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幾乎步步是錯,四阿哥胤禛為何還對其信任有加

導讀: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從“九子奪嫡”事件中脫穎而出,獲得康熙皇帝青睞,並最終接過康熙皇權,登基為帝,很大程度上的得益於“大智近妖”的“智囊”——鄔思道。自從被皇四子胤禛從揚州帶回以後,鄔思道在數次關乎奪嫡勝敗的關鍵對決中,憑藉著對康熙皇帝內心的精準把握,每每都能給予皇四子胤禛極具合理性、前瞻性的指導意見,為其贏得康熙皇帝聖心、奪嫡最終勝利增加了相當程度的加分。

但是,如果對數次皇子對決過程詳加分析,認真揣摩,鄔思道對於皇四子胤禛而言,似乎並沒有如此重要;甚至,皇四子胤禛在表面接受了鄔思道的建議後,每每都有自己另外的具體打算和實施計劃。

兩人之間的關係在是否請領審理“刑部冤案”中,得到了全面、徹底的展現。從皇四子胤禛一句“我好後悔,我怎麼就言聽計從了呢”,可以看出,他已經對鄔思道生出了懷疑乃至斷不可委以重任、視為心腹的真實想法。可直到其登基為帝,卻為何始終保持著對鄔思道的信任有加,仍然保持著言聽計從的恭敬態度呢?

或許,在皇四子胤禛對鄔思道奉若上賓、言聽計從的表面之下,似乎隱藏著其不可告人或者更深層次的打算和整體奪嫡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