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話:“茄貓兒”與“克貓兒”是什麼東西?有區別嗎?怎麼寫?


自貢話:“茄貓兒”與“克貓兒”是什麼東西?有區別嗎?怎麼寫?


“茄貓兒”與“克貓兒”是自貢方言中對蛙類的常見稱呼,二者常常混在一起使用,但並不影響聽者的理解,都知道這兩者所指何物。

但要真正是深究起來,那就另說。根據在自貢教育學院學生中的測試,估計三百萬自貢人裡能正確分辨和書寫的人怕是少之又少了。

不少方言學者談及此事都深感遺憾,能說而不能寫其實是方言退化的一種直觀表現,是一種文化內涵的融消,我們翻閱清末民初的許多地方性雜文書札發現其實方言以前一直是可以書寫的,只是最近幾十年才退化如此而已。

現今我們所講的“茄貓兒”其正式寫法“鼁蟆兒”,鼁:音qu,蛤蟆的意思。蛙類基本都可以叫做“鼁蟆兒”,青蛙可以叫做“青鼁蟆兒”,沼蛙(兒童口中所說蛇呱)可以叫做“黃鼁蟆兒”。

不知是否因為“鼁”字比較難寫難記的原因民間俗寫多為“青蟆兒”,指的是青蛙,現存道光年間地方書中記載有“此地青蟆甚多故谷稻少蟲也”。民國時記載鄉間放牛娃“捉了青蟆剮了皮放在火堆上燒來吃”,又有川劇唱段腳本上記“……燒起鍋,放起油,把我青蟆兒倒進鍋裡頭”。明清醫書如:岐黃石刻刊、蜀春堂刊、惠民濟方、左江驗方等地方性書籍均寫為“青蟆”,裡面記述了“青蟆皮” ,“青蟆嗉子”(即青蛙胃),“青蟆骨”,“青蟆尿”的炮製方法和用藥法。

那“克貓兒”又是何物呢?“克貓兒”正確寫法為“疙蟆”,同樣在明清醫書中多記載“疙蟆即蛤蟆也,取酥藥用"。

自貢話近百年發音變化極少,不像成都話,這裡多說一句成都話是四川方言中短期變化最大的方言,如果你看過老電影《抓壯丁》的話,對比一下不過才幾十年的時間,成都話早已變成了川西話了,反倒是自貢話與《抓壯丁》更為接近。

先且不說“鼁”字生僻,本來是可以用文字表音表義的“青蟆”和“疙蟆”,到如今卻徹底淪落成“茄貓兒”“克貓兒”這些表音不表義的寫法不知道算不算一種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