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抗疫情】各地企業暖心的“跨界”馳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醫療防疫物資出現了短缺狀況。從醫用酒精到防護服和消毒液,使用量激增。少了這些防疫物資,不僅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防護會受到威脅,群眾居家、社區公共場所等地的防疫工作也都成了問題。

  怎麼辦?只能加大生產量。除了原本就生產防疫物資的企業加班加點,還有一些企業迅速轉產,及時投入到了防疫物資的支援和生產中。

  • 飲料廠家“跨界”生產消毒液

  一條原本生產運動功能飲料的生產線,如今,瓶子沒變,裡面裝的卻是標準的84消毒液。從生產飲料到生產84消毒液,這個跨界似乎大了點。實際上,生產84消毒液主要工序是對上游工廠生產的原液進行稀釋、添加防氧化劑及分裝。這樣的生產工序和這家公司之前生產飲料的工序類似,只是原材料不同,而分裝能力直接影響著產能。

  江西新餘金土地糧油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我們生產線是全自動的,速度非常快,分裝能力也非常強,我們就聯繫了一些廠家,主要進行分裝,我們的設備跟消毒液的設備是可以共用,但要做一些改造。”

  設備改造需要百萬元,而消毒液具有腐蝕性,一旦分裝生產消毒液,這條生產線就無法再生產飲料。在諮詢專業人員後,雖然知道會有經濟損失,該企業還是決定開動消毒液的生產。“當時就是想把產品早點搞出來,因為這個不光是涉及到武漢,也涉及到全國,涉及到我們的親人,涉及到我們自己,這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事情。”負責人說道。

  在新餘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提交申請3天后,該企業就拿到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並請第三方機構對消毒液進行檢驗,結果顯示產品符合相關標準。試生產以來,這條生產線已經生產了二十多萬瓶消毒液,他們把這些用飲料瓶包裝的消毒液全部捐贈給醫院、社區等相關單位,當產品包裝完善後,也將把生產的消毒液低價銷售到市場上。

  • 飯店逆勢“轉行”便民菜站

  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很大。中國烹飪協會日前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相比2019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

  四川的一家餐企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相關部門要求必須關閉的門店,眉州東坡其餘門店照常營業,迅速“轉行”,將門店打造成“便民菜站”,開啟“賣菜”模式。

  這個起初只是為了將庫存的蔬菜售賣掉的做法,讓他們看到能把店堅持開下去的希望。一些門店的“便民菜站”每天能售賣萬元以上的蔬菜,疫情期間,居民對蔬菜的需求很大。緊接著,他們開發了線上“菜站”小程序,不僅如此,他們還與北京的超市合作開了四家在超市裡的“眉州東坡菜站”。顧客如果走進這四家超市,就能看到已開門營業的“菜站”檔口,這些菜站以售賣特色菜、招牌菜的“半成品”為主。

  雖然線下門店菜站的營收不足以彌補他們的損失,但負責人認為,“菜站的開啟給客人傳達的是正常營業的狀態”。疫情期間,對於企業而言,沒有比這種不停工不停產的狀態更鼓舞人心的事情了。

  • 車企轉產生產口罩

  口罩和汽車,雖然看似差得遠,卻在原材料和製造技術上有著不少重合之處。這段時間“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在網絡上火了,一場疫情,讓國人重新認識了這家位於廣西柳州的車企。

  然而,“五菱牌口罩”走紅,不僅僅是因為這句豪壯的口號,更是因為從計劃到下線,上汽通用五菱只用了不到3天時間就生產出第一批口罩,又在7天之內自建口罩機生產線,再一次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

【萬眾一心抗疫情】各地企業暖心的“跨界”馳援

圖為2月16日,工人在上汽通用五菱無塵車間內生產口罩。新華社記者 楊馳攝

  公司負責人說:“跨界生產口罩,充分利用了汽車‘大產業’的優勢。”提出自產口罩的想法後,五菱自籌資金迅速聯動全國經銷商、供應商夥伴,快速完成了無塵車間的改造和生產線的調試,並協助本地供應商轉產無紡布、熔噴布、鼻樑條等口罩原材料,建成廣西首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打通了醫用口罩全產業鏈。

  “自主開發的口罩機投產後,可每天完成1條全新生產線,並在2月底建成15條全自動生產線,預計達到日均200萬隻的產能。”據介紹,現階段“五菱牌口罩”全部無償捐助,一部分由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於支援防疫一線,另一部分將會陸續贈送給防疫一線奮鬥者、上下游產業鏈等合作伙伴。

  • 速食罐頭“變身”自熱米飯

  在福建漳州九龍江畔,生產罐頭的龍頭企業坐落於此。這家企業將剛剛採摘的蘑菇迅速運到廠區,製成速食罐頭,遠銷日本、歐洲,同時帶有蘑菇雞肉的自熱米飯也正在批量出廠,運往抗疫一線。

  “受疫情影響,方便食品銷量暴增,我們從2月8日起就想方設法復工了,在嚴格採取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緊急調整生產線,全力保障自熱米飯、自熱面的供應。”集團負責人說。

  “最近我們都在學自熱米飯的配菜製作,這比以前單純的罐頭封裝可難多啦!”工人陳大哥來自漳州龍海市,復工前一天,企業負責人就親自給他打電話,請陳大哥第二天開始上班,“這有啥猶豫的,給抗疫前線供餐,值!”

  不久前,該企業接到漳州市政府通知,市裡出臺18條措施支持企業渡過難關,提出“返還不裁員企業的50%失業保險費”以及“給予企業春節用工獎補”,“穩生產,保用工,這就是我們閩商的責任!”該企業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