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从摄影术发明百多年来,光滑与精致向来是摄影的追求方向,这得益于早期的大画幅、低感光度底片,在长时间曝光中,细节慢慢被流光磨平;而

老式镜头的低反差加上眩光,让照片笼罩在一片柔和之中,高光部位的细节更全部流失。

本雅明所说的“灵光乍现”,我猜很可能是来自这种老照片给予他的直感。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1951年,布列松在伦敦抓拍到的一个"决定性瞬间"

摄影之不畏颗粒,从卡蒂埃·布列松开始,也可以说是从徕卡开始,从135画幅小型胶片相机开始。


为了适应一战以来对战地与突发新闻报道的需要,摄影师不满足于大画幅、中画幅相机的沉重及操作复杂,徕卡推出了使用小型135片匣的巴掌大小的旁轴相机。与之相呼应的是,光圈较大的快速镜头以及感光度更高的小画幅胶卷。这一切技术变革让弱光摄影、街头迅速抓拍成为可能,唯一牺牲的,就是画面的细腻,小画幅加上高感光,颗粒无可避免越来越粗。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法)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率先投入这个革命,他以自己高度敏感的对深度现实的预测和捕捉能力,加上诗意的隐喻,他完美的作品彻底扭转了当时媒体和图片编辑的偏见——要知道,当时时代杂志这样的大媒体,是宁可从4X5底片上剪裁放大画面也不接受135底片的粗糙的。

不过,卡蒂埃·布列松比较佛系,不太敏感于画面的表象形式。把颗粒有意识加入创作中的始作俑者,是刚刚去世的、另一位划时代大师罗伯特·弗兰克。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除了也使用徕卡和高速黑白底片之外,弗兰克最惊人之举是,他剪裁本来就很小的135底片上的画面,局部放大,在他的成名作《美国人》里面,有不少是这种不顾一切放大细节的照片,颗粒更粗粝,直迫眼球。颗粒加入了弗兰克对美国梦的批判中去,似乎在嘲弄那些柔光漫溢的正能量好莱坞电影:粗粝才是美国真正的内质。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让颗粒真正成为一时潮流的,是日本六十年代末横空出世的“挑衅(Provoke)”派摄影。而成为西方前卫与东方先锋的桥梁的,是威廉·克莱因的高反差街头摄影和时尚摄影,他拍摄的东京系列作品以及他对日本的亲身到访,影响了一大批日本年轻摄影师。在威廉·克莱因的镜中,颗粒正式成为黑白过度地带最有质感的部分,参与那些从现实抽象出来的疯狂舞蹈。

“挑衅”群组中,对日后摄影大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森山大道——以至于有的富士数码相机直接加入了“森山模式”让你可以拍摄貌似他的高反差、粗颗粒的画面。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森山大道的作品

森山的颗粒与众不同,数码后期是很难模拟的。因为他还有两招:在行走中使用中速快门制造一种动感;在暗房后期制作时使用热水加速显影,这都让他的颗粒分外鲜明,如刀如刺,完美地阐释着“挑衅”二字。

最后必须一提的,还有深受挑衅派影响的女将们。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西村多美子的作品

1973年,罕为人知的西村多美子以一册《しきしま》摄影集留名后世。这本书收录了她在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关西等地拍摄的照片。“しきしま”是旧日语常用于和歌中的一种“枕词”,代表“大和”的意思。

西村在书的再版后记里说:“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种搭乘夜车躺在上下铺的感觉,在日出之时看着窗外景色,吃着便当的滋味。”《しきしま》里就是种种飞鸿雪泥的浪游之感,照片上的颗粒像旅途上迎面扑来的暴风雪,也像她拍摄的浮生草民,竭力在一盘散沙一样的世界凝聚若干的沙雕:不管日后是否离散,在快门按下那一刻,她让他们暂留彼此。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西村多美子的作品

另一位是石内都,她彪悍的成名作《绝唱・横须贺街头》与日后那些省思式内敛作品大不一样——充满强烈的不稳定感、粗糙颗粒、危险与乡愁的混杂再加上对横须贺美军基地的隐形批判,这一切与其同代人森山大道、中平卓马的锐气相当,说是“挑衅派”的女性视觉也可以。


摄影的“挑衅”从粗颗粒开始

石内都的作品

那个时代的深刻,展现在这些貌似粗旷不羁的影像冲击当中,这与今天随手一按就能获得的滤镜效果,有着本质的区别吧?在适应时尚产业而研制的“磨皮”工具风行各种摄影App之后,近两年出现了不少“颗粒”工具,一方面满足人们对底片摄影的怀旧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彰显一种另类审美。不过,能否不让颗粒、黑白、反差仅仅成为一种时尚的腔调,而是让它成为手术刀?这无论是对向外界街头,还是对向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是一种无畏的艺术方式。

撰文 / 廖伟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