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莆田零新增!乘公交致13人感染!“特定環境下新冠病毒可傳播4.5米”

3月8日0—24時,福建省報告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0例。

報告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截至3月8日24時,福建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296例(危重型0例、重型0例,死亡病例1例)。其中:

福州市72例(鼓樓區2例、倉山區10例、晉安區11例、長樂區8例、閩侯縣4例、連江縣8例、羅源縣1例、閩清縣7例、永泰縣2例、福清市16例、寧德市古田縣1例、湖北省武漢市2例);

廈門市35例(思明區13例、海滄區2例、湖里區3例、集美區4例、翔安區3例、泉州市石獅市1例、湖北省武漢市9例);

漳州市20例(薌城區9例、龍文區1例、雲霄縣2例、詔安縣2例、長泰縣3例、東山縣1例、南靖縣1例、龍海市1例);

泉州市47例(鯉城區1例、豐澤區4例、洛江區1例、惠安縣2例、安溪縣2例、永春縣2例、石獅市2例、晉江市20例、南安市13例);

三明市14例(三元區2例、寧化縣1例、尤溪縣2例、沙縣5例、將樂縣1例、永安市3例);

莆田市56例(城廂區31例、涵江區3例、荔城區8例、秀嶼區6例、湄洲灣北岸3例、仙遊縣5例);

南平市20例(延平區4例、建陽區1例、順昌縣1例、浦城縣1例、光澤縣1例、松溪縣5例、政和縣1例、武夷山市3例、建甌市2例、湖北省孝感市1例);

龍巖市6例(永定區5例、武平縣1例);

寧德市26例(蕉城區3例、霞浦縣4例、古田縣11例、周寧縣6例、福安市1例、福鼎市1例)。

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95例,目前無住院病例。

現有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目前,確診、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解除醫學觀察10871人,尚有80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眼下,隨著復工復產陸續推進,公共交通疫情防控也愈發重要。


據報道,近日,有研究以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引發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為案例,探討密閉環境下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能力較強,在密閉空調車廂內傳播距離最遠達4.5m,病毒至少在30分鐘內可漂浮在空氣中並導致感染髮病。因此,建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做好個人防護,同時保證公共交通工具內的換氣和新風量,做好車廂內的清潔消毒。


1人乘大巴,致同車8人感染


該研究題目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實用預防醫學》3月5日首發。作者包括羅塏煒、海政等人。


研究介紹了一起發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發的聚集性疫情:1月28日,乙地報告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病例A)。


該患者1月22日發病,1月29日確診,發病前第5天和第3天曾與其甲地同事李某某(確診病例,1月16日發病)有共同聚餐和辦公的經歷。


1月22日12點,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點到達乙地,導致同車7人發病(病例B-病例H),此外還有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車,車程約1小時,導致同車2人發病(病例K和病例L)。


最新!莆田零新增!乘公交致13人感染!“特定環境下新冠病毒可傳播4.5米”

本起聚集性疫情傳播鏈圖 本文圖片均來自相關論文


當日病例A乘坐的大巴抵達乙地後,停留30分鐘(停留期間車輛未做消毒處理),又載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後(座位與病例A之前乘坐過的座位臨近),1月24 日發病。據調查,病例J無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觸史。


該起疫情還引發了三代續發病例:和病例A同車的病例B、病例K之後分別有1名親屬發病,即病例M和病例N。


這起導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研究顯示,病例A1月22日中午乘坐49座全封閉空調客運大巴。該大巴一層為行李艙,二層為客座艙,車長11.3m,車寬2.5m。司機座位在最靠前的次高層,除司機外共有48個客座,車輛出站時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


病例A與車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間距離不足0.5m,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據調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別從大巴車的前後門上下車,途中也沒有近距離接觸行為。調取當時車上的視頻發現,車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車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最新!莆田零新增!乘公交致13人感染!“特定環境下新冠病毒可傳播4.5米”

病例A1月22日中午從甲地到乙地乘坐的大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1月22日下午,病例A乘坐18座空調小巴,車窗均未開。車長5.5m,車寬2.5m。除司機外共有17個客座。車上共12人,僅1人佩戴了口罩,車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之間距離約為4.5m。


最新!莆田零新增!乘公交致13人感染!“特定環境下新冠病毒可傳播4.5米”

病例A1月22日下午從乙地到丙地乘坐的小巴車及被感染者(病例)座位情況


新冠病毒在密閉環境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該起聚集性疫情共發現密切接觸者243人,其中10名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觸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觸者N之後也發病。

並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除與確診病例A共同暴露於大巴車外,調查發現均無其他明確的流行病學(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別與本案例中的1名確診病例有明確接觸史外,調查未發現其他流行病學(暴露)史。


研究認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兩點重要提示。


一是在密閉的空調車廂內,病毒傳播距離有可能超越目前認為的飛沫傳播距離(通常為1m)。本次調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臺全封閉空調大巴,與最遠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可能原因是在全封閉空間內,空氣的流動動力主要來自於空調產生的熱風推動,熱空氣上升可以將帶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運送至較遠的距離,遠超過通常認識的1m距離。”研究稱,本起疫情中出現的遠距離傳播也提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密閉環境內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並且,在有空調風影響的密閉環境內,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距離會超過通常認識的1~2m距離。


二是病毒在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能夠達到足以致人發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鐘後,一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返回甲地,在此過程中感染髮病。


研究表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公眾、特別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個人防護方面有一些提示。


疫情流行期間,出行人員要做好防護物品準備,按照停留時間、出行地衛生設施狀況等,準備一定數量的醫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搭乘較為密閉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汽車、飛機時,應全程佩戴好口罩,同時儘量減少手與公共區域的接觸,避免手在清潔前接觸面部。應當儘量保持空氣流通,適量打開車窗,包括司機艙的窗戶。如屬密閉式/空調式車廂等,應將新風送風量調至最大,增加換氣的次數。一般情況下車廂內每天清潔消毒1-2次,特別注意在抵達終點站下客後對車輛內部空間進行清潔消毒1次。


記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辦公廳2月21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其他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3月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也明確提到,新型冠狀病毒“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同時,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該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對於病毒存活時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曾介紹,研究發現,病毒在光滑的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溼度合適,有可能存活數天,甚至可能存活達到5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