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醜還是審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鳳姐,芙蓉姐等成了新聞焦點,之後一些不怕醜的人,為了一點利益,拋棄了形象和尊嚴,譁眾取寵,醜也不覺得醜了,也不用再掩飾醜了,甚至誇張的展示醜態,以博取眼球,達到一夜成名;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明星結婚、出軌、離婚之類的新聞滿天飛,甚至懷孕生子過生日都成了特大新聞!之後藝人為了能成名能出位,耍酷“高招”不斷。


醜,開始有了市場,美開始被驅逐到人們視野之外,只要打開手機、電腦,立馬跳躍到人們眼前的全是明星緋聞,惡意炒作等八卦報道。網絡似乎開始了一個以醜為美的審醜平臺。平臺上的,以醜為榮;平臺下的,以醜為刺激,似乎只有尋找這樣的刺激,獵取如此的怪奇,才能彌補吃飽喝足後的無聊與空虛,感覺好像是到了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時代。


終於,疫情來了,病毒嚇醒了全民。李蘭娟院士的一句“希望國家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驚醒了夢中人!


反觀當下,我們的生活好了,物質豐富了,但我們的慾望還在不斷的膨脹,我們是否已經不知道我們該堅守什麼,該追求什麼了?


想想吧,我們的人生導向什麼時候開始偏了?什麼時候變成了金錢至上,享樂至上了?非要到面臨死亡的邊緣,我們才明白什麼是安身立命之本,才明白什麼才能救民救國嗎?居安當思危!


反思現實,互聯網時代,每天面對海量信息,我們該如何選擇和過濾?人們特別是年青一代人盲目追星,追星之風哪裡來?是學校教育的缺失嗎?難道學校老師不教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教學生去追明星?難道學校培養學生是要把他們往娛樂圈推,往國外送?


所以,要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要尊敬和大力褒揚真正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醫生,軍人和數以萬計的普通勞動者。要讓年青一代立志成為為人民,為國家奉獻的人,不能只靠學校教育,還要由媒體來做大量的報道和宣傳,弘揚正能量。娛樂八卦信息報道過多,負能量過多,社會價值觀就會偏,因為你看到什麼往往就是什麼,特別是對於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審美能力不高,很容易被誤導和被帶偏。


我們很容易盲從,也很容易跟風,正風從哪裡來?來自學校教育,也來自報道海量信息的網絡媒體。

但願今後媒體能有所選擇有所過濾,不要讓垃圾信息滿天飛,還網絡一個潔淨的美好環境!我們追求的是美,欣賞的是美!而不是醜!

審醜還是審美


審醜還是審美


審醜還是審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