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丨“國中”瀋陽,呼之欲出?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從遼陽遷都到瀋陽,稱之為盛京,奠定了瀋陽此後三百多年東北軍政中心的地位。此時的長春還不曾擁有姓名,哈爾濱也是一片溼地,大連更是一片灘塗,瀋陽就這樣孤獨地成長了兩百餘年,直到俄國人和日本人來到這片中國人的土地上。

北洋軍閥、俄國人、日本人,在東北這片土地上各自發展勢力,如果說哈爾濱是俄國人打下的基礎,長春有日本人留下的規劃,大連是日俄的混合,瀋陽則更像是北洋軍閥留下的“遺產”。這些艱難困苦的歷史在1949年畫上了休止符。

從1949,到2019,前三十年,東北以一己之力撐起了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從糧食生產,到工業發展,從人才培養,到資金支持,東北贏得了“共和國長子”的稱號。而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當中,東北落後了。曾經東北發展的路徑選擇,如今成了東北難以擺脫的路徑依賴。

區域的低迷,反映在城市發展上,就是東北四大副省級城市一個一個被後來者追上,超越,甚至遠遠地甩開。200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2003年,東北振興規劃推出,2009年,中部崛起規劃實施,到如今,西部的成渝鎬,中部的漢鄭,相繼成為國家支持的國家中心城市。

“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將會提出新一輪的東北振興的規劃,屆時東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應該會塵埃落地,東北四大城市,到底會花落誰家呢?瀋陽的機會有多大?


01、“東方魯爾”的起起落落


1949年,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剛剛解放,一片瘡痍,百廢待興。經過了建國初期的恢復生產之後,中國開始學習蘇聯模式,制定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一五計劃”幾乎是從零開始打造中國的工業基礎,而為了快速提升中國的工業化水平,重工業成為當時發展的重點,而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沒有來自蘇聯的援助,很難在短期內搭建起完整的重工業基礎。

蘇聯相繼援助了中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57項落在東北,而瀋陽則有六項,加上援助項目的配套項目,瀋陽以及東北的工業體系逐步建立。瀋陽鐵西區是瀋陽工業的縮影,被稱為新中國工業搖籃,在這裡誕生了中國工業史上諸多第一:第一臺車削普通機床、第一臺50萬伏超高壓變壓器、第一臺125萬噸擠壓機……鐵西區最多的時期集聚了瀋陽80%的工業企業,全場不到10公里的北二路是鐵西區的核心,37家大型工業單位在此生產。

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能夠迅速地調配一切資源,快速地生產出國家所需的工業產品。瀋陽也擁有了各種稱號:共和國長子、新中國總裝備部、“東方魯爾”。豐富的資源,巨量的投資,外部的援助,以及體制的優勢,讓瀋陽以及東北快速成長。到改革開放初期,東三省人均GDP不同程度地高於全國人均水平。即便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東北依然能夠依靠重工業基礎佔據全國GDP的十分之一多,這也是為何一個東北地區,能夠擁有四個副省級城市。

雙城記丨“國中”瀋陽,呼之欲出?

到了市場經濟時代,已經習慣於按國家指令生產的東北工業基地,逐漸變得不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即便中國第一家破產企業誕生在瀋陽,但並沒有改變這裡的計劃經濟路徑依賴,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提出,沒有的國家計劃支持的瀋陽,GDP雖然慣性增長,但是相比較於東南沿海地區的其他城市已經逐步落後了。“下崗”成為當時瀋陽等老工業基地的標誌性現象

1995年,鐵西區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加到三分之一,30多萬產業工人中有13萬人下崗。在2002年,國家提出東北振興戰略的前一年,瀋陽還尚未能從下崗潮的衝擊中恢復過來。影響更為深遠的是,下崗不僅沒有改變東北地區民眾依賴體制的思維,相反是更為深化了他們進入體制內的決心,這進一步影響了東北市場經濟土壤的培育。2002年,瀋陽市的GDP1400億元,在全國城市排第15位,但2003年東北振興的戰略並沒有阻止其下滑的趨勢。

雙城記丨“國中”瀋陽,呼之欲出?

“東方魯爾”為何沒有像魯爾區那樣涅槃重生呢?


02、德國魯爾是如何死而復生?


魯爾區並不是一個城市區域,而是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萊茵河下流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該地區總面積4435平方公里,大致與現在的瀋陽城區的面積相當,人口530萬人。魯爾區是德國重要煤炭鋼鐵基地,18世紀這裡最多的時候擁有300多座礦井,幾十座鋼鐵廠。魯爾區的工業基礎和資源為二戰後德國的重新崛起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雙城記丨“國中”瀋陽,呼之欲出?

但與英國、美國的老工業基地相似,傳統西方國家的工業城市和地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幾乎同時遇到了困境。二戰之後,歐洲國家興起了一股左翼思潮,許多國家紛紛建立起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縮小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平等,由此帶來的是人工成本的上漲,而殖民體系的崩潰,提升了全球化的水平,海外廉價資源減輕了人工成本上漲的壓力。

海外資源的輸入,導致了傳統工業基地失去了原本的資源優勢,包括魯爾區在內的,英國曼徹斯特、伯明翰地區,美國五大湖地區相繼遭遇危機。首先失去優勢的是魯爾區的煤炭工業,1954年到1968年期間,魯爾區關閉了27家礦井,每年減產1400萬噸,導致5300多人失業。而到了上世紀60年代,其他國家鋼鐵業的發展,使得德國的鋼鐵產業在成本上失去優勢,魯爾區又遭遇“鋼鐵危機”。產業衰落導致失業率上升,人口大量外流。

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德國魯爾區開始轉型發展。魯爾區的轉型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經驗和教訓又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一個階段是工業內部轉型階段,是魯爾區工業體系縱向發展的階段,利用魯爾區煤鋼產業的基礎,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深挖傳統優勢工業的價值,給予政府補貼,從而形成了化學化工、機械製造等新興工業部門。

第二階段是去工業化階段,這個階段是魯爾區多元經濟發展階段。由於第一階段的政府補貼還是集中在重工業企業當中,魯爾區的產業結構並沒有得到多少改善,相反政府補貼破壞了市場機制,導致原本可以去南部新興工業區尋求機會的產業工人留了下來,使得魯爾區的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1989年,北威州政府啟動埃姆舍公園國際建築展計劃,注重生態環境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魯爾區開始發展以文化和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魯爾區的代表已經不是曾經的礦井和煙囪,而是文化設施和設計創意,魯爾區城市埃森被命名為歐洲2010年文化之都。

雙城記丨“國中”瀋陽,呼之欲出?

第三階段是再工業化階段,這個階段魯爾區的產業結構更為合理,工業基礎更為紮實牢固,能夠抵禦更多衝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讓魯爾區重新思考產業轉型的方向。服務業縱然可以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優化產業結構,但是沒有工業支撐,服務業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一階段魯爾區依然依靠的是曾經的工業優勢,但是並不是從產業鏈上延伸,而是以此為基礎發展環保和新能源等新型工業。同時利用魯爾區歐洲十字路口的區位優勢發展交通物流業,使其成為魯爾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如果把魯爾區僅僅是看成像北京798那樣的工業遺蹟文化創意區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魯爾區現在依然是歐洲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但如今的魯爾是一個以高新技術和服務業為引領,多元經濟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區。魯爾區轉型的經驗總結起來也就這麼幾條:政策支撐、市場主導、發揮優勢、引進人才、多元經濟、交通先行。


03、東北振興,瀋陽先行?


2003年中央提出東北振興戰略,時任瀋陽市委書記稱:東北大振興,瀋陽要先行。他將振興瀋陽老工業基地看成是新時期的“遼瀋戰役”。對照魯爾區的轉型發展,瀋陽新時期的“遼瀋戰役”打贏了嗎?

在2002年,瀋陽市開始改造鐵西區,提出“東搬西建”方案,打算將鐵西區的工廠全部搬到西邊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級差地租來獲得資金,盤活企業。資料顯示,從2002年到2007年,鐵西區共遷走239家企業,騰出7平方公里土地,區財政從土地出讓中獲得140億元資金。而這140億資金也成了瀋陽市城市更新以及國企改革的“啟動資金”。

改造後的鐵西區成為瀋陽市的新城區,從原來的工業區變成了如今的商業區,而曾經的“下崗一條街”北二路上也從雲集工業企業變成了東北最大的汽車貿易集散地。鐵西區財政收入從2002年的3.36億元排名倒數第一,到2008年96億元躍升到全市第一。2017年鐵西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達108億元,穩居瀋陽各區市第一。

“東搬西建”除了優化瀋陽的產業機構之外,還促進了瀋陽優勢企業的技術升級。搬遷不僅僅只是企業的遷移,更多的是企業藉此機會實現重組升級,通過搬遷改造解決企業存在的結構、技術、管理等問題。首先搬遷使得企業獲得了級差地租,能夠為企業的技術升級提供資金支持,其次企業通過搬遷到新的經濟開發區,可以享受到開發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第三,開發區土地資源更為豐富,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瀋陽機床集團,曾經在外租用38個車間依然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通過搬遷將集團下屬核心企業從各自廠區全部遷入經濟開發區進行徹底的專業化的重組、組織結構調整、業務流程再造、技術改造升級和全面信息化建設,極大地減輕了企業技術、管理、業務升級的成本。

工業基礎是瀋陽的優勢所在,在全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瀋陽擁有39個,工業具體門類達139個,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瀋陽是全國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在振興戰略支持下,瀋陽並沒有放棄原本的工業基礎,相反是發揮優勢所長,扶持優勢產業,提出“工業立市”,與同為老工業基地的武漢市“工業倍增計劃”不謀而合。“工業立市”戰略,把裝備製造業作為瀋陽工業發展的優勢產業,給予重點支持,推進發展壯大。2018年,瀋陽市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8.6%。

除此之外,瀋陽市也借鑑魯爾區的經驗,開發利用工業遺蹟。首先是政府主動規劃,2006年初,鐵西區開始了以“尋訪老鐵西記憶,展工業文化風貌”為目的的“一場十館”建設。工人村生活館和鑄造博物館是瀋陽工業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兩大品牌。其次是引進專業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對舊工業遺存進行升級改造,使之成為城市生活的新地標。這其中的代表是紅梅味精廠舊址的改造,貫徹“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理念,通過保護性改造,通過專業設計師的設計,破敗的廠區升級成瞭如今的“紅梅文創園”。

政策很給力,瀋陽也是很努力,但是東北振興十幾年以來,作為曾經東北軍政中心瀋陽,不僅未能先行,相反在東北四大城市當中,瀋陽的發展始終未能佔據優勢。相比較於其他三個城市,瀋陽的政策支持相對少很多,哈爾濱、長春和大連三個城市均有國家級新區,而瀋陽的沈北新區還是在申報過程當中。這也導致,瀋陽在四個城市當中,GDP排名倒數第一。

在產業結構上,瀋陽的產業結構並沒有像魯爾區那樣實現多元經濟的協調均衡發展。重工業比重依然過大,重化工業佔比超過80%,而且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新興產業的發展規模不足,高端裝備製造業在裝備製造業中比重僅為23%,新興工業比重不到10%。目前瀋陽市的五大優勢產業依然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建築產品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化工產品製造、鋼鐵及有色冶煉。

瀋陽為何沒有像魯爾區那樣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沒有像武漢那樣從老工業基地的泥潭當中轉身?認真分析瀋陽目前經濟發展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基本是整個東北地區都普遍存在的。礦產資源減少,營商環境惡化,人口持續外流,即有國家的轉移支付和戰略支持,沒有內生增長機制,瀋陽的發展還是會陷入困境——補貼——困境循環當中。

瀋陽與武漢的差別不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在科技實力上,而在於武漢能夠抓住高新科技產業的機遇,擺脫了傳統重工業的路徑依賴,如今武漢的鋼鐵和汽車產業還是武漢市的支柱產業,但是真正決定武漢經濟發展潛力的是以光谷為代表的高新科技區。但瀋陽,甚至東北,整個地區對於國有體制的依賴越來越深,不僅政府依靠國企發展,民間對於國企也是高看一眼,不是進體制,就是找關係進體制,從而導致瀋陽的私營經濟儘管產值能占城市總產值的一半以上,但是普遍是中小企業,數量多,但強者少。那些不願意進體制的,只有遠走他鄉,尋求機會了。

而從魯爾區的教訓來看,對傳統重工業國有企業進行補貼,並不能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相反會影響資金進入新興產業,導致產業結構優化難度加大。實際上,參考魯爾區的經驗,政府應該將針對企業的補貼轉移到針對產業工人再就業培訓上,轉移到新產業的扶持上。要充分利用擁有豐富經驗的產業工人群體,引進其他產業,通過再就業培訓,讓這些產業工人能夠重新獲得就業機會,而不是現在這樣浪費了技術積累和傳承。

瀋陽要發展,還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像1625年那樣一個機會,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瀋陽有機會嗎?


04、瀋陽會成為東北國家中心城市嗎?


《求是》雜誌上去年12月有一篇重磅文章,其中關於東北振興有單獨一個章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當中,會有新的東北振興政策的實施。這篇文章也意味著,東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即將塵埃落定,而這個機會很有可能會落在瀋陽身上。

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市體系當中的金字塔塔尖,是承擔國家戰略認為的中心城市,而且國家中心城市也不是“排排坐,分果果”那樣,按照GDP規模從上到下的分配,而是需要考慮城市能級,區域平衡,輻射能力和國家戰略。目前國家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有5個,還是四個是支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九個城市坊間統稱為國家中心城市。

其中北京因為是首都,地位特殊,是毫無疑問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天津則承擔了華北區域國家中心城市的任務。上海雖然地處華東,但是輻射能力覆蓋全國,這也使得華東區域的南京和杭州落選。華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在廣州和深圳之間,最終廣州中選,但深圳也獲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戰略任務。重慶是直轄市,也是西南地區的重要城市,與成都一起承擔輻射西南地區的重任。西安是承擔“一帶一路”倡議和輻射西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中部的武漢和鄭州則分別因為承擔中原經濟區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戰略而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這也是為何長沙輸給鄭州。

目前長三角地區、中部地區、珠三角地區、西部地區、華北地區均有國家中心城市,而東北地區至今未有確定。“十四五”期間,如果東北振興新政策推出,設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對提振東北振興的信心,集中政策資源,吸引外部投資有很大的作用。而為什麼這個重任會落在瀋陽身上呢?

前面提到了,國家中心城市並不是以GDP論英雄的,這也是為何GDP不過萬億西安能夠入選,而南京、杭州和深圳則無緣。所以瀋陽市GDP雖然在東北四大城市當中叨陪末位,但並不影響瀋陽爭取成為東北地區的國家中心城市。雖然我們可以從數據上列舉這四個城市各自的優勢,但是相比較瀋陽而言,其他三個城市都存在比較大的硬傷。

首先看大連,計劃單列市,GDP在東北四大城市當中排名第一,是東北地區最大港口城市,也是東北出口貿易的重要的出海口。但是大連是非典型的東北城市,其對東北的影響和輻射並沒有實際表現的那麼大。從文化上講,大連更像是一個山東城市,與東北地區格格不入。文化上的區隔是大連成為東北地區國家中心城市的硬傷之一,其二是因為大連沒有省會身份。從廣州和深圳的選擇上,可以看出,省會身份對於爭取國家中心城市的加權比GDP大。

其次看長春,副省級城市,位於東北地區的地理中心。長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硬傷在於長春的產業結構相比其他城市更加畸形,過分依賴於汽車產業。另外,長春的輻射能力有限,在整個吉林,長春GDP佔據全省差不多一半之多,比我們印象裡的成都、武漢等強省會城市的首位度要高得多。這樣一個產業單一,輻射能力有限的城市,自然不適宜擔任國家中心城市的重擔了。

再看哈爾濱,也是副省級城市,黑龍江省會,是東北四大城市當中戶籍人口最多的城市。哈爾濱的劣勢在於太過於靠北,遠離貿易港口。另外黑龍江省是一個邊疆省份,國家中心城市過於靠近邊疆也不利於城市的未來發展。

分析完了這三個城市的硬傷,那瀋陽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先來說說劣勢吧,GDP是其中之一,但這個不是絕對劣勢。瀋陽的問題也是在於輻射,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中,東北四個城市的都被指出“引領帶動作用不夠,“中心城市作用不夠”等。

瀋陽的優勢可以從幾個維度來看,首先從文化維度來看,瀋陽一直是東北文化的中心,與哈爾濱的“俄羅斯風情”和長春的“日本色彩”不同,瀋陽是一直是東北文化的發祥地。以反映東北農村故事的典型《鄉村愛情》這部電視劇來看,雖然這部劇大家都以為是講黑龍江省的故事,但實際的製作公司是遼寧的。

其次從歷史維度來看,瀋陽自1625年開始就是東北的軍事政治中心,實際上這個地位到現在都沒有變化。瀋陽是東北唯一的特大城市和大區中心城市,是北部戰區的司令部駐地。

再次從交通維度來看,中國高鐵中長期規劃當中,是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哈大線與京沈線的交匯城市。這對於瀋陽加強與華北地區的聯繫,輻射整個東北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第四從都市圈維度來看,瀋陽周邊的都市圈配置更為合理。雖然瀋陽周邊的鞍山、撫順、本溪、鐵嶺等城市都面臨收縮,但是城市建設和城市規模都比較完善,形成了城市連綿發展的趨勢,可以更好地支持瀋陽未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相比較於瀋陽,哈爾濱和長春獨木難支。

雖然瀋陽目前距離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還有一定差距,但是無論是從歷史、文化還是交通、都市圈的角度來看,瀋陽在東北四大城市當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最大。而瀋陽自2013年開始,也是把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當成城市發展目標。而在省一級層面,也是明確提出支持瀋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新的東北振興措施出臺之前,瀋陽要提升內功、完善結構、增強引領,讓自己有機會,有能力承擔更為重要的國家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