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親人之間更需要好好說話,過於直白是嫌隙滋生的重要原因,對此你認同嗎?

農在天涯


我個人認為親人之間的嫌隙的產生,主要原因並非說話直白。我覺得人與人之間關係好壞,利益使然。

我理解的親人是把家人排除在外的,但又有血緣關係的,比如表親啦,堂親啦等等。我覺得這樣的關係大多是靠家族利益維持。本質上,早已是各自為政了,利益衝突了,表面上再如何的相敬如賓,內裡早已爛透了。所謂的“親人”只代表一種社會關係,不能保證百分百的情份。

至於好好說話,相當重要。在“親人”的這個圈子中,每個新生的家庭及個人,各有各的發展軌跡,各有各的際遇。在長期的交往中,會很自然的把不斷升級的喜好表現給彼此,久而久之,我們也就學會了察顏觀色。

一個有潔癖的人,就算你再怎麼注意,你的到訪是給他添麻煩,不論你有多麼客氣;一個有權有勢的親戚,就算你無所圖,坦坦蕩蕩,人家也會認為你是有意巴結。所謂親人,有多少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一廂情願呢。

所以,明白嫌隙產生的原因後,直白,並不是真正的兇手。


石門獨行俠


這個問題我非常認同。拿我家自己的姐妹來說,我家姐妹3個,現在很少聚在一起,就是因為過去幾十年,說話都過於直白,以為是對姐妹好,結果確讓心裡都生了嫌隙。現在是各有各的想法,再一起都不能聊天,因為聊著聊著就會爭吵起來。我是個直性子,屬於性格比較霸道的那種,總覺得自己的見解是對的,希望別人都得聽自己的。我的兩個妹妹是比較性格柔軟一些,有時給我的感覺就是有點迂囊的那種類型,所以從小到大,她們什麼事都是聽我的指揮,我說什麼他們都言聽計從。但是隨著我們都逐漸長大,特別是妹妹們都已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我還是像以前一樣,不論做什麼事,都為我事尊,對他們也是指手畫腳,有時對他們說話也是直來直去,從來不顧及她們的感受。我以為這樣是對他們負責,其實我從心裡是真心的想幫助他們,對他們好。但是後來,我發覺兩個妹妹逐漸的開始疏遠我,我說什麼他們雖然不敢當面頂撞,但是我說什麼,她們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特別是我每次想跟她們見面,她們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說正在忙啊什麼的。現在她們也從來不主動跟我見面。特別是現在父母都不在了,我們變得更加疏遠了,雖然我們在一個城市,但是一年都不能見一次面。我想,可能真的是我錯了,我這樣直來直去的性格,傷害了妹妹。以至於她們對我越來越疏遠。


9093安靜下來


很認同啊!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並不是對外人才需要好言好語,和家裡人相處也不能隨意傷人。

拿我媽做個例子,我媽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對外人都非常客氣有禮貌,但是到了家裡,就講的特別難聽。 從小就罵我小畜生天誅兒,稍微一點不隨她意就各種辱罵,有時候都懷疑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酷拽]對我爸也是一樣,我爸有一次忍的實在受不了拿起刀想殺了她,真的嘴太臭了[淚奔]。

偏偏她就是改不了,她已經習慣這樣的模式。所以我總是不喜歡跟她在一起,儘量遠離她。實在有事要一起,我也會盡量趕緊辦好事情就回家了,為了耳根子清靜。[流淚]



感情上的量子掙扎


對於這個問題和我的看法一致,人,不是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陷,把自己的意志很直白的強加於其它人,肯定行不通!就是自己的親人,說話也得講究方式,有個朋友有個親侄,因朋友的侄子從小沒了父親,家裡面的事都是朋友管,該談婚姻的時候也一直找不到女朋友,後來朋友託人跟他侄找了個女朋友,因朋友說話太直白,他侄子結婚幾個月後,再也不理我那個朋友了!後來我問朋友是怎麼回事,朋友說他結婚時我勸了他幾句,好心跟他辦事卻變成了仇人了,大家說說我這個朋友因為說話直白,確把自己的侄子得罪了!我這位好心的朋友真的好冤啊!


姥爺克南6891


好好說話和說話直白是兩回事!

親人之間說話肯定要好好說,因為我們都不要把在外面的壞情緒帶到家裡。

我覺得親人之間說話就是要直白,不要拐彎抹角,有什麼說什麼不要讓親人猜。我覺得那種說話不說開,讓別人在心裡猜來猜去的人才容易有間隙。

自己的家人都是自己至親的親人,一定要和和氣氣的說話,不管是對長輩還是晚輩,不要想當然的把晚輩想成不懂事,把長輩想成老頑固。我們對家人的禮貌不要拘泥於形式而是要發自內心!!



生活在水裡的魚


這個問題正擊中我的要害!多年來這方面虧吃的不少,總以為自己是真心實意為別人或親人好,恕不知話出口傷人,那一片片的好心卻事得其反遭到別人的反擊,想想何必呢!只能表揚不能批評,讚美的話人人愛聽,其實自己不也同樣嗎!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即使良藥也不要苦口,還需包上糖衣,忠言更不能逆耳也更需要 婉轉與方式方法!這樣效果還好些。直爽的人吃虧是一方面,總結經驗改正自己是關鍵。千萬不要企圖改變任何人幷包括自己最親近的人!倒不如改變自己,這是明智的選擇。學習別人的優點,善待別人的缺點,快樂自己的人生!



天路212142508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往往把最甜蜜的話給了外人,給了客戶,卻對最親的人飆狠話。咋一聽,很刺耳;仔細想,很扎心。

 

生活中,為什麼對我們最親的人會說最直白的不過大腦的話,而對外人卻能斟詞酌句,考慮對方的感受呢?為什麼親人之間需要好好說話呢?心理成因總結起來,無外乎這幾點:

 

一、家是溫暖的港灣,正如當初的子宮一樣

  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是從媽媽的子宮裡得到滋養才來到這個世界的,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我們是最幸福,最安全的,我們的一切包括吃、喝拉撒都是通過媽媽的子宮幫忙完成的。我們所有的壞的投射給到媽媽的子宮壁的時候,媽媽都會還給我們好的營養,而當我們出生以後,需要自己去面對社會,面對環境,當遭遇社會的各種壓力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心理的子宮來消化和昇華這一個部分。

而家就是最溫暖的港灣,家就是一個象徵意義下的子宮。所以,不經思索,想什麼就說什麼,潛意識裡會覺得這裡會反饋給我我最需要的營養,卻不知道,每個人都不容易,你沒有消化的東西,直接扔給家人,家人是否能消化呢?

 

二、沒有搞清楚重要次序,不明白誰是最該珍惜的人

   其實,除了覺得家是溫暖的港灣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家人一般是不會說散就散的。

 

俗話說: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打得滿天飛。就是說,家裡養的雞,即使打架了,也是做家裡團團的轉,不像野雞,打架了,漫天飛。

 

家裡人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即使說了難聽的話,明天我們還是在一個鍋裡吃飯,關係依然在。也因此,說話可能就不會經過大腦,潛意識裡是覺得家是安全的,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像外面的人一樣,如果說我亂說話,破壞了我們的關係,可能朋友都不能做了。但是家人不一樣,話再難聽,你還是我的家人,是我的老爹、老媽、老哥、老弟、老姐、老妹、老婆、老公……

可是,親愛的,有一件事我們沒有搞明白,外面的人,可能是我們一時的朋友,一時的夥伴,走著走著就散了;談著談著就淡了,而家裡的人呢,卻是我們一輩子的親人,相濡以沫,要走一生一世的人。怎麼互相給到對方滋養,讓彼此都能在家裡拿到充分的營養,進而在社會中更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對外人說8句好話,那就對家裡人說10句吧!

 

三、不懂得愛的語言

 愛有五種語言:肯定的言辭、服務的行動、靜心的時刻、接受禮物、身體的接觸。而好好說話,聽到好話,就是接受愛的通道之一。

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緒的愛箱,家人也一樣。這個箱子就好像我們的銀行,裡面存了很多來自方方面面的愛。當有一天,我們需要從銀行裡提錢的時候,如果銀行裡什麼都沒有,那我們什麼也提不出來,強行使用,那就是透支信用卡。

 如果我們對家人說的話都是很直白,甚至很傷人的話,相當於是這個銀行裡你並沒有存錢,而總是在透支,久而久之,銀行也要破產,愛箱也要崩塌。

 

愛家人,就從好好說話開始吧!


梧桐雨澤荷正綠


我認同這個觀點,即使是親人,說話更要注意語氣、方式和方法。不能口無遮攔,否則就會招致親人的厭煩甚至是疏遠。

和親人好好說話並不難,表達的準確生動並且禮貌的話,還能增加親人間的感情更有助於家庭和睦。

首先在說話前自己要明確要表達什麼觀點或者想說明什麼感情。這樣可以在大腦裡組織語言也方便給語句潤色。把話說的漂亮,不僅讓親人開心更能讓他們接受你的話語。

其次是觀察一下說話時親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這樣方便我們及時調整說話的語氣和說話的內容。如果親人表現的很反感,那就要及時停止,重新地反思自己的話裡哪些是不合適的。

接著就是說完話後聽一下親人的建議,看看他們是怎麼想的。方便和他們繼續做交流,也可以很好的瞭解到他們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也更能讓我們進步,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思維。


清風吹三月


說話是一種藝術。

同樣的一個意思,有的人說出後對方會很開心。有的人說出後對方會橫眉怒目。

比如,你是弟弟,叫姐姐吃飯。如果你說:漂亮的姐姐請吃飯?你姐一定很開心。如果你把飯往桌上一放,說:你吃飯還要我端麼?你姐肯定會不高興,而且會說:我有手,不用你端。

家人之間,說話也要講點藝術性。對外人更要注意語氣和用詞得當。


天際流星


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愚友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是,為了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我們的爹媽在我們出世之前,就在我們的身體上開了很多的口子,比如:身體上的毛孔口、呼吸孔口、排便口、耳口、表達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說話口…

為了防備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大自然中的規律,又在每個開口處層層設了防,比如那個鼻子口,第一道防線是鼻肉,第二道防線是鼻毛,第三道防線是貼液…

再說這個說話的口吧,第一道防線是大腦,第二道防線是嘴唇(該閉嘴時就閉觜),第三道防線是牙齒(該咬緊牙關時就咬緊牙關),還有舌頭…

如果一個口無遮掩的人,即只會用嘴巴想問題的人,見到什麼就說什麼,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把爹媽給開的這個口子所設下的層層防線形同虛設。

如果這人又不受到朋友、親人的傷害,豈不成了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