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近兩年電影市場真是越來越活躍了。

有一個國家——德國,它的電影低產卻高質,"慢工出細活"這個詞就是它們完美的代名詞。

《無主之作》

Werk ohne Autor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這是一部源於真實事件的傳記電影。

從1937年到1966年,德國經歷了希特勒時期的納粹黨,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德國,西佔區成立聯邦德國,蘇佔區成立民主德國,柏林牆正式建立。

電影《無主之作》講述了生活在東德的藝術家庫特(Kurt Barnert)從束縛到逃離的創作人生

1937年,德國,德累斯頓。

女主伊麗莎白,她是所有故事的開始。

跟一個普通女孩一樣,熱愛祖國、自由、藝術。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但伊麗莎白卻有一雙不太一樣的眼睛。她總能看到一點,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看人家的全家福,僅從拍攝的姿勢就看出,這段婚姻是場折磨。

不過比起看,她更愛聽。

站在一圈公共汽車的中央,請司機們一起鳴笛。

你覺得聒噪,她卻感到無比悅耳。

因為她聽得出來,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一個音符——小字二組A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沉迷於這個音符,便決定收集它所有的樣子。

可以來自公交車鳴起喇叭,來自不同鳥兒的鳴叫,來自不同鋼琴的彈奏......

甚至還可以用菸灰缸在頭上狠狠砸出那個美妙的音符。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可是在那個年代,有著敏銳藝術感受力的伊麗莎白被認為是瘋子,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療。

"伐異的國家意識形態,不光是在思想領域上恐懼異端,在種族、基因上也是如此。"

最終,伊麗莎白死於國家的安樂死計劃,明則種族優化,實則公然謀殺。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在伊麗莎白被"醫生"們帶走的時候,她盯著自己最親暱的侄子庫爾特,笑了起來。

她又一次對庫爾特說道:"

不要看向別處,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於是,庫爾特在這殘忍的一幕面前,放下了遮擋住眼前的手。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姨媽對庫爾特的啟蒙儘管有點瘋狂,但給他的藝術帶來了巨大影響。

可惜那個時代的東德需要的是技術,而非藝術。

庫爾特每天的工作僅僅是寫印刷體字,就算有再牛的藝術天賦,也是徒然。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幸運的是,在學校裡他遇到一個學服裝設計的姑娘——艾莉,兩人一見鍾情,迅速墜入愛河。

熱戀中的年輕人是瘋狂的,庫爾特經常偷偷留宿艾莉家,甚至扮演艾莉家的房客,所以很快就孕育出了愛情的結晶。

很多人評價此影片是大尺度而非限制級的美。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最重要的並非尺度,而是它被攏上的,一層藝術品般、不沾邪欲的美感。

這種美,叫做自由。儘管只有這一方天地。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艾莉的父親——卡爾·席邦德,他不僅是一名簡單的婦科醫生,更是當年納粹政府"種族優生"的絕對擁護者,也是導致伊麗莎白姨媽死亡的間接劊子手。

他嫌棄庫爾特的基因,以艾莉身體有某種疾病為緣由,冒著有可能永遠絕育的風險帶艾莉做了墮胎手術。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看到這裡,你以為接下來的劇情走向將會是庫爾特的復仇史,對嗎?

很顯然,導演的格局和意圖要大的多。

導演並沒有重點著墨於描繪歷史的苦難從而突出一個時代的悲哀和諷刺,而是給觀眾拆解悲劇的來源。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當然,留下了庫爾特和艾莉,兩人世界也更是自得其樂。

兩人迅速成婚,庫爾特憑藉著過人的繪畫天賦,成為了鎮上小有名氣的畫家。

庫爾特一生追尋的真實。

說到底,他也在問什麼才是藝術真正的自由?

"只有藝術家才能在這場災難之後,讓人們重新獲得他們追尋的自由的感覺。"

豆瓣8.6,年度十佳,這部R級片一定要看

我們眼見庫特的身邊發生的一切,循環往復,機緣巧合,愛恨情仇。

然而他自己一無所知。

沒有仇恨,沒有怒火,就像庫特在1957年在一大棵樹上,在風吹樹葉中,突然領悟了萬物的關聯與世界的公式。

在庫特的內心,一直擁有真正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