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潑皮趙當兒饞涎美色施毒計,塗楊二家劍拔駑張入圈套。一宗普通的民女失蹤案,掀起驚天人命官司。曝屍灘頭的楊三姑,旋成官場鬥爭的黑把柄。秘施酷刑,巧言令色,活人復死;一年之後,現身密室,卻已更名改姓。官場風雲,變幻莫測,誰為懸案元兇,真假楊三姑之爭,終由天子定論!

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麻城奇案(大結局)

□曾鋒

七、破壁取姑

正在這時,楊同範從鄰村請接生婆回到家中,聽到妻子房間裡有喊叫聲,急忙跑過去。他見一個老婦人正在喊“三姑”,一進門就止住她:“喊什麼?三姑在哪?”李榮娘看著楊同範,指著三姑道:“她難道不是三姑!”“胡說八道,你再仔細看,她是三姑嗎?你想害死我呀?”李榮娘又將那女子細看一番:皮膚白嫩,面色紅潤,衣著高貴,頗似一位貴少婦。與她原先在塗家墩看到的那個三姑只有五分相象。“那她是誰?”“我乃娘子的妹妹,還看不出來嗎,誰是三姑,三姑又是誰呀?”楊三姑見楊同範如此說,墊了幾句,以打消老婦人懷疑。其實,她一眼就認出老婦人是九口塘的小接生婆,她在塗家墩時,不僅見過幾次,還和她說過幾回話的。事到如今,只有不認。

李榮娘正在犯狐疑,聽了三姑自我介紹,內心反而更認定此女子便是三姑。因那三姑說話的腔調不曾改變,她記憶猶新。但楊家人在此,自已若硬說這女子是三姑,只怕還出不了門。就陪了笑臉道:“你看,我這人老了,眼睛也花了,真的對不住了!”楊同範轉身拿出十兩銀子給李榮娘,說是感激她來接生,救了妻子一命。李榮娘裝作很高興的樣子,接過銀子,急步走出。

楊同範還不放心,找來五榮、楊彪以商量對策。五榮和楊彪問他為何還沒讓三姑離去。他言,一是還沒找到好人家,二是他家的祖上為了避戰難,在堂屋和上廂房之間修了一道夾牆,這夾牆半丈來寬,兩丈餘長,足夠幾個人急時藏身。平時,他就讓三姑在廂房做些女工,如果有外人來家,就讓三姑到夾牆裡面躲藏,已有八九個月了,都平安無事。

其實,他留下三姑,還有一個隱情。三姑原本生得周正,只是在塗家天天受氣,哪有心思打扮!來他家後,心情愉快,穿帶起他妻子的衣物,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出落得楚楚動人。對此,三姑也感恩不盡。她天天給楊同範端茶送水,照顧周全。楊同範本是風流人物,哪有見了美女不動心的!一日,趁著三姑為她鋪床,見三姑那嬌柔的面龐和迷人的身段,頓時將自已是三姑的族兄和楊家族長的身份忘到爪哇國去了,熱血沸騰,一下就將三姑摟了起來。三姑一下子驚慌失措,狠狠地往楊同範的臉上摑了一掌,道:“你是族長,我是你族妹,你如何能這樣做?”楊同範沒有生氣,反而笑道:“我兩家早出五服之外,我喜歡你,這有甚麼?”三姑掙脫,嚶嚶而泣。楊同範又上前撫著她道:“你現已無路可走,在我家管你吃好喝好穿好,有甚不可!”楊三姑哭道:“我三姑是前世造了孽,這生盡受人欺侮!”說著從桌邊拿起一把剪刀,直要往脖子上刺。楊同範一手將剪刀奪過,狠狠道:“就是因你,讓我失去功名,捱打不說,還讓娘子受辱。你不從我也可,我立即送你到衙門。我去自首,讓你弟五榮和楊彪去坐牢!”楊三姑一下子被嚇住了,心想:此事因自已而起,惹得一圈人不得安寧,自已還是認命算了,萬不可再害了親弟弟五榮,她現在就只有五榮這一個親人了!楊同範見機,惡從心來,又抱起了三姑,三姑已經心死,也不再反抗,任由他大發獸性。有了一回,就不愁沒二回。楊妻發現後,十分生氣,想趕走三姑。楊同範先發制人,備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楊妻來楊家十多年,不曾生得一男半女,這是楊妻心裡一直最自責的事情;她又想到自已的身子也被李榮那廝遭踏過,自已還不是殘花敗柳!就默認了楊同範和三姑的不軌。從此後,楊同範就讓三姑和娘子以姐妹相稱,吃喝穿戴一樣供給。哪知楊妻在生產情急之時,竟叫出了“三姑救我!”

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五榮和楊彪要見三姑。楊同範就將三姑引來與他倆相見。見三姑衣著華美,面貌嬌好,比原來好了許多,只是目光躲閃,似有隱忍。他倆也沒有放在心上,還是高興。接著,楊同範就將今早發生的事對他們講了。五榮和楊彪緊張起來:這事萬一被官府知道,他仨人可都吃罪不起!楊同範笑著說:“事已至此,為兄想到了高大人教給我的應變之策,萬一官府到家來搜,找出三姑,大家都不可認她,且要告訴村裡眾人,佯言她不是三姑,不認識她的。”“那她是誰呀?”“你們只管這等做,到時再隨機就變!”“成!”五榮和楊彪還沒走,僕人來報:衙門姓薛的仵作託人告老爺,“捕快就要來楊家”。“好了,你們快走,見機行事。”“好的”五榮和楊彪急忙從後門而出。

原來,李榮娘從楊家出來,就往縣衙而去。將三姑還在楊家的事稟訴了新任知縣陳鼎,並呈上楊同範給她的十兩銀子為證。陳鼎聽後,大驚,一刻也沒停頓,就親率捕快撲了過來。這時,衙內仵作薛某,也按高仁杰調走時對他的交待,立即差人給楊家送來了暗信。

楊同範將三姑留下,對三姑低聲耳語數句後,只見三姑氣憤不已:“你,你簡直是禽獸之人,遭踏了我,還要我…”又要扇同範耳光。楊同範捉住三姑的手,惡狠狠地:“你不可糊塗,如今,五榮、你、我、還有楊彪都是一條船上之人,你若不聽我言,我等只好一起翻船!”三姑哽咽不已,以淚洗面。

捕快很快就進了楊家。將楊家的內內外外搜了個遍,仍一無所獲。陳鼎走進門來,在楊家裡裡外走了一遭,臉上卻像沒事一樣。“楊同範,快將三姑交出來,不要心存僥倖,三姑定在你家!”“啟稟老爺,同範怎敢私藏三姑,適才他們查了,也不曾見過三姑!”“你不見棺材不流淚嗎?”“同範不敢!”

“好!”陳鼎領著捕快走進上廂房指著牆上一幅畫道:“給我摘下來!”原來,陳鼎發覺那幅美人圖與它兩旁的字畫有明顯區別,兩旁的字畫上面,都蒙著厚厚的灰塵,而美人圖卻光潔明亮,顯然它被經常翻動。

美人圖被摘下後,竟露出三尺寬的一塊木板門!陳鼎又令將木板門啟下。此時,楊家的複壁暴露無遺!衙役探身進去,不一會,將一位美貌女子擒了出來。堂內的衙役一片驚呼。前來盯眇動靜的楊五榮和楊彪立即抽身而去。

“楊同範,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將三姑藏在這裡!來呀,將楊同範以私藏三姑,誣告他人之罪,帶到衙門入獄!”“慢——”楊同範一下子跪在陳鼎面前道:“草民該死,不該窩藏暗娼。這女子名喚青兒,原本娼妓,楊某喜她乖巧,從黃安縣將她帶來,實在該死!草民願領窩娼之罪!”楊同範終於使出了高仁杰教給他的避重就輕之計。陳鼎當然不信,又問三姑可是青兒,三姑淚眼婆娑,只得點頭稱是。陳鼎讓捕快找來幾位村民,讓其辨認可是三姑。有了楊彪和五榮的鎖口,村民都言不認識此女。陳鼎無奈只好以窩娼之罪將楊同範和三姑帶衙門受審。捕快走後,楊彪和五榮又思慮陳知縣還會找塗家人辨認三姑。兩人又馬不停蹄,趕到塗家墩。塗家人經高仁杰的酷刑,早已畏懼楊家,經過他二人一番活動,人人自危,誰也不敢在這個當口惹火上身。果然,陳鼎從塗家墩找去了幾位老人,老人們紛紛稱不認識那女子是誰。



八、塵埃落定
陳鼎乃海寧舉人出身,素以會斷案而出名。此番調任麻城知縣,是由湖北巡撫吳應芬的力薦促成。吳應芬身為湖北巡撫,與湖廣總督邁柱素來不和。邁柱以總督身份事事掣肘於他,且邁柱身為滿清貴族,處處盛氣凌人,常將吳應芬的政績據為已有,將自已的過錯推給應芬。吳巡撫苦不堪言。黃州知府蔣嘉年是吳應芬一手提拔的心腹,將楊塗一案的疑點實告吳應芬。吳應芬覺得這是一次打擊邁柱的難得機會,就舉薦了時為從七品的陳鼎,升任麻城知縣,寄望於陳鼎把楊塗案搞個水落石出,讓邁柱在朝廷和皇上面前出醜受責。

陳鼎對楊同範和三姑一連審了幾天,仍無進展。他又仔細翻閱了此案歷來宗卷,心生一計。這天再次升堂,陳鼎一改過去威嚴謹慎。稱同範和三姑確係窩娼和娼妓。當場找人作保,放了三姑,同範暫且拘押。楊三姑見風波已過,急忙謝大老爺開恩,走出大堂。

楊三姑從縣衙出來,徑直走到了城南二里許一處桃林小道。這時,她才想到自已其實已不知向何處去。塗家已因她而遭大難,再說她自稱青兒已與塗家無關,斷不能去!若回孃家豈不又給孃家帶來麻煩?正在猶豫,從路的前端迎出一個人來,嬉皮笑臉對她道:“三姑,總算盼你出來了,趙當兒一直就在惦記你!”

楊三姑定睛一看,正是潑皮趙當兒!“趙當兒,你害得我三姑還不夠嗎?我在塗家遭毒打,就因你糾纏調戲於我。楊家塗家打起官司,也是因你作偽證,你滾開!”“對、對、都是我趙當兒的錯!”趙當兒走到三姑面前,“那如今可好了,你可以跟我呀!”“呸,休想,我恨死你了!”趙當兒上前拉住三姑,三姑想掙脫逃走。這時,只見知縣陳鼎率眾衙役從桃林鑽出。“楊三姑,你與趙當兒的話,我等已聽得清清楚楚,不要再裝青兒了。走,跟我等回衙門去!”陳鼎冷笑著說。

楊三姑見自已和趙當兒的話音剛落,眾人都已聽得真切,無法改口,無奈跟著衙役,重回衙門,只得如實招供。楊同範見三姑已招,抵賴不過,也招供了。

黃州知府蔣嘉年聽了陳鼎的面白,立即帶上陳鼎和宗卷,上省衙面謁巡撫吳應芬。吳應芬看了案卷,聽了陳鼎的面白,興奮不已。自已的心思果然沒白費,現在再看你邁柱大人還有何話可講!

可當吳應芬面見邁柱,向他稟報了此案的情形後,頓覺毛骨悚然。邁柱神情嚴肅,氣憤地將案卷扔到了地上,大怒道:“吳大人,這種小兒遊戲般的辦案,你也相信?實屬愚不可及!是不是有人想在此案上做文章,讓本督在聖上面前出醜,有人才好踩肩而上!”這樣的重話,邁柱還從未說出口,今日第一次這樣直截了當,針鋒相對。吳應芬知道邁柱已打算與他撕破臉皮。決意再也不能退讓,不然他會更瘋狂地報復自已,就道:“總督大人,本撫以為此案現在已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楊五榮、楊同範等誣告塗如松殺妻,高仁杰亂用酷刑,打死李榮,陷害湯應求等,製造冤案,情形令人髮指,罪不容恕!”邁柱見對吳應芬硬壓不行,就改用緩和的語氣道:“吳大人,不知你可知否,聖上對刑部報上的麻城案卷宗,已經勾決,文書已經下達,我等只要執行就是,何必多事!”

吳應芬當然看了皇上的勾決和刑部的判詞:塗如松處死,湯應求革職發配,李獻宗等入獄監押。“總督大人,此案關係重大,下官想和大人一起面奏聖上,請求緩決重審,大人意下如何?”邁柱知道吳應芬請求皇上緩決此案的決心已定。與其讓這吳巡撫一個人去皇上面前啟奏此案,去講自已的壞話,不若同他一同進京面聖。就回道:“這樣也好!”

督撫二人同時面奏雍正皇帝。其時,雍正皇帝已患病在身,心情不佳。邁柱和吳應芬對麻城一案,各執一詞,吵得他十分心煩。邁柱奏完,吳應芬奏了一半,雍正皇帝急忙擺手讓他停下:“好了,好了,你二人都不要吵了,麻城一案,朕既勾決,就暫緩行刑。”雍正皇帝呷了一口茶,繼續道:“總督和巡撫,乃我大清柱樑,督撫不和,豈不大廈將傾!朕以為,你二人就不要再共事了,都來京城閒歇。”接著,雍正皇帝令戶部尚書史貽直督湖廣,會集湖北、湖南兩省官吏共審麻城案。

數月以後,麻城案審清,其結果如陳鼎所審一致,原先所判,完全推翻。楊同範、楊五榮因誣人反坐,被判斬刑;楊三姑、楊彪、薛某等為從犯入獄監押陪斬;高仁杰下落不明;邁柱和吳應芬在京另行任用;湯應求、李獻宗恢復原職;塗如松無罪釋放;陳鼎、蔣嘉年等論功行賞。

至此,這場由一位普通民女失蹤引起,卻牽涉麻城三任知縣及黃州知府、湖北巡撫、湖廣總督等諸多高官的驚天奇案,塵埃落定。(完)


明清十大奇案之一:麻城奇案(大結局)

【作者簡介】曾 鋒,又名稀林,男,1967年8月生,湖北麻城人,大學文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黃岡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麻城市文聯副主席、麻城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麻城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麻城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辦有公益性文史、文學類微信公眾號《西陵文圃》。

文史方面,主編有《經典麻城·麻城開國將軍故事100篇》《麻城紅色記憶》《麻城年鑑》等,系《麻城市志》(1986-2005)《中共麻城歷史》(第一卷)主筆、執行總纂。參與編寫《神奇的麻城》《豐碑》《大別山的思念》《尋根聖地—湖廣麻城孝感鄉》《麻城姓氏地名錄》等20餘種書籍。在各級文史類刊物發表文章50餘篇。

業餘愛好文學,以現代詩和故事創作為主,著有詩集《低處的陽光》《青春二重奏》(與人合著),故事集《西陵民間傳奇》等。詩作在《詩探索》《中國詩歌》《南方日報》《金潮》《黃岡日報》《問鼎》《東坡文藝》《赤壁》《大別山文學》等40餘家刊物發表300餘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