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味」這道美食征服了無數尤溪人!滿滿的鄉土情

「鄉味」這道美食征服了無數尤溪人!滿滿的鄉土情

「鄉味」這道美食征服了無數尤溪人!滿滿的鄉土情
「鄉味」這道美食征服了無數尤溪人!滿滿的鄉土情

糟菜就是經過酒糟醃製的芥菜,封存在壇中,常年食用。它是家鄉特有的家常菜。

在家鄉,村裡人家的菜地通常有兩處,一處自留地,在屋旁,面積不大,種些時令的蔬菜,隨吃隨摘;一處是鄰近的田地,稻子收割後整成一壟壟種菜,種得最多的便是芥菜了,成片成片的。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芥菜葉片肥壯,纖維粗糙,還略帶苦味,口感不好,現吃得少,大多曬乾了醃糟菜。

每年冬至前後,村裡到處曬芥菜,土牆上,厝門前,院子裡都有。我們家的芥菜都曬在後溝的土牆上。

選一個晴朗的日子,父親搭好架子,母親將芥菜成片砍倒,就地鋪著曬一天。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傍晚挑到家中,去掉菜頭的老硬部分,其餘剖開幾瓣,露出白嫩的瓤子,一棵棵梳理整齊掛到架子上,曬至八分幹就可以醃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醃糟菜不難,我小時候常給母親當幫手。

調一大盆醃料,即酒糟加重鹽,均勻地塗抹到一棵棵曬好的芥菜上,菜頭部分塗得厚點,醃得透些。完了,捲成一團,碼入壇中壓實。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罈子裝滿,口子上塗些酒糟,蓋幾層塑料袋和報紙,紮緊密封,置於陰涼乾燥處,半年後就可以開壇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出壇的糟菜呈褐色,酒香濃郁,沒有了芥菜的苦味,多了股天然的鮮甜,纖維變得更粗,嚼勁十足,卻無渣,是另一種口感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糟菜做法多樣、百搭,可煮炒,可悶蒸,可搭葷素。

每年二三月青黃不接時,糟菜湯是家家戶戶飯桌上的常客。糟菜洗淨切段,油鍋炒香,加水慢煮,讓菜的味道充分融到湯裡。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糟菜湯最宜澆飯,我經常一碗飯,一碗湯拌一起,不用其他菜,就能吃個精光。

糟菜湯煮粉幹煮麵也好吃,酸酸滑滑的,開胃,再往裡添點鴨湯,就更鮮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平日家中洗一團糟菜,母親會先炒好放著。燒肉的時候加點,煮芋子時放點,炒春筍時夾幾筷下去,味道便豐富了起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悶糟菜,大多是和五花肉一起。初中那會,我到鎮上寄宿,母親常給我做。記得初一入學時,母親特地提了一塊豬肉,給我做了一搪瓷罐的糟菜燜肉。住進宿舍,有同學說,糟菜醃了那麼久,炒好又放了這麼些天,不能吃。

週末回家,我帶回大半罐,母親心疼得不得了,邊唸叨,邊把裡面的肉挑了出來。

不過,食堂只賣青菜湯,一把青菜,煮一大盆湯,加了鹽巴味精,面上漂一層油,像是最後淋上去的,實在難吃。

幾周後,同學們紛紛帶糟菜來了。

每週天傍晚回校,母親準備好米,悶一大罐糟菜,一罐黃豆,裝一袋芋子,讓我搭著吃。

我們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回的,一路上,糟菜的味兒直往外飄,香極了。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糟菜吃不完蒸了再吃,越蒸越黑,越黑越香。當時我們隔天蒸一次,蒸櫃打開,端出糟菜,油淋淋,燙嘴熱的,夾一筷子到飯裡,一盒飯很快吃完。

這些年,水煮酸菜魚風行大江南北,大小餐館都有,我吃過不少,總覺得裡頭的酸菜有一股泔水的臭味,重油重辣還是壓不下去。

在家自己煮,把酸菜換成糟菜,泔水味就沒有了,湯汁鮮美,還帶酒香。加一些家鄉的黃椒,泡蘿蔔同煮,酸辣勁爆得很。

「乡味」这道美食征服了无数尤溪人!满满的乡土情

同樣的還有梅菜扣肉,酸菜肉片、酸菜排骨湯、丸子湯,換成糟菜,都更加美味。

芥菜少蟲害,易種,糟菜自然流於平常,很少用來待客,更不上酒桌。但我們愛這個味,醃糟菜,吃糟菜,歲歲年年,很少間斷。

作者:小月,福建尤溪人。一個用樸實語言描繪家鄉風土人情、地方美食、生活印記的女子。微信公眾號:尤溪風情,ID:youxifengqing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