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東溪鎮是越南高平省石安縣縣城所在地,是連接高平、諒山兩省的4號公路上的交通樞紐,距離我國佈局關口約32公里。從東溪出發,向東北19公里直通復和,向北40公里可達高平,向南80公里可抵諒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東溪成為越軍機動兵力的必經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該地區為亞熱帶岩溶山嶽叢林地,海拔均在400米以上,地形複雜,山高坡陡,草木茂密,洞多谷深,便於越軍隱蔽部署兵力、配置火力和設置障礙,但同時也有利於我軍隱蔽企圖,迂迴穿插,達成進攻的突然性。

擔負廣西龍州縣方向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廣州軍區第42軍決心:集中一部兵力在佈局打開口子,奪佔東溪,打通佈局至4號公路的通道,保障主力從佈局出境,經東溪沿4號公路向高平穿插,協同第41軍圍殲高平地區之敵。根據軍的作戰命令,126師配屬43軍坦克團(欠3營),以及工兵和民兵各一部,在隴尾、22號界碑、棒揚地域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從佈局正面突破越軍防禦,在3小時內打通至東溪的道路,保障軍主力124師向高平實施快速穿插。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378團1營周老兵回憶:1979年2月17日6點25分,天還沒亮,隱蔽在各個陣地的迫擊炮、火箭炮、榴彈炮、坦克炮,一起張開駭人的炮口,一發發炮彈撕裂長空,射向越軍陣地。整個天空都沸騰了,通天是紅的,大地都在晃動,四面八方的爆炸聲響徹雲霄。萬炮齊鳴,地動山搖之後,一輛輛坦克、一隊隊士兵越過邊界,向越軍陣地發起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在長期忍讓之後,對越南軍隊的武裝挑釁進行了自衛還擊。

376團5連劉老兵回憶:當我部行進到那崗附近時,公路兩邊崇山峻嶺之中,越軍以猛烈的火力向我進攻部隊射擊。此時,槍炮聲震耳欲聾。前面的坦克被擊中受阻,後面的坦克又不斷的開過來。子彈打得四周火星亂竄,不時有坦克被擊中起火爆炸,槍炮聲和喊叫聲交織一起。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376團4連李老兵回憶:部隊行動全被打亂了,每時每刻都有人傷亡,上百名官兵倒在佈局關到靠松山的路上。一名新戰士被打中頭部,腦漿四溢;最令人痛心的是一名廣西籍戰士,腰部中彈跌下坦克,被坦克壓成一節一節;還有5名戰友坐在坦克上,一發炮彈正好落在坦克中間,全部陣亡。我師林副政委,43軍坦克團政治處陳主任等也因乘坐的裝甲車被越軍擊中而犧牲。地上到處是丟失的武器裝備和殘肢斷臂的陣亡者,受傷的人躺在地上發出撕心裂肺的叫喊聲,現場慘不忍睹。

376團6連王老兵回憶:前面的槍炮聲更激烈了,而且有明顯的齊發、連發的槍炮聲。不用說,是我們的還擊開始了。我看到,所有坦克在路面上排成一列,步兵的重機槍、無後座力炮各自選擇有利位置,炮口、槍口對準目標,集中火力向公路兩邊的叢山密林猛烈開火。20分鐘之後,敵人的火力點啞了,山上到處是炸斷燃燒的樹枝和被炸飛的石頭、屍體等。經過2個小時的浴血奮戰,我們佔領了靠松山主峰,打開了沿著4號公路向東溪穿插的哨口。當晚,我們駐守在661高地。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378團2連3排趙老兵回憶:2月18日凌晨,營部傳來命令,要求我們在兩個半小時內趕到弄梅隧道,接替一夜鏖戰的兄弟部隊,堅守嫩金山口。連長命我迅速通知部隊,扔掉不必要的物資,馬上集合,輕裝出發。不出10分鐘,部隊集合完畢,跑步向弄梅隧道進發。一路上,只見滿是遺棄的雨衣、被子、絨衣等物品,甚至盛著水的水壺、乾糧等。

經過一路急行軍,我們營走在全團的最前面,第一批趕到目的地。此時,兄弟部隊正在打掃戰場。我們看到,坦克團的尖刀5連在弄梅隧道轉彎處,遭到越軍的伏擊蒙受重創。多輛坦克起火、爆炸,燒傷的傷員皮開肉綻,支前民兵還在將傷員抬上大卡車。我們目送著遠去的卡車和傷員,心如刀絞,人人仇恨滿胸膛。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2連1排張老兵回憶:在陣地上,最難得的就是解渴、救命的飲用水。距離陣地幾公里外的另一座山澗,有一個小小的泉眼,裝一桶水要花半個多小時,這是陣地上唯一的取水點。為了取水,多少戰友手足被劃破流血,還有2個戰友和4個炊事班的戰士在取水途中因遭越軍伏擊而犧牲。當今天我們在家中把水龍頭擰開,任那白花花的自來水嘩嘩地流出時,怎能想到當時為了一口水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戰地捷報一次次地傳來。2月24日,團政治處的戰地快報登載:“我軍主力已勝利進佔高平。我軍坦克團在向高平穿插戰鬥中,連續奮戰,猛打猛衝,斃俘越軍135名,摧毀敵炮兵陣地4個、火力點213個、各種火炮22門、反坦克火箭及火箭筒73具,較好地完成了任務。”聽到勝利的消息,連隊士氣倍增,指導員抓住契機,及時展開戰地思想工作,戰友們紛紛表示:請首長放心,我們人在陣地在,決不讓敵人靠近陣地半步。

老兵回憶對越反擊戰,戰友被坦克碾過,地上到處是殘肢斷臂的屍體

2連通信員邱老兵回憶:回國戰評時,我因為“保障指揮員的指揮”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榮獲了總政治部和廣州軍區頒發的軍功章各一枚。我們連三等功榮立者有15人,我慶幸自己是其中的一個,但我又覺得愧對這枚軍功章,因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為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戰友!

參戰報國無怨無悔,烈士英名永垂不朽!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