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如果向周圍的朋友詢問近幾年來最火熱的作家,有一個名字一定逃脫不出關注的目光,他就是劉慈欣。

作為一名一直以來被主流文學界所排斥乃至於非議的科幻作家,而且位處在傳統文化力量雄厚的我國,劉慈欣幾乎憑一己之力,讓科幻文學殺出了一片天空。尤其是他的《三體》,在當下的文化圈甚至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存在而廣為人知。

由此,劉慈欣本人甚至成為了比"科幻"這個文學門類更具有人氣的大IP,也因為這點,他的其他作品也被許多的文藝形式進行再創作,其中有一部作品,被改編成漫畫後,收到了相當不錯的反響,它就是《全頻帶阻塞干擾》。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平心而論,這部發表於2001年的《全頻帶阻塞干擾》在劉慈欣的眾多作品中並不能稱得上是第一流的傑作,沒有太大的驚喜,可總體來說也沒有瑕疵。

故事主要講述了近未來時代俄羅斯收到了北約和美國的同時入侵,因為美國和北約的科技優勢以及電子戰干擾導致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大受打擊,為了挽回頹勢,俄羅斯不得不採用搏命的戰鬥方式,即駕駛飛船撞向太陽使之產生太陽風暴的干擾讓兩方的高科技裝備陷入失靈,緊接著便採用原始武器決一勝負。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這樣一個作品的主線劇情與其說是科幻,倒不如說是軍事類的故事更貼切一點。但是也正是這種紀實性大於技術性的作品,才給了漫畫改編一個更為明確和合理的方向,而事實證明,《全頻帶阻塞干擾》的漫畫改編,即使在文學作品領域,也是非常成功的。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漫畫改編作品幾乎將原著的情節全套復原下來,沒有過多的改編和打開的腦洞,而從繪畫風格上來說,也極盡寫實,把原著中對於武器裝備的描述以近乎平鋪直敘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這種改編方式不僅讓作品的魅力藉由漫畫的方式得以更加淋漓盡致地展現。

更重要的是,讓語言文字中出於種種原因無法更加詳細的描繪的戰爭場面得以成功的立體化,在閱讀時能夠體會到的作品魅力也得到了另一種程度的昇華,從這裡也讓我們不由得感嘆更多的藝術形式和創作所能夠呈現出的魅力的確是讓人更加開闊視野。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另外,整體漫畫作品的畫風偏重於粗獷和宏大,在細節方面沒有加以過多的修飾。一般來說這樣的畫風在某種層面並不利於漫畫本身魅力的展示,但是在《全頻帶阻塞干擾》中,它卻得以化腐朽為神奇。

這是因為故事背景定在俄羅斯,而俄羅斯的文化藝術和民族特性向來以不拘小節和不受束縛作為其獨有的特質,這種繪畫方式反而更加切合了作品本身的藝術格調和思慮。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而更為重要的是,戰場環境的蒼涼和悲壯感,整體故事的大氣磅礴,在這種風格的詮釋下擁有了更加深刻的故事內核,因而這種改編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帶有一種現實主義的深遠氣質,從這點可以看出對於漫畫本身的思考和繪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深思熟慮。

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漫畫的開啟——《全頻帶阻塞干擾》

在好作品的基準線以上,從中篩選更加合適的,或者說更能為大眾所介紹的題材進行一個二次創作,這種樂於嘗試的勇敢以及在其中細緻入微的闡述,在這部《全頻帶阻塞干擾》的漫畫版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當然不能就這麼說它作為一部漫畫作品已然完美,但是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它所開啟的國產科幻作品改編,或者說不僅限於科幻作品的改編,對未來的我們影響都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