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假貨橫生的拼多多為何能在美國上市

美媒:假貨橫生的拼多多為何能在美國上市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圖源:Reuters)

中國熱門購物軟件“拼多多”日前在美國上市,但是由於其深陷平臺銷售造價、售賣違法商品等指控,被無數人詬病。

北京時間7月26日晚,中國最熱門的新購物軟件“拼多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截至當日美股收盤,“拼多多”股價漲幅為40.53%,報收26.70美元/股,市值高達295.78億美元。

但在其上市之路上,“拼多多”在質量、口碑方面屢受爭議,被指是社會的“消費降級”,一直深陷於其平臺銷售造假,售賣違法或是與描述不相符產品的各項指控當中。

《紐約時報》23日報道,19日,一家名為“爸爸的選擇”的嬰兒保健商品研發和生產商向美國紐約一家聯邦法院提出上訴,稱“拼多多”在知情的情況下允許銷售假冒其品牌的產品。

這樣的指控在中國電商界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被長期指控為假貨的天堂,一月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因隱私和假冒商品問題將淘寶歸為“惡名市場”。

報道稱,拼多多閃電般的崛起表明,雖然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仍在迅速湧現。同時,它也說明了中國那些尚未享受到充分服務的消費者影響力之大。他們生活在這個國家繁華的大都市之外的城鎮和鄉村,它們是10億中國人的家園。他們年齡更大,對網絡也不是太瞭解。而且,他們絕對無法抵抗便宜貨,即使購買到的商品質量一般。

五花八門的產品選擇,近乎白送的價格,各種優惠券和划算的交易,以及購物的便利性,使得在拼多多上的體驗不太像購物,而更像是在玩一個購物視頻遊戲。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公司方面稱這款應用是“好市多(Costco)和迪士尼樂園的結合”。

有美國財經媒體評論,認為創建僅3年的“拼多多”急著在紐約上市有某種投機心理。

《福布斯》雜誌說,“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它的招股說明書表明,該公司對市場營銷和獲取客戶做了更多投資,但其增長速度已經放緩。而“拼多多”試圖在增長放緩和收購成本進一步加劇前,確保自己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該評論認為,像“拼多多”這樣的中國商務公司能夠在紐約證交所上市是因為西方媒體對它沒有多少報道,因此投資人並不瞭解它銷售假冒產品等問題,從而使得西方投資者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