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埋藏地下兩千多年的青銅簋,出土之日,卻發現器身器蓋上的銘文迫然不同: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一-件青銅簋蓋上的銘文,卻與出土簋身上的銘文出奇的-致。一件簋身,兩件篇蓋,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說起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統一六國、疆域遼闊。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人們眼中無比“強大”的大秦帝國,起初只是偏居在中國西部,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小國?秦國是如何步步為營,逐漸發展成為強大的諸候國的?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中國山東省滕州市後荊溝偶然發現的一件神秘青銅器為人們講述了一段發生在秦國初期的往事。

1980年3月的一天,中國山東省滕縣後荊溝村的一位村民正在村北邊的“居龍腰”高崗上取土。突然,“鐺” 的一聲把正在聚精會神幹活的村民嚇了一-跳。村民以為挖到了石頭,邊嘀咕邊蹲下身看。

這一看,把村民嚇愣了一下,緊接著他看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其他入後,清理了一下週圍的土,小心翼翼地刨出了- -件暗綠色的“罐子”。

只見這件“罐子”身上滿是怪異的紋飾,罐子裡還刻著密密麻麻的符號,渾身都散發著冰冷的寒光。

在“罐子”的下面,還隱藏著一一個拳頭大的洞口。村民跌下去,藉著太陽的光線往裡一看,頓時緊張起來。只見裡邊似乎還有一-堆 黑乎平的東西,微微泛著綠光。村民馬上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挖到古墓了。

眼看天就要黑”了,村民- -刻也不敢耽擱,趕緊跑去將這件事告知了當地的文物管理所。

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後,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考古人負來到了村民所說的位置,經過勘探,考古人負初步推測這是一-座西周墓葬,在報上級批准後,馬上展開了清理挖掘工作。

很快,一件件青銅器陸續被考古人員清理出來。在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件青銅簋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這件簋的蓋子和器身裝飾的紋飾不同,而且器身鑄造得精緻規整,紋飾也十分清晰,相比之下,器蓋就顯得做工粗糙,紋飾也比較模糊,銘文內容更是南轅北轍。同一件器物,鑄造T藝卻相差這麼遠,這是怎麼回事兒呢?考古人員也是-一頭霧水。

“不其”“獫狁”,考古人員邊研究著銘文,邊思考著:怎麼好像在哪兒見過類似的銘文。突然,考古人員一拍大腿,暗暗說道“不會這麼巧吧.....

考古人員突然想起的是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裡藏的一-件簋蓋,這件簋蓋上的銘文同樣也記載了周王派秦莊公贏其與獫狁的一次作戰經歷。 這件簋蓋的原配器身一直還沒有下落。

考古人員大膽的猜測著:如果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件簋蓋上的銘文與眼下新出土的不其簋器身上銘文內容相同的話,這兩件器物會不會有什麼關聯呢?

考古人員一刻也坐不住了 ,立刻啟程趕往中國萬史博物館。在歷史博物舘裡,他們終於看到了那件孤零零的不其簋蓋,它的形態,紋飾與後荊溝出土不其簋的器身風格十分協調。那兩部分器物上的銘文是否相同暱?

經過対比,這件器蓋上的文字只比、(滕州市後荊溝出土不其篇〉器底的銘文多一個字,再就是有些字的字體不完全一樣。其實這在當時來説是完全正常的,這跟書寫、鑄造技木都是有關‘系的、即使今天一個人同抄寫一個內容.抄兩份抄三份,那字體也不會完全一祥。

考古人員抑制住緊張的心情,趕緊拿出一卡尺測量簋蓋口徑,結果正如考古人員所推測的一-祥,送件簋蓋與後荊溝出土不其簋器身的口徑完全物合!一時間,考古人員既激動又疑一惑。如果説這個器蓋與新出土的不其簋就是原配,那它們為什麼又會分離暱?考古人員決定先從不其簋的銘文入手,査找歷史線索。不其簋的銘文記敘的恰恰是秦莊公破西戎戰役,送個戰役改變了秦國的命送,使秦國走上了強國之路。

西周中期,隨者周王朝突カ的衰弱,西北地區的獫狁,也就是西戎逐淅壯大,経常入侵西周,殺人放火,掠奪財物。周王室幾番派兵前去徵寸,最後都無功而返。

西周第十一代國君周宣王即位後,看到邊境地區被西戎騷擾,便想再次派兵出征。可派誰去暱?想來想去,周宜王想到-一個附庸小國:秦國。於是,周宣王下令任命秦國第四代國君秦仲大夫,即刻統兵前去徵対西戎。可是攻打西戎之這麼大的事兒,周宣王為什麼會止這麼一個小國家去暱?原因是:秦人非常擅長養馬

秦人的先祖子擅長養馬,西周第八代國君周孝王聽鋭後,便命非子在汧水和渭水一帶的水草地為周王朝牧馬,在非子的調教下,沒過多久,牧場的戰馬便個個矯健俊美,奔如電,嘶如雷。周孝王十分高光,非子也因此得到了周孝王的賞識。為了獎賞非子,周孝王便賜封給他一快不到五十里的土地,並賜地名為:秦。從此,秦國成カ了周王朝的一個小附庸困,非子成了秦國第一代國君。

只因養馬得好而分封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看來秦人的養馬技藝的確不容小覷。

然而,此吋的周宣工卻忽略了一個大問題:雖說秦國人擅長養馬,卻這並不意味秦國人也都擅長馬上作戰。周宣王很快就接到了秦仲全年覆沒的消息。

周宣王憤怒,但還有人更憤怒,這就是秦仲的家人。秦仲共有五個兒子,秦仲降亡的消息佶到奏國後,秦國上下一片悲聲。秦仲的長子贏其継承了王位,他擦乾了眼角的淚痕,握著拳頭髮誓,一定要カ父親報仇雪恨。

很快,這個機會就來了。

一天,周宣王將贏其等五兄弟召入宮中,問他們有沒有膽量帶兵出征西戎。兄弟五人等這句話已經等了很久了,紛紛請命表示願意出征作戰。就這樣,周宣王給了五兄弟七千人馬和大量的根草物資,五兄弟帶著他們浩浩蕩蕩殺向了西戎。

此時的西戎人已經變得十分輕狂,幾次交戰勝利之後早已不把周王朝放在眼裡,更沒想到他們這麼快就會做出反擊。

秦家五兄弟在對雙方情況仔細研究後發現,西戎兵將眾多,糧草充足,自己雖有七千人馬,但遠道攻敵,萬糧卓跟不上, 就會比較危險。在這種形勢下,不宜.打持久戰,必須採取閃電突襲的戰術。於足,秦家五兄弟帶著大軍偃旗息鼓,連夜奔馳,用了一晝夜的時間,悄悄來到了西成都城。

泰家五兄弟西成兵尚未察覺,身先士卒向裡殺去,士兵們也深受感染,士氣大振。面對潮水般衝殺過來的西周軍隊,,麻痺的西戎兵沒有任何防備,- 一時全都亂了陣腳。西戌兵聽到的是遍地喊殺聲,看到的是西周軍隊刀光斧影

。一個個西戎兵先後倒下,幾乎全軍覆沒,西戎首領僅帶著少數人馬向西逃去。勝利的消息很快就報到了周宣土那裡,周宣王大喜過望,為了嘉獎他們,周宣.王下令將西戎以及先前被西戎人佔領的周湖土地一併都賞給了秦國。

趕走了在周朝邊界騷擾多年的西戎,周宣王自然高興。報了殺父之仇,還第一次擴大了地盤,秦莊公贏其更高興。他特意命人鑄造了一件青銅簋詳細記述了這場戰役。

此時,不其算的身世已經很清楚。滕州市後荊溝出土的不其簋器身與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不其簋蓋是完整的一件器物, 也可以確認了。可是,在悠悠歷史的長河中,不其簋的器身和蓋子又是如何分離的?確沒有明確答案。

關於器身器蓋分離的問題,目前還是史學界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有許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當時保存先祖的遺物是一種榮譽,所以後代有的人保存了器身,有的人保存了器蓋,而器身又不知在什麼時候流傳到了山東滕州,到了滕州以後,有人就給它加了個蓋,以求器物的完整。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當年戰爭頻繁,在頻繁的戰爭中間,這件器成了戰利品,獲得它的人在保存造成了器身和器蓋分離。

關於不其簋身蓋分離的猜測還有很多,但這些也許僅僅只是猜測。它們究競經歷了怎樣坎坷的歲月,成為不其簋留給後人的歷史之謎,等待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和考記。

但西周時期的秦國又弱小又沒文化,沒留下太多文物。

找了一圈,發現自己沒什麼-,只能講不其簋。

不其簋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不其簋,是目前發現最早的- -件秦國青銅器。

國家博物館有它的蓋子,這話的意思是,國家博物館沒有不其簋的簋身。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我們原以為不其簋的簋身可能早毀了,但1980年,我們在山東省滕州市挖出了- -件青銅簋。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這件青銅簋的簋身和簋蓋,鑄造工藝不大一樣。

簋身上的銘文,和國博藏的那件簋蓋基本一致。

加_上兩者尺寸、紋飾也配,所以我們懷疑這兩個東西原來是一套。

如果這懷疑是真的,那簋身為什麼會跑到山東,另配一個簋蓋?

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自己發揮想象力好.了.....

銘文字數有點多,就不著錄了,直接說大意:

嚴允侵擾周的西部,周王命伯氏和不其抗擊,進追於西。

所謂“嚴允”就是“獫狁”,就是後來的“西戎”、“匈奴”

西周時期的“獫狁之戰”在傳世文獻中多有記載。

比如《詩經》裡的名篇《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日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對開頭不熟嗎?那看一下結尾: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士:兵遲遲不能回家就是因為要跟獫狁打仗。

獫狁之戰持續了好多年,不其簋上的事可能發生在公元前820年。

這一年,“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 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史記●秦世家》)。

另外,《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裡說秦莊公名“其”

先秦時常用“不”字作語氣助詞,所以銘文裡的“不其”很可能就是秦莊公“其”。

對秦莊公而言,這場獫狁之戰可以說是復仇之戰,因為他的父親秦仲是被獫狁殺死的:

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史記●秦本紀》)

這句話裡有一細節, “乃以秦仲為大夫”,是的,當時的秦國一把手只是大夫。

事實上,當時的秦國算不上諸侯國,它的身份是“附庸”。

非子邑秦:

滕州出土的青銅器和陝西省秦國青銅器什麼關係呢?


《禮記.王制》裡說:

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也就是說,附庸的地盤很小,也沒資格朝會周天子。

不過,即使是附庸,得來也並不容易。

那是周孝王時候的事,周孝王聽說犬丘(地名)的非子(人名)很擅長搞畜牧業,就讓他為周王室養馬。

非子養馬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好,於是周孝王想獎賞他。

一開始,周孝王想的是讓非子作他們宗族的族長,但是非子家的狀況有點複雜。

非子的父親叫大駱,大駱有一-個妻子是申侯的女兒,

申侯跟周孝王說,我們申家跟西戎常年通婚,我女兒身_上有西戎的血液,讓我的外孫當老大,西戎才會買賬。

周孝王聽了這個,就不再堅\\

非子的父親叫大駱,大駱有一-個妻子是申侯的女兒,

周孝王聽了這個,就不再堅持讓非子接大駱的班。

他換了一個獎賞方法:

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史記●秦本紀》)

這個方案相當於是分家,讓非子擁有秦地,成為獨立的一支。

後來,獫狁之戰的時候,秦這一支很慘,秦仲被西戎殺死了,但犬丘這一-支更慘,被族滅了。

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丘並有之,為西垂大夫。(《史記●秦本紀》)

到了秦莊公的兒子,也就是秦襄公,秦國終於正式成為諸侯國。

之後,東周的時代開始了,秦國的故事也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