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與華而不實的社會地位說再見

叔本華(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

我們在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或說別人是如何看待我們的,還可以進一步分為三項:地位、榮譽和聲望。

我們先來看看社會地位。

儘管在普羅大眾看來,地位很重要,它也是國家機器中最為重要的齒輪,但是我用三言兩語就可以打發它。

社會地位具有一種純粹的傳統價值,也就是世俗的價值。嚴格說來,它是華而不實的,它的作用是要得到一種虛假的尊重,這完全就是一場鬧劇。

叔本華|與華而不實的社會地位說再見

勳章,據說是代表了民意所向,其價值由發放人的信譽決定。當然,它還可以代替撫卹金,為國家節省了一大筆開銷。頒發勳章若是嚴格慎重,有的放矢,人們還可以將其用作他途。

大眾除了長了眼睛和耳朵,這一點毋庸置疑,就再無其他,並沒有多少人能物盡其用—實際上人們很少評判,記憶力也尤其差。

叔本華|與華而不實的社會地位說再見

有些人為國家作出傑出貢獻,但超出常人理解的範圍,即便在某一段時期內受到了人們的讚賞和吹捧,也很快就會被拋之腦後。因此,我認為,用一枚十字架或星星的勳章時時刻刻提醒人民大眾“這個人跟你不一樣,他為國家做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當勳章沒有被公正地使用,或未經選擇肆意濫用,或使用它的人數過於龐大時,就會失去價值—君王應當像商人籤支票那樣謹慎地為人授勳。沒有必要在勳章上元詞贅句地刻上表彰功勳的話語,這不過是畫蛇添足,每一枚勳章都應當不言而喻是為獎勵重要貢獻而頒發的。

叔本華|與華而不實的社會地位說再見

關注頭條號,可以找到往期經典名言,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