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小章曾經是他的幾個哥們朋友裡最有希望發大財的人。他高中畢業打過幾年工,後來自己開了個飾品店,賣的東西最多不超過10塊錢。但就是憑藉這些廉價商品,他在十八線小城已經年入十萬。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對於年入幾十萬乃至數百上千萬的人來說。他這個收入不值一提,但彼時他的朋友要麼在上學,要麼在打工。打工的月薪不過三四千。

兩相比較,他儼然一個小富豪。

他是讀書無用論的擁躉。

尤其是當他的同學大學畢業,領到的工資也不過才幾千塊,還要長期熬夜加班,不時受氣的時候,他就更加得意。

但是,幾年之後,他的生意沒有設想中做得那麼大,相反,越來越不好做,他最終只能關了店,轉租了大半年才把店轉出去。他在其他地方開了一樣的店,生意更是差得一塌糊塗。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而同年,他曾經看不起的某個讀博的朋友畢業,直接進了一家外企,年薪50萬。

直覺告訴他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但是他就是找不到。

職場人有一個普遍認知,就是打工一定攢不到錢。

舉個例子,某地房價均價按照1萬計算,一個100平的房子算100萬,首付即便3成,也需要30萬。大部分人工資多少?也就三四千。扣除掉衣食住行,還能剩多少?30萬首付要多少年才能攢夠?

你可能聽過某些大廠大佬年薪幾千萬甚至幾億,但是請記住,這只是少數一部分人。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精英是少數的,而精英拿到的工資也比一般人高,因為他們能夠為企業創造出普通人無法創造出的效益。

另外,不要相信真的有人可以隨隨便便就教你月入幾萬,輕輕鬆鬆走向人生巔峰。

掙錢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但是,掙錢的邏輯和思維是可以共享的,區別只在於每個人消化這些思維與進行執行的能力不同,從而導致有些人窮盡一生依然碌碌無為,而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家纏萬貫。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相信賺錢思維,只盲目相信所謂賺錢的方法。

但是,如果一個生意掙錢,人家告訴你有什麼好處?一個行業變成紅海了,對早期進入的人有什麼好處嗎?

比方說,有人告訴你,高考努努力,考上清北甚至麻省哈佛等,未來成功的概率一定很大,畢業工資也絕對高於普本學生。

這就是思維的分享,如果你不信。非要問怎麼才能考上,相信我,如果你能考上,不用去問,如果你本就考不上,問了也沒用。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人家告訴你好好讀書就能考上,可是每個人認真學習就能有好成績嗎?

有些事情不是簡單的像把水放到冰箱冷凍層,過段時間就能結冰這樣簡單的。

那麼,回到最初的話題,我們究竟該怎樣才能賺錢?

賺錢思維很重要!

別人開店能掙錢,你也去開,不一定掙錢。別人掙錢的邏輯不是在某個地段開了一個店就掙錢了。而是在於怎麼管理店鋪怎麼經營,裡面的門道多了去了。

巴菲特說過:“現代人面臨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錢,而是會不會賺錢,因此,懂得聚財和不懂聚財的人,二者有著天壤之別,而且差距會越來越大。”

聰明的人會利用錢生錢,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只能用自己的蠻力掙錢。但這並非是說他們完全不懂得賺錢的邏輯。而是,即便他們懂得“錢生錢”,而可支配收入不過幾千幾萬,那麼即便投資理財,又能有多少收益?何況,除開日常花銷,也許早已所剩無幾。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曾驛翔寫過一本書《窮人窮思維,富人富腦袋》,書名就一語中的,內文中有一句話,我深以為然,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窮,不是窮在物質上,而是窮在思想上。思想發生變化,行動就會發生變化;行動發生變化,一定會在結果上體現出來。

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在職場發展並不盡如人意的,大多有一些共同之處。比如:

1、死磕工資,是多少就多少,從來不想過工作以外,是否還有額外創收的機會。

2、在一個基本沒有晉升機會的崗位上996,自我安慰對工作負責,才有提拔的可能。

3、上班累,下班就各種虛度光陰,自我解釋是身體乏累,殊不知,時間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浪費掉。

一面抱怨掙不到錢,一面卻又不思進取,這誰帶得動?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打工到底能否掙得到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掙不到,但是年薪幾百幾千萬的“打工皇帝”也是實實在在存在。有人唱歌掙錢,有人彈琴掙錢,有人拍戲掙錢,有人做生意掙錢。

這個世界不缺乏掙錢的行業,而取決於自身是否具備掙錢的能力。

打個比方,一個開早餐店的人,每天雷打不動要兩三點起床準備,結果你說太早起不來。掙錢的行當就擺在面前,你自己卻無法把握,那能怪誰?

歸根結底,用腦子掙錢,才是最經濟實用的掙錢方式。用體力掙錢,壯年時期沒有問題,上了年紀了,還有地方敢要你嗎?你敢去,對方也不敢請,他們情願多花錢請年輕人。

打工並非掙不到錢,而是不掙錢的人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文前的小章,開了一個店前期掙錢,後期不掙錢了,而新開的店一開始生意就不行。本質上來講,他並未掌握開店的精髓。前一個店掙錢了,也許有偶然因素。而他並沒有及時地講偶然因素提煉出來,作為自己後續開店的依據,那麼毋庸置疑,他新店也不可能開成功。

不是說你開了一家店成功了,分店就一定能成功。

每一個成功背後之後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比如個人的勤勞等,這些是個體可以自我掌控的。而偶然因素比如客流、消費者的偏好這在某些情況下也恰恰能左右一家店是否能夠開成功,這又是個體無法控制的。

所以,偶然的成功不總結經驗,那麼成功便無法複製。

而小章的朋友博士畢業,拿到了年薪50萬的工作,這看似偶然,實則也是必然。但是不是所有的博士畢業生都能拿到高薪工作呢?當然也不是盡然。

但是無論如何,如果你沒有資本,承受不住創業的風險,也沒有其他可以為你帶來收入的興趣,那麼打工仍然還是一個最划算的選擇。唯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通過打工獲得更多的收入。

網上很多新聞,大廠程序員年入百萬之類。但是很多人可能早已畢業多年,專業由不得自己,學歷也無法深度提升。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做提升,有一些建議。

一、個人能力。

你沒有學歷背書,沒有大廠經驗加持,可你想要高工資,怎麼辦?拍著老闆桌子,說不加工資就辭職嗎?那麼恭喜你,老闆當即同意。

對於公司來說,除了老闆,沒有一個人是不可替代的,這對私企來說尤為如此。

你要怎樣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你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是銷售,當你辭職之後,客戶說一句:你辭職了,我也不想跟你的公司合作了,因為我只信任你。

那麼,你對公司來說就是不可替代了。你有這樣的客戶服務水平,去到哪家公司都不會差。

很多時候,員工覺得自己為公司做了很多事情,公司不給加薪就辭職,結果去了新平臺發現日子更不好過。這就是沒區分清楚究竟是平臺成就了自己,還是自己成就了平臺。

平臺成就了你,你在這個平臺呼風喚雨,離開這個平臺什麼也不是。你成就了這個平臺,平臺沒有給你對等的回報,離開平臺,你一樣有本事在新平臺站穩腳跟。


打工怎麼掙錢?幾個思路幫你理清頭緒。

二、要麼專業要麼管理。

職場上晉升是加薪的最快方法。當然,晉升有兩個途徑,一是技術型人才提升級別,在公司以技術大牛自居,而不管理他人。而另一種則是管理。而究竟是做專業技術型人才,還是管理人員,這取決於自身的能力與興趣匹配。

如果兩者都不想選擇,那麼只能咬牙二選一,否則就不要想能夠加薪。

三、眼光長遠。

目光短淺,對職業發展是個極大的傷害。有的人著眼當下,比方做了個方案深得老闆喜歡,結果老闆要他參與另一個並非他負責的項目,但對他來說,新項目只是增加了工作量,並沒有帶來收入的增加,所以拒絕了。

而事實上,新項目本來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資源,老闆本打算根據他在新項目的表現決定晉升與否。但是他拒絕以後,什麼機會都沒了。而且他輕易拒絕,在老闆看來,便認為他並不是個負責的員工,難堪重任,自然不會委以重任,許以高管位。

因此,目光長遠,不要只看短期利益,這樣才能有更多機會。

總而言之,想在職場掙到錢還是有很多可能,取決於個人是否有這個決心、有這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