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先驅者總是寂寞的、孤獨的和不被理解的。這是先驅者的悲哀。

民國女星黃柳霜就是這種悲哀的寫照,成為首位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女性,開啟過演員的黃金時代,卻處處經受時代的成見,被鄙視、被封殺,一代絕世紅顏,卻落得個抑鬱而終。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作為首位闖進好萊塢的華人女性,黃柳霜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美籍華裔影星”,在世界電影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可這些都是後世給予她的評價。黃柳霜真實的一生堪稱危機四伏,讓人心碎。

1905年,黃柳霜出生於美國洛杉磯,她父母在唐人街開了一家洗衣店,一家人辛辛苦苦,卑微本分地過日子。

黃柳霜從小就在洗衣店幫忙,幫父親送衣服的經歷使得她得以與華人以外的成年人接觸。9歲那年,她用送衣服得來的小費去看電影,明星夢從此在她心裡紮了根。10歲時,她的美貌被髮掘,成為皮貨商上衣模特,這更堅定了她要成為一個電影明星的願望。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然而,20世紀初葉到中期是美國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年代,而美籍華人在當時遭受到的,是中美兩國人的雙重邊緣化。出身貧寒家庭,既要承受家中父母反對,又面對一個不平等的社會規範,黃柳霜的好萊塢明星夢註定是艱難坎坷的。

1919年,14歲的黃柳霜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電影角色,《紅燈籠》中的一個龍套。儘管這是一個無名角色,但也算是打開了她通往好萊塢的大門。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繼第一部作品《紅燈籠》後,直到17歲,黃柳霜終於大放光彩,迎來她電影事業上的春天——飾演《海逝》中的蓮花讓她在好萊塢一舉成名,影評人也紛紛稱讚。

她終於踏進了好萊塢,成為闖蕩好萊塢的第一位華人,只是彼時的柳霜並未意識到,真正的障礙還在後頭。

正是《海逝》中她所展露的演技,讓好萊塢巨星之一的老道格拉斯·範朋克挑選演員時,選中了黃柳霜,於是有了下一部讓她名震全球的《巴格達竊賊》。黃柳霜在《巴格達竊賊》飾演蒙古女奴,她精湛的演技和展露的美貌令全世界震驚。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然而,這部電影雖令她名聲大噪,紅極一時,但也帶來了無盡壓力。影片中的裸露著裝讓黃家感到羞辱,也讓大洋彼岸的中國以“鬼片”之名禁止上映。此外,還有當時美國社會不平等的電影製片限禁。種種壓力和歧視令黃柳霜深感挫折 ,懷揣著對夢想和自由的追求,1928年她毅然離開好萊塢到歐洲發展。

除了在演戲上的天分,黃柳霜也展現出極高的語言天賦,到歐洲很短時間內,她就能用流利的法語、德語來表演,並開始在一些歐洲電影中擔任主演,由此迅速俘獲了歐洲觀眾的心,這大大提升了黃柳霜的國際知名度。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1929年,黃柳霜主演的《唐人街繁華夢》成了當時影界的代表作,為她贏得了非凡的榮譽。為影片的宣傳,印有她劇照的明信片在全球廣為發行,她本人也常出入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上流社會。除了電影作品的成功,她的形象被視為富有東方情調的現代女性的代表,她的髮型、化妝和服飾被英國少女們爭相模仿。從一個洗衣店女兒,一路走到歐洲,黃柳霜的明星夢實現了。

在歐洲影壇得到的認可和讚美,讓黃柳霜感到欣慰,但也保持著清醒。面對如潮的掌聲和榮譽,她曾這樣對法國記者說:

“成功不是你能購買並終生擁有的珠寶。恰恰相反,即便是最耀眼的明星,隨時都可能因為短暫的原因摔得粉身碎骨,悽慘地埋沒於煙塵中。觀眾是無情的裁判。“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在歐洲的成功讓她有了重回美國的機會。1930年,旅歐3年後,黃柳霜回到美國,先在紐約百老匯演了167場舞臺劇,而後又拍攝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然而,好景不長。好萊塢決定啟用澳大利亞籍女演員演一部講述中國女人故事的電影《大地》時,黃柳霜演藝生涯的巔峰也就止於此了。也由此,黃柳霜對好萊塢徹底失望。

就在這時,她收到了來自中國的邀請,黃柳霜突然意識到,身為一箇中國人,她應該回自己的祖國看看了。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來到上海後,黃柳霜受到影迷的熱烈歡迎,並很快成為了各種豪華晚宴的座上賓:顧維鈞夫婦為她舉行了歡迎晚宴;成為上海“最佳著裝女士”場合的焦點;《良友》、《申報》》等多家報刊雜誌刊登了她最新的電影劇照;北平大學甚至給她授予榮譽博士頭銜…這種親切改變了她的情緒,讓她感到心靈的平靜。

然而,就在她準備重返影壇時,當時的國民黨媒體,給了她當頭一棒。一方面,是因為黃柳霜飾演過的角色遭到抗議和批判;另一方面,黃柳霜31歲還沒結婚,在當時的中國,這是極其出格的行為。儘管,遇不到真愛,走不進婚姻並不是她的過錯。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黃柳霜在上海與電影界人士合影

於是,黃柳霜主演的電影被列入禁播名單,到香港參加活動被群眾抗議。又面對一次被封殺,黃柳霜只能失聲痛哭。

儘管如此,她還是對中國的電影事業充滿熱情,在抗日戰爭時期,四處奔走籌集善款,拍賣了自己多年收藏的禮服、珠寶和膠捲 ,並將拍賣所得,用來救助中國的戰時難民,為祖國的抗戰勝利傾注了許多精力。

但她所做的這一切,並無濟於自己的事業,並一度非常尷尬。1942年年底,宋美齡訪問美國,好萊塢為此做足了功夫,舉辦了一場頂級好萊塢明星參加的茶會。作為唯一的華人巨星,黃柳霜卻並未受邀請,因為宋美齡代表團特意交代不要邀請她。理由是,黃柳霜代表的是隻有洗衣店、餐館老闆、黑幫和苦力組成的舊中國人形象。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此時的黃柳霜,不由得悲從中來,內心無比淒涼。她雖獲得了榮譽,卻依舊無法為自己正名。她愛國,卻不受國人理睬。她渴望愛情,卻找不到愛情,終身未婚。對於愛情與婚姻,黃柳霜非常悲觀,她曾這樣說:

“中國男人嫌我是戲子,白人又不能與華人通婚。”

面對事業與感情的落差,黃柳霜心情苦悶卻無能為力,只能借酒消愁。長期抑鬱和酗酒導致她疾病纏身。1961年,黃柳霜在洛杉磯的家中因肝硬化不治而亡,終年56歲。 另一種說法是,她因心臟病離世。

從洗衣工女兒闖成好萊塢明星,名氣和美貌沒帶來好處,反身陷囹圄

造化弄人,直至她去世,家裡的兄弟姐妹也沒能接受她的職業選擇,一代好萊塢巨星隕落,竟至連葬禮都沒有,她的遺體被安葬在母親的墓旁,墓碑上沒有刻一個字。可惜,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