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古人所說的“君子”與“士”,二者之間有何不同?

張慧


“君子”與“士”,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爭論話題,在此,表達一下我個人對這兩個概念的粗淺看法,與諸君探討。

何為士

所謂“士”,其實是一個階層的代名詞。

早先在周朝的時候,盛行的是“官學”。

當時全天下的學府都是官辦的,由政府官員兼任學府的教師,學生的來源也很單一,都是貴族子弟。

官辦的學校,官員擔任教師,貴族官員的子弟當學生,可想而知,所授的也是政府組織所需要的那些內容,比如法律、禮法,學成之後,學生可以勝任在政府中的工作。

簡言之,那時候的學府就是一個“官員職業技術學校”,平民沒有資格接受教育,因此,文化掌握在少數的貴族手中,官員也全部是貴族,這也進一步提高了貴族的身份地位,與愚昧無知的平民產生天壤之別。

(平王東遷)

但是後來西周滅亡,平王東遷,這起政治事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極大的英雄和改變。

周王室在這場變動中開始式微,不再有足夠的威勢以震懾各地諸侯,而諸侯們開始順勢崛起,天下陷入諸侯林立,攻伐兼併的大爭之世。

原本養尊處優的周王室,許多貴族成員在這場浩劫中失去了財政支持,沒有了經濟來源,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開始在民間設立學館教授學業。

“私學”開始產生。

同時,諸侯紛爭,給整個社會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各諸侯國都在大力招攬人才,尋求治國強國的理論,於是這段時間,各種文化思想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這段時間,對於思想沒有統一的禁制和限制,各種思想和人才得以在各諸侯國之間流動和發展,為了傳播思想和文化,許多相應的私設學館在民間設立,招攬弟子學徒。

於是乎,這一段時期,私學盛行於民間,加上由於生產力的大力發展,人民的財富增長,滿足溫飽之後的人們開始追求思想文化的滿足,大量的生源又進一步促進了私學的發展。

私學盛行的結果就是民間有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不再是貴族的專利了。

當時產生了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

好了,現在“士”產生的條件已經達成了一半,現在來說說另一半條件。

前面說了,各諸侯國都在招攬人才,與此同步的,是諸侯國的貴族官員們也開始招攬人才,收攏在自己的府中。

私學的盛行,使民間知識分子的數量大增,但是知識分子學成之後得有出路,有工作,諸侯國的官員數量並不多,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出仕為官,那麼剩下的大部分知識分子去往何處呢?

這些知識分子都到貴族和官員的府裡去當門客了。

這些門客就相當於參謀的身份,用自己的才學為自己的主人出謀劃策,而作為回報,主人供養這些門客,給他們一碗飯吃,讓他們有地方發揮自己的能力。主人在需要的時候,參考這些門客的建議來從事政治活動。

比如當時著名的戰國四君子,門下都有門客數千人,養士在當時的貴族和官員當中是非常盛行的。

有需求,有供應,這些知識分子學成之後都能找到出路,才使得知識分子能持續不斷的產生,而這些知識分子(門客),當時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就是“士”。

(戰國四君子漫畫形象)

何為君子

君子這個稱呼是有著演變過程的。

最早的君子,更多的是稱為“君”,這是一種爵位的代名詞,我們常聽到說“君侯”,就是這個意思。

最早的君,比如戰國四君子,平原君、信陵君等,都是爵位的代名詞,代表著當事人的身份地位。

君的地位非常高,在影響力上大於後來的宰相,並遠比宰相來的高貴。

在先秦時期,君就是爵位,指代的是貴族,那時候民眾愚昧無知,貴族就是文明的象徵,民眾崇拜的典範,人民的行為舉止都以貴族為榜樣。

所以說,君在精神層面還有模範、典範的味道。

(平原君趙勝的影視劇形象)

儒家思想盛行之後,提出了“君子”的概念。

君子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境界,地位上僅次於所謂的“聖人”,是大多數儒家弟子希望達到且能夠達到的一種境界。

儒家思想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其中,“修身齊家”就是君子所要做的事,而“治國平天下”則是聖人要做的事。

“治國平天下”普通人不敢企及,但是“修身齊家”卻是每一個儒家弟子都可以達到的。

那麼怎樣可以算是“君子”了呢?

君子的標準並不複雜,就是達到儒家思想的五常標準:仁義禮智信。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爾後,董仲舒又在孔子和孟子的基礎上提出“信”的概念,即堅定之心,信也。由此構成了儒家的五常標準,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

而具有五常品質的儒家弟子,便是“君子”了。

士與君子的關係區別

我們要討論“士”與“君子”的區別聯繫,也要像上文一樣分成兩個階段來討論。

首先談談先秦時期。

在先秦時期,士與君子是沒有聯繫,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士代表的就是知識分子,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各種思想都在傳播和實踐,士代表的就是各種思想的知識分子,而不單單是儒家一門思想,且當時儒家思想還沒完備,“君子”的概念還沒有提出。

因此,在這一時期,士與君子是沒有聯繫的。

再者我們談談先秦時期之後,也就是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之後的那段時期。

這一時期,士與君子產生了聯繫。

我用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曾子曾經說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其實這裡就很明白的提出了對士的要求,就是要讓士往君子的標準去努力,想要士以成為君子作為目標,即所謂弘毅、仁,這些都是儒家的道德標準。

當時儒家思想已成為主流思想,天下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儒家弟子,作為知識分子的士,自然也要統一為儒家的思想標準了。

簡言之,這一時期,君子是士的追求目標。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士”與“君子”之間聯繫區別的一點個人觀點,對這一問題有不同觀點的朋友,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無月文化館


“君子”與“士”有明確的定位和階級差異的在先秦時代。

先說統治階級的地位階層:天子、諸侯、大夫,這些人都是有統治權的,大小而已。那麼不同地位的統治階級的兒子稱呼有區別嗎?有!天子的兒子叫“王子”、諸侯的兒子叫“公子”、大夫的兒子叫“君子”。好了,“君子”的出處明確了,定為和階層也就明確了。

“天子、諸侯、大夫”這些人的統治權都是世襲的。問題來了,下一輩誰來繼承?嫡長子——-正妻的第一個兒子。問題又來了,其他兒子怎麼辦?幫助哥哥打理父親留下的家業或者國家,這些人就是“士”,可以理解為現在的高級白領。但沒有地盤也沒有治權,是當時最低級別的貴族,也是最高階層的平民。

秦後進入“帝國時代”,以上的關係自然就不存在了,所以“君子”演變為道德高尚的人格楷模,“士”則轉化為“士族階級”,成為官僚的代名詞。


騏說


個人認為:君子比士要更高一個層次。

單就君子和士來講,這兩個群體都是社會階層較高的人。士和君子都脫離的社會的底層,用現在話講都應該是社會的管理人員。

冠以士字表明其在某一方面達到了很高的長度。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俠士,那在俠之道上已然登堂入室,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謀士,不是哪個出謀的幕僚都能成為謀士,說明這個人計謀已然達到了影響全局全域全國的程度。勇士,在勇之道上,肯定冠絕三軍才能授予勇士。通過以上詞語我們可以看到,士是在一個領域內做到了頂級,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認可。

君子相比較於士,我們可以看到君子比士的境界更高。單純在字面意思上,君為一國一域之主,君子那就相當於太子,在地位上就處在金字塔的頂端。不過隨著逐漸的演化,尤其是論語等儒家典籍的推廣和普及,君子更多的被賦予了道德層面的高度。所謂君子,接近儒家世界裡的完人,基本上處於聖人之下,是儒家的一種追求。

我們應該看到,能被成為君子,不單單是他道德高尚,其他方面也要出類拔萃才行。君子是儒家學子的一種至高追求,他集中體現了儒學裡“立功、立德、立言”的人生追求。在層面上講,君子是士的更高級,從要求上講,君子在士的基礎上還要有德行、有仁義、有大局,胸懷天下。

就個人而言,先為士,然後為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