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盤點詩詞裡的愛情


三八婦女節,盤點詩詞裡的愛情


今天又迎來了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兩個字,讓天下女同胞越過漠漠空間,為了同樣的女性身份,心手相牽。

在這個專屬的節日裡,我每年都寫點文字。記得去年寫的是:“春風又綠女人心”,今年寫什麼呢,早上起來看到群裡一條消息:品千古最美情詩。腦子裡忽然浮出幾首情詩,與各位女同胞共享,願我們通過這一刻詩情愛意的滋養,


既安於油鹽醬醋,又享有詩與遠方。

既過好床前明月光的生活,又守護好胸口的硃砂痣。


先說說古人吧。古人的長情與深意,從來就在文字間。從《詩經》《楚辭》到納蘭性德,從上古先秦到唐宋明清,每一首情詩,都有流傳至今的動人故事,那千年不衰的真情真意穿越時光,流浪在山川日月間,更流淌在我們心頭。


愛的千種滋味,萬般情態,自可循著詩句的蹤跡,尋尋覓覓。


三八婦女節,盤點詩詞裡的愛情


詩經裡那位少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一種默默的暗戀;秦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深情與豁達,讓人稱歎;蘇軾悼念亡妻,則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道盡了綿綿不絕的哀傷,感人涕淚。


杜枚“多情卻是總無情”的假裝不在意、歐陽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的嗔痴,李清照“到黃昏,點點滴滴……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悲切;白居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堅貞,納蘭性德“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守候,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愛與忠兩全的期盼……


思紛紛、情切切、意真真。關於愛,自是人類這種動物進化的基因,從開天闢地以來,撐起了大千世界。從遠古走到今天。


三八婦女節,盤點詩詞裡的愛情


大自然間,也有真意。

十幾年前,我在周至境內的首陽山中行走時,看到河邊有兩塊大石頭,坐在那裡小憩時,山泉鳴濺,空谷無人,眼前的兩塊大石頭互相陪伴,互相說話,無論白天黑夜,無論今夕何夕。


也許,是十二年前的那場5.12大地震,讓它們在天搖地動中靠近,靠近成情侶的姿勢。


我一直靜靜地坐著,聽到了兩塊石頭的呼吸,聽到了它們的情話。我給這兩塊石頭起名“情石”,“此中有真意,欲辨成詩言”。我為它們獻上一首詩——


三八婦女節,盤點詩詞裡的愛情


情 石


很久很久以前,兩塊飄零的石頭

相鄰而立,咫尺而望

冰冷堅硬,沉默無語

各有所思,各有所夢


飛鳥、大地、遊客以為,這會是它們的永遠

一場地動山搖的顛覆,改寫了它們的命運

寂寞矜持的兩塊石頭,在那個5月的震盪和碰撞中

定格成相互偎依的姿勢

擁抱的溫暖,喚醒了沉睡的深情

一場親密無間的愛戀,在靜寂的曠野燃燒


幸福的石頭,終日呢喃私語,訴說綿綿的真情和感恩

都說石頭的心最硬,

堅硬到刀槍不入、風霜不睬

可是,相擁著的溫暖,相愛著的熱情,讓它們的心盈滿柔軟和幸福

不信,你看,石頭身上禦寒的雪被,已經被溫暖和柔情絲絲融化

鳥兒羨慕,風兒嫉妒,把它們的神話傳得很遠很遠——

患難之中見真情

有緣人終成眷屬


(END)


原創作者:長安金釵,本名袁國燕,座標西安。觀照心靈的文藝女,精神維度的探知者。

出版《親密有間》《古村告白》等5部,作品發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等,散文被《意林》、新西蘭《鄉音》報等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