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書才是書法,你認同嗎?

張小鋒


我認為部分醜書並非醜書,如清代鄭板橋八分隸書被形容“亂石鋪路”,比如當代歐陽中石作品融合了魏碑和草書。而像賈平凹寫的字基本功平平,另外一些完全無臨帖基礎的人搞怪的現代創作,類於塗鴉一般的書寫全無絲毫美感可言,才是真正的醜書。至於醜書才是書法,我以為不可一概而論。


涼州弦月


從歷史來舉證,二王的行書,張旭懷素的草書,楷四家的真書,沒有一個是醜書,你能說他們寫的作品不是書法嗎?

固然,書法如果成為了流水線式的機器模板,筆畫成了規格相同的零件,結字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具,肯定不是好書法,因為書法藝術的珍品是無法被複制的。但是,這也不能夠成為醜書至上的論據。客觀上說,讀書確實是一種創新,但並非所有的創新都值得褒獎與肯定,有成功的創新,也有雷人的搞怪。

很多醜書家動輒大談傅山“四寧四毋”,我想說的是,你先把書法寫到傅山的水平再來談吧。傅青主所推崇的醜,是意象概念上的醜,核心打破經驗習慣以求新求變,又不是讓人把字寫成爬爬蟲。反觀當代的一些醜書家,雖然也有一些心得,但大多是曲解了傅山的原意。

閒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界定什麼樣的書法才是醜書。

醜書有真假之說。真醜書是真醜,包括兩類人,一是略懂皮毛、不用功臨帖,又想搏人眼球的江湖人士,什麼雙手寫梅花篆字,亞州一筆龍,東北第一虎,蘇北第一重書,正字反寫倒寫,口鼻插筆寫字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有所成就的書法家,好好寫字本來書法相當不錯,可是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增加自己的曝光度,開始走歪門斜道,諸如目前為書法藝術界所不恥的吼書、射書 、亂書等。

此兩者都是違背傳統,糟蹋國粹,褻瀆書法藝術的跳樑小醜,是舉國公認的“真醜”。

另外一種是“假醜書”,假醜書看著“醜”,其實一點都不醜。而是字字有來歷,從來不胡寫亂畫,任意妄為。而是在傳統書法功力深厚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變形和創新,形成了鮮明獨特的個人風格,樸拙但不稚嫩,特立不媚俗。乍一看,醜,而仔細品味,會發覺很有韻味。如於右任、沈鵬、舒同、尉天池等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乍一看醜,仔細琢磨和玩味,其實非常美。

判定一幅字是否醜書,不能以支持和反對的人數多寡而論,這裡面必須排除掉普通老百姓佔比,因為這部分人不懂書法,真醜假醜他們根本分不清。而要以真正書法家的審美為依據。三人以上說好,那就是好,反之就是醜。

現列舉一些“真醜書”和于右任,舒同,沈鵬,尉天池幾位書法家的“假醜書”,朋友們可以對比一下:










秋夜為我長


說到醜書,我想很多學書法的朋友可能都會有一肚子話要說了,今天我就結合該話題,來談談我自己看法,僅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醜書”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來,就是難看的、不好的、醜陋的書法,被稱之為醜書。在當今書法界,可以說是醜書橫行,大家在書店的各種報刊讀物中也能發展醜書的身影,其實大多數人對醜書都是持否定態度,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醜書橫行呢?

一、傅山曾說“寧醜勿媚”。其實這句話說的本沒有錯,錯的是後人對這句話的理解,今人寫醜書的依據就是拿傅山的這句話來當靠山,其實這句話本意是講,我們寫字寧可寫的難看點,也不要故意去做作。

那現在有的人恰恰是能寫好看,但為了突出個性,故意把字寫的奇醜無比,甚至還以此為自豪,豈不知這就是醜陋的行為。

二、跟書展評委有關。現在的書法展有種怪象,寫的好的獲不了獎,寫得不好卻能一投百中,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書展的評委大部分都是寫醜書的,參賽選手把字故意寫的不倫不類正好合評委的口味,所以寫的越難看獲獎率越高。

有些人為了獲獎,就一味的迎合評委的口味,這就讓很多人走上了寫醜書的道路,所以我說醜書橫行跟評委有直接的關係。


墨香閣書法講堂



不認同。更不敢苟同。

醜書才是書法,那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真正的書法作品呢?它們又應該被稱之為什麼呢?

沒錯兒,確實在現階段,有很多醜陋不堪的所謂書法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堂而皇之的坐而論道,以為創造了天下第一的書法神蹟,卻殊不知是在暴殄天物,嚴重詆譭和破壞了書法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影響和神聖地位。

但是,我本人也相信這樣一個事實:存在即合理。

醜書之所以在近一歷史時段格外猖獗,大有席捲包舉之勢,還是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的。

以目前的書法形勢來看,若是不會寫幾筆醜書,都不敢自稱是書法家,這才是現而今的咄咄怪事,不知何時醜書竟然成了蕉下客,席上賓,這才是最無天理的藐然存在,天理何在?公心何在?

或許,也許是看慣了那些俊逸神飛、剛正挺拔的正統書法,感覺大都千篇一律,不能發生自身感悟的化學反應,這才另闢蹊徑開始了驕橫跋扈的自我矯揉造作,將醜幻化為美,弄的黑白顛倒,人神共憤,這想必就是醜書甚囂塵上的由來和發端吧?

自漢字發明以來,老祖宗就殫精竭慮的為著寫好漢字而窮盡畢生所學,退筆堆成山,鐵杵磨成針,為著那一筆一劃的汪洋正大而廢寢忘食,孜孜以求。這才有了我們為之傾倒和膜拜的書寫神韻和書法神作。

但這竟然也成了舛錯,竟然寫出瞭如此飛揚神采的書法作品,還不是模糊了那些好大喜功、吹毛求疵者的眼球兒,顛倒了他們內心格外扭曲的文化認知?



我個人倒是這麼想:那就暫且讓這種丟人現眼的醜書再猖獗一時吧,好在它也會給我們提供一些美醜妍媸的絕好參照物,讓我們一辯即知哪個是美,哪個是醜。讓我們的眼眸更加雪亮,揉不進半點混淆的沙粒,為真正從心理上剔除那些偽文化、偽書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慘淡貢獻吧。

但願這種忝列和躋身不是什麼喜獲正統,而是告誡後人這種鳩佔鵲巢的勾當實屬人所共棄,是一種對真正文化養分的摧毀和踐踏 從而個;更加分明的站在傳統文化的堅定立場上,為真正的書法作品傳與襲,鼓與呼。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雖然對書法我是不懂的,但一副書法作品好不好看,有沒有功底,我還是能看得出一點來。我絕對不認同醜書是書法,特別是你還要加一個“才”字就更是大錯而特錯了。有時候真心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好好的、像樣的、別人能看懂的書法不寫,非要去寫醜書、寫怪書、寫讓人大跌眼鏡的書!

首先,書法是能給人帶來美感的漢字書寫藝術。一幅書法作品創作出來,美感是第一位的,是必須首先要具備的。至於所寫的字能不能看懂還在其次,有時實在認不出是什麼字,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要它能讓人看到線條與線條之間,或龍飛鳳舞、或行雲流水、或虛實相應、或錯落有致。能讓人感受到如詩的意境、如音的韻律、如畫的幽遠、如舞的翩然,那就是一幅美好的書法作品。

一幅醜的毛筆字(抱歉,我都不願意叫它書法),能給人帶來什麼感覺呢?是它們那故意扭曲的,像僵蟲一樣的墨痕?還是那些胡亂如筆仙留下的仙示?

其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熱衷於醜書。他們到底算不算書法藝術家?我跟醜書大師們無冤無仇,本不應得罪他們。所以很抱歉,但我只能實話實說,他們真的不能算是書法藝術家。

中國的書法藝術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而產生,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兩千多年來,人們就靠一支毛筆、一張宣紙、一硯墨汁練書法,寫來寫去就那麼幾千個字,不寫出精來才怪。加上古人每天寫詩、寫信、寫文章,用的都是那三樣寶貝,真正做到了夜以繼日,手不離筆。巔峰之師的巔峰之作:王羲之先生的《蘭亭序》,就算是唐宋八大家,都沒有辦法超越。當今的書法大師們難以企及是可以理解的。但真的沒有必要太過標新立異,以致走火入魔,讓人看著乾著急。


畫月成眉


醜書是醜的一種行為表現,跟書法沒有一點關係。書法是在美的範疇內一種反應客觀意識的情感表達!

現在書壇烏煙瘴氣以醜為美大行其道。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褻瀆!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而醜書是當今拜金社會下產生的怪胎!醜書不能成為書法,也終究不會成為書法。醜書現在是一些無才無德的人雜耍,醜書作者混餚視聽偷換概念讓不懂書法的人或者初學書法的人誤入歧途,他們好從中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他們從而達到劣幣祛除良幣的效果,用心之歹毒,用心之險惡。我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學習古人經典法帖,多向老前輩學習書法的美,中國漢字特有的美,滋養了華夏兒女高貴的品格,自己也要參與一些書法活動和實踐!真正的體驗書法美給我們身心帶來的愉悅!只有我們人人發現漢字的美書法的美才能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醜的東西會讓人厭惡,我們大家學會怎麼鑑賞書法美才能讓醜書無處遁形。醜書也自然而然的沒有了存在市場!

希望我的回答給你帶來幫助



張小禾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書法只是其中之一;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毛筆字只是其中的一小段。中國漢字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遠古先民把一些神秘符號刻在玉器或陶器上,這並不是偶然現象,而應該有所指意。

距今3500多年的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也是現代漢字的鼻祖。之後,漢字經過了幾千年時間的演變與發展,最終被統一成現在我們所應用的這樣。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是當今書法中最為常用的幾種字體。即便是同一種字體,同一個字的寫法也會有很多種,這就是書法的魅力所在。

每一個漢字的結構無非都是由橫、豎、撇、捺、點、折、勾等幾個最基本的筆畫所組成,然而這幾個最基本的筆畫組合起來卻能千變萬化。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讓一千個人來寫同一個漢字,也可能會寫出一千個樣子。

書法既是一種高雅的文化,也是一種平民化的文化,它所面對的人群非常廣泛,而對創作的要求並不高。它的欣賞對象也應該是廣大人民。如果你寫出的書法只有你自己能認識,別人都看不懂,那也就徹底失去了書法的意義。

古人所寫書法,流傳至今的字體,即使是我們大多數人看不懂的草書,那也不是隨隨便便胡亂寫出來的,其中必有章法可巡。

醜書書寫起來雖然有非常自由的發揮空間,但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亂寫一氣。真正能把醜書寫好的人,必定要具備一定的書法基本功。只有這樣,所寫出來的醜書才能被人看懂,如果讓你再寫一遍,你還能寫出大差不差的樣子,而不是剛寫完一遍,就不會寫第二遍了。

醜書能算得上書法,但絕不能說“只有醜書才是書法”。就連最基本的楷書,其書寫風格也會分為很多種,最出名的便是“楷書四大家”,即歐陽詢、柳公權、顏真卿和趙孟頫。楷書,看似簡單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以歐體楷書為例,它的欣賞價值就非常高,歷來受到追捧,雖然有數不清的人在模仿,卻一直未被超越。歐陽詢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骨氣”是別人模仿不來的。

所以,如果你認為只有醜書才是書法,那隻能說明你還不懂書法。





業餘讀書者


管它醜書不醜書自已喜歡就好[可愛]



明天更好1440512


醜書才算書法,你認同嗎?

老師好!醜書才算書法,你認同嗎?這個題目是,讓愛好書法的人,一時很容易陷入迷茫的問題。首先感謝出題老師,給予我回答這個問題的邀請。

下面我淺談個人的一點看法,表達醜書才叫書法,認同不認同的理由,希望能給朋友們在喧鬧中,特別是初學書法的朋友們,有所啟發,是我的最大榮幸。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在展開分析題目前,需要理清以下兩個問題,才能闡明個人看法。a.題目中的醜書概念,換句話什麼叫醜書。從而解釋什麼樣的醜書才叫書法,什麼樣的醜書不叫書法的問題。b.最後結論,我的觀點。對醜書認同和不認同問題。

一,醜書的因由。下面查閱醜、書兩字的基本含義,梳理一下我們思辨的題目中的字義,醜為何、書為何,給醜書下個自定義。

翻閱漢語詞典,醜的含義有多種,1,地支的第二位。2,時辰名。3,傳統戲劇中,扮演滑稽可笑人物的戲劇角色。如,小丑、文丑、武丑。4,姓。5,可厭惡的,可恥的不光榮的。如醜化,醜惡。6,相貌難看。7,汙穢。8,眾多。9,憤怒。等

書的含義,1,成本的著作。如,書籍2,信。如,書信3,文件。如,證書4,寫字或寫的字。如,書法,書寫,書畫。5,寫文章。如,大書特書。6,字體。如,草書,隸書,楷書。7,古書名。8,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如,聽書,說書。等

有了以上醜和書兩字基本含義解讀,從字面諸多條內容對照,可以感悟到當今書法界、書法圈、書法江湖,對醜書的認知的正見與迷障的交織;書寫醜書者跟風的熱情與理性糾纏,以及書法大眾表現出,對醜書的思、行、意多方面狂熱;由此引發社會主流文化,對書界的各種醜書現象、各種醜書思潮的洶湧澎湃的討論。筆者在此歸納其基本含義,表達醜書的基本內涵,期待能篩查到醜書的真諦。

基於以上文意,歸納一下文詞,定義什麼叫醜書。應該有如下幾種:1,是指書寫難看的漢字書體叫醜書。2,是指以丑角書寫漢字書體叫醜書。3,是指醜化漢字書體的書寫形式叫醜書。

二,醜書的尺度。具備了客觀中正的評判標準,才能有的放矢的破除醜書帶來的迷障,去偽存真,還原醜書真面目。

1,第一類醜書。書寫難看的漢字書體。我以為,所謂書寫難看的書法,有多種多樣情況,就是通過留存的書法作品的漢字墨跡,來評判。

一種情況是“假醜書”。

觀看大量的典籍,在歷史上不被當朝主流文化所認同或傳承,在民間所留下的書寫漢字牌匾、碑版、信札、書籍、書法作品等,在當時認為的難看的書體。也就是說,被當時官方認為的難看書體。比如,秦漢時期隸書是官方流行書體,寫別的書體讓當時人感覺到不舒服,很難看。再比如,唐朝朝野盛行楷書,當時人們寫別的書體,許多人看到也是感覺不爽,稱之為難看。很多當時的人書寫了當時難看的書體,當然不一定被當時所認同,被稱之為醜書。典型的有鄭板橋,趙孟頫,張旭等,都被不同時代,有不同詬病,但是這些人都被歷史,推崇為書法大家。

21世紀,我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光電時代、互聯網時代,手工書寫漢字,不懂的欣賞書法的外行人,自然很多,看啥書寫的字,也沒有感覺,就看慣了電腦上的字。如果不是橫平豎直的書寫,勢必讓這些人感覺難看。這點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大街小巷,有多少是手寫書法的牌匾,有多少是電腦體書法,就一目瞭然。充分說明提高全民族的,對傳統文化素養的學習必要性,提高青少年的審美、創美、藏美的意識,勢在必行,在當下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這種“假醜書”的存在是,歷朝歷代都有發生。因為經過朝代更迭大浪淘沙,並沒有將當時難看的書體淹沒了。是因為聖賢的存在,他們高瞻遠矚,把審美觀念根植於歷史的文脈之中,許多歷史文化的傳承人,在不間斷的因時而化,繼承發揚美好的東西。只是好多普通人們,受時代的侷限,教育落後,審美觀沒有那麼普及,欣賞水平還沒有那麼高,結果也不足為奇。

二種情況是真醜書。

1.沒有進行書寫訓練,書寫者只在實用層面上,進行書寫,寫出了讓人們欣賞時感到筆法、結構、章法,不合乎規矩的,很難看、不入流甚至逆流。這樣的書法是真醜書,2.少年兒童書寫還沒有成熟,書寫的漢字書體,因為沒有掌握書寫法度,這樣的書寫漢字也是真醜書。3.老年人為了娛樂不求法度,不講究書法規範,進行的書寫,這樣書寫漢字書體也是真醜書。4,還有沒有法度的民間實用體。5,江湖雜耍人士為,譁眾取寵沒有規矩的書寫體。

第二類醜書。以丑角身份書寫漢字書體。在當代一些書寫者,沒有真功底,扮演大家或大師有的標榜成為行為藝術,把書寫漢字當做表演節目,衣著打扮奇新特,這類書寫漢字書體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譁眾取寵者,當然書寫作品就是真醜書。

還有一些人,書法功底很深,甚至身懷絕技,但以小丑角色,來書寫漢字書體,這類型的人有曾祥為典型。這類書寫者所書寫的作品有些是“假醜書”,有些探索的書寫作品也是真醜書。

第三類醜書。醜化漢字書體的書寫形式。這類的書寫者,沒有了書法的基本規則,達到癲狂,瘋狂書寫的地步,好似一個精神病附體的做法。例如,用書寫工具的狂怪,頭髮,拖布,針管射書,騎摩托車寫字方法等。還有,書寫位置的離奇,在鼻孔插著毛筆,往人體上寫字,更甚的者不雅的地方,插毛筆書寫所謂性書。

總之,這類型的醜書不僅傷害了人們的審美情感、褻瀆了書法藝術,帶給人的積極向上的力量,並且背離文字規範,已經失德違法。這類人的作品是真醜書,人也受到道德的譴責,甚至法律的處罰。我的結論是:“醜書”才是書法,認同“假醜書”,不認同真醜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