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黨員的遺願:“請收下,我這筆最後的捐款”

“你好,我要捐款,我加你微信轉給你好不好?疫情期間不方便出來,但這是我們老劉的遺願,我一定要幫他完成。”2月28日晚,解放碑街道自力巷社區黨委書記劉瓊接到這樣一通電話,電話那頭的曹阿姨難掩悲痛。

“曹阿姨,節哀,請一定保重身體。”掛斷電話,劉瓊沉思片刻,哽咽地對在一起加班的同事說,“劉伯伯走了,他的遺願,是要為戰‘疫’捐款。”

劉瓊口中的“劉伯伯”名叫劉宴林。去年5月,因糖尿病引發併發症及嚴重貧血,劉宴林到重醫大附二院住院治療半個月,出院後,身體每況愈下。2月9日,劉宴林永遠閉上了眼睛。

春節期間,劉宴林自感身體狀況不佳,對家人頻頻提起自己的遺願。“他可能感覺到身體不好了,剛好又是疫情形勢最嚴峻的那段時間,就一直叮囑我,要找機會捐點款,為抗疫出份力。”劉宴林老人的妻子曹學堯在電話那頭哽咽著斷斷續續地回憶,“他說我們都是黨員,身體不能上一線,也要想辦法出力。”

“我們都是黨員”,是兩位老人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劉瓊介紹,劉宴林和曹學堯夫妻兩人都是社區黨支部的黨員,也是骨幹居民志願者,一直以來,無論社區組織什麼活動,他們都會幫著忙前忙後;身邊的鄰居遇到困難,他們也會主動提供幫助。

2019年,已經89歲的劉宴林即使在臥床養病期間,也沒有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和義務。曹學堯說,“去年年中,他還能下床走路的時候,每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都要我扶著他慢慢走到現場參加學習。”後來不能到現場了,他也要求老伴在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那天,按時去參加支部學習,再把學習內容帶回家。平日裡,兩人也會通過“學習強國”APP和電視新聞開展自學,並通過微信跟黨員同志分享學習心得。

直至生命最後的時日,劉宴林仍在反覆叮囑家人,“我是黨員,這次抗疫沒出上力,你們一定要幫我捐1000塊錢,千萬不要忘了。請他們一定收下我這筆最後的捐款。我死後,喪事從簡,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2月28日晚,料理完劉宴林老人的後事,曹學堯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撥通了劉瓊的電話,告訴了她這個消息,並通過微信轉賬的形式,完成了老人的遺願。目前,這筆捐款已按規定上繳至解放碑街道黨工委。 (記者 李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