有異乎尋常的天賦。

不要認為對小人委曲求全,就可相安無事,因為既然傷害了你,小人也失去了安全感。

示偽卷第八

小人的搖尾乞憐,是欲取先予的手段。

小人多是偽術高明之徒,不識其偽,必受其害。

忠誠的人是不屑偽裝的,小人則最善偽裝。

社會正因有了君子的真誠,才顯得充滿希望和溫情。

小人不得志和落難之時,任何心軟和提攜都是有害無益的。

小人對你從“蜜月期”到“撒潑期”,全因利益而定。

降心卷第九

君子坦蕩蕩,小人暗器藏;勝敗之數,已然定矣。

君子重仁重義,親情濃厚;小人為了制伏君子,往往在此下手。

小人不懼君子,卻害怕比他們還奸險的小人。

用更兇險的小人來對付小人,可謂一招妙法。

仁義之道對君子之類的人物頗具奇效,對奸惡小人就另當別論了。

揣知卷第十

小人揣摩心意的本領極高,他們許多看似隨意的舉動,卻往往是精心策劃的結果。

主子與小人的關係是各取所需的關係。

把君子的隱忍當做軟弱可欺,這本身就說明了他們的短視。

小人時刻都在揣摩變化了的形勢,進而決定是進攻還是安排退路。

對上位者的人身依附關係,是產生小人的沃土。


武大郎的真誠告誡:千萬別得罪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