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如何在背光的情況下拍出清晰、明亮的照片?

Agoni一半


是你的照片勾起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慾望的,哈。

這種水邊的夕陽照片,我是經常拍的,因為我住海邊。

這種照片的拍攝難點就是控制光比平衡,風光攝影,場面大,主體遠等原因,什麼反光板、閃光燈都是瞎扯,用漸變效果明顯,但像你問題中中間暗的場景就不太適合;用HDR,效果也可以,但不太自然,畢竟相機內部自動處理。

先看個照片吧:

這張照片的背景很亮又是逆光拍攝,如果正常拍攝後直出的照片畫面中的樹木、建築物等也是黑漆漆一片,如果讓黑漆漆一片“亮起來”呢?來,一、二、三開始。

測光

像這種光比大的場景,不能以最亮處測光,也不能以最暗處測光,要中間那個構築物作為測光點,因它屬於次於最亮處的次亮點,以它作為測光點亮部不至於無層次(其實本照片天空也啥層次,僅作說明而已),而暗部可以後期提亮。

正常拍攝後無後期處理是上邊這個樣紙:除天空外,整體偏暗,暗部基本無層次。

後期

類似大光比風光照片,後期基本都集中在壓暗亮部、提亮暗部的操作上。

上圖調整參數只作參考,再說每個人的眼光和角度不同,調整方向也不同,這裡只是說明一下後期平衡大光比的基本思路。

照片調整後調進PS後,僅僅做了水平調整,轉JPG後,基本就完成了。

PS:像這種需要後期處理的照片,更需要拍攝RAW格式,這樣在後期處理時的空間會更大,效果會更好。

再多說一句,這樣的後期有必要嗎?哈哈。


南方之南


單反相機如何在背光的情況下拍出清晰、明亮的照片?



背光的條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逆光拍攝。在逆光條件下,我們人眼看事物是就會覺得很費氣力,看不見或者看不清楚。如果你注意了的話,這種環境下人們看東西時,往往是用一隻手平放在額前,五指合攏,掌面稍稍向下傾斜,試圖將眼前的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時候看到的世界,還是明暗不清的大致概況而已,原因就是在我們眼前出現了光線的明暗極端反差——亮的很亮、暗的很暗,說明我們人眼的視覺“寬容度”還很有限;照相機也一樣,用它來看世界時遇上這種光線條件,也是寬容度不夠,而且是嚴重不夠,因為相機的畢竟是機器,還沒有達到人眼看世界的寬容度。所以,在背光的條件下,拍攝的事物不清晰、不明亮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對於我們攝影人來說,“行話”就是“單反相機如何在逆光的條件下拍出清晰、明亮的照片”。

第一、具體拍攝實踐中,會遇上或者是人為運用各種光線條件,光線除了包括強弱、明暗、色彩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來自不同的方向,光線來源的不同方向也正是我們這裡需要來討論的。

第二、拍攝中,一般會有順光、逆光兩種,由這兩種又會衍生出側逆光、斜逆光等等說法,要點就是描述光線來自不同的方向。

第三、平常我們所說的測光正確、曝光正常等等,都是針對被拍主體以及整個畫面上的光線比較均勻一致的理想狀態,這個理想光線就是“順光”,此時相機會給出一個測光數據,它的“建議數據”往往都是正確的,你拍攝的畫面就能基本達標,做到“曝光正常”。

第四、有的高人卻卻是放棄“正常”的光線條件,有意尋找一些逆光的光線,甚至人為“製造”一些特殊光線,以達成他心中的創意設計。

怎麼在逆光的條件下拍出清晰、明亮的照片呢?

第一、用中央重點測光或者點測光,避免平均測光。顧名思義,中央重點測光就是根據畫面中央的光線情況進行反饋,相機得到這一反饋以後給出一個用光“建議數據”,大部分情況下,這種測光模式都是對的,因為,通常我們重點考慮的主體就在畫面中間。為了更為精確一點,還有“點測光”,但是手段不是很熟練的不建議使用。這樣做的目的是,從測光采集數據時就以主體為中心。


第二、動用曝光補償手段。曝光補償其實是我們解決曝光問題的殺手鐧武器,平時拍攝時,我們可能沒注意或者是你沒法去看到,那些大師們都會在相機的背面,不斷地調整曝光補償,就是要找到一個最為理想的曝光值。

曝光補償也有兩種方向,就是所謂向左或向右曝光,一般從1/3開始,極端時可能達到2或3,具體是多少,只能根據現場條件和個人理解去掌握。

第三、借用反光板或者閃光燈等對主體進行補光。反光板的好處是補光柔和,方向性靈活可變,缺點是需要助手幫忙;閃光燈的優點是簡單易操作,缺點是距離和方位難以調整。

第四、可以運用包圍光手段拍攝,後期進行合成。這種拍攝方法的前提是動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固定機位,分別用減一檔(也可以選擇其他不同的數值)、正常和加一檔拍攝三張,留給後期合成。



第五、你得學會“變廢為寶”。逆光條件,如果背景光線太強而導致主體部分的嚴重曝光不足,就會出現“黑影”式的剪影,逆光剪影的拍攝非常迷人,那個時候,已經不是強調主體的“五官清晰”和“眉清目秀”了,而是強調整體結構、線條、造型、意境等等的描寫,如果拍攝好了,也是一幅很有意境和畫面感的作品。

第六、最基本的一點不要忘記,就是保證對焦的準確和精細。

如果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關注《拍客張光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拍客張光林


拍攝背光,也叫逆光。逆光拍攝是一個還有技巧的拍攝,不知道你拍的是人物。還是景物。

1人物逆光拍攝,想要清晰。自然而然的是。鏡頭裡不能有衝光,一旦有充光。就會形成光暈。照片會混沌,灰度大。即使通過後期處理,也不是理想的。

2在逆光條件下,拍攝人物。最好找在,樹陰下啊。牆壁下啊,或者有稍微遮擋逆光強光的地方。加上模特正面,反光板補光。或者閃光燈補光,把後面逆光的光線給壓下去。這樣就能保持照片在逆光的條件下的清晰度。

3逆光下拍攝人物,在尋找樹蔭的時候,注意光斑,光斑的出現模特的臉部也會形成一種問題。所以適當留意。

4逆光下,拍景物的時候,同樣要找到鏡頭不衝光的條件下進行拍攝。才會照片清晰度更好一些。


人像攝影師Ma


逆光場景,以主體為測光對象,可以曝光補償-1/3~-2/3檔,以免背景過亮,後期再將主體提亮。

最好的方法是對主體補光,如LED燈,閃光燈(不能全開,而且加散光罩),反光板等。

有補光的話,主體正確測光即可。


蜀人好攝


測出背光的曝光量即可,如果還要拍周圍亮光的地方,可以在背光測出的曝光量基礎上結合亮光的地方的曝光量,做一個折中,一般比亮光的曝光量多1至2檔光圈即可,在後期中提亮喑部,應該可以


龍飄飄攝影


光和影凝聚了攝影的魅力

隨著光線投射方向的改變

攝影作品的光影效果也會隨之產生巨大變化

我們只有在理解和熟悉不同光線的照射特點

才能巧妙、精確地運用這些光線位置

使所拍攝出來的照片具有更精妙的光影變化

在拍攝照片時,根據光與拍攝對象之間的位置

光可以劃分為

順光、前側光、側光、側逆光、逆光和頂光

一起來看看不同光位的拍攝技巧吧

順光使景物受光均勻

順光是指從所拍攝景物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順光照射下的景物受光均勻,沒有明顯的陰影或者投影,景物的色彩飽和度好,畫面通透、顏色亮麗,在畫面中能夠表現出鮮豔的顏色。

從順光的角度拍攝山,畫面沒有明顯的投影,看起來很乾淨、通透。

焦距:35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1/500s 感光度:100

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相機的自動擋就能夠在順光下拍攝出不錯的照片,因此大多數攝影初學者喜愛在順光下拍攝。

側光使景物明暗對比鮮明

當光線投射方向與相機拍攝方向呈90°角時,這種光線即為側光。由於側光有強烈的明暗反差,在畫面中可以體現出對比明顯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關係,非常有利於表現粗糙的質感,是拍攝岩石、皮革、棉麻等材質的理想光線。

側光下建築的受光面與背光面形成明暗對比,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

焦距:35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320s 感光度:200

另外,側光照射下的物體陰影濃郁,明暗對比強烈,可以使畫面有一種很強的立體感與造型感,所以說側光是比較豐富、生動的造型光。

前側光使景物明暗分配協調

前側光就是指從拍攝對象的前側方照射過來的光,亮光部分約佔拍攝對象2/3的面積,陰影暗部約為1/3。利用這種光線拍攝出來的畫面,比順光時的陰影更明顯,比正側光的亮光部分更大,即畫面的光線效果介於這兩者之間。

利用前側光拍攝人像,模特的大部分面部處於受光面,因此面部看起來很明亮,而少部分的背光使其五官顯得更加立體,使畫面更具層次感。

焦距:55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2500s 感光度:100

利用前側光拍攝的照片,可以使景物大部分處在明亮的光線下,少部分構成陰影,既豐富了畫面層次,突出了景物的主體形象,又顯得協調,給人以明快的感覺,拍攝出來的畫面反差適中、層次豐富。

利用前側光拍攝人像、建築、花木、山水、沙漠、田園等題材時,可以得到有層次感、立體感和空間透視感的畫面。

側逆光使景物有較強立體感

從拍攝對象的後側面照射過來的,既有側光效果,又有逆光特點的光線,就是側逆光。側逆光的光照情況正好與前側光的光照情況相反,拍攝對象的受光面積小於背光面積,陰影暗部大,光亮部小。側逆光既有側光效果又有逆光效果,具有極強的立體感。

在低角度斜陽的照射下,拱形橋洞形成明亮和陰暗兩種強烈的對比,使畫面的立體感得到增強。

焦距:25mm 光圈:f/13 快門速度:1/30s 感光度:200

在使用側逆光拍攝時,要注意仔細比較、選取光線角度。只要發現側逆光對物體的輪廓勾勒已經能夠描繪出其特徵,就不能再讓光線過多地照射至其側面,以避免失去側逆光的神秘色彩。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認真、仔細地選擇拍攝角度。

逆光使景物呈現簡潔的輪廓

逆光即來自拍攝對象後方的、投射方向與相機鏡頭的光軸方向相對的光線。

在逆光條件下,景物只有極少部分受光,陰影比較多,往往可以形成暗調效果,因而是表現低調畫面的理想光線。

傍晚的水面在太陽的照射下金光閃閃,一群沐浴在夕陽下的鳥兒呈現出剪影效果,它們漂亮的輪廓清晰可見,為畫面增添了幾分生氣和活力

焦距:110mm 光圈:f/5 快門速度:1/1000s 感光度:100

用逆光拍攝建築、雕像等堅實的物體時,往往會呈現出清楚的輪廓線和強烈的剪影效果。如果拍攝花朵、草叢、毛髮等表面柔軟的物體,其表面的纖毛會在逆光下呈現出半透明光暈,不僅能夠勾勒出物體的輪廓,將物體和背景拉開距離,而且還能夠使拍攝對象看上去有種聖潔的美感。但是,無論拍攝哪種題材,如果在逆光拍攝時曝光不正確,就無法得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在拍攝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要充分考慮最終畫面中景物的明暗劃分。

小貼士

發現剪影的技巧:在逆光下眯起眼睛觀察主體,通過讓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少,將被拍攝對象模擬成為剪影的效果,從而更快、更好地發現剪影。

構圖技巧:如果拍攝的是多個主體,不要讓剪影之間產生太多的重疊,因為重疊後的剪影可能會讓人無法分辨,從而失去剪影的表現效果。

創意技巧:利用空間錯視的原理,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剪影在畫面中合併成為一個新的形象,可以為畫面增加新的藝術魅力。

-END-


廣州千衛攝影


加一個比背景更亮的光源!


HandsomeMaster


包圍曝光,HDR合成


夢很奇怪


如果照顧到背景就給人補光。


她大叔521


補光,反光板,閃光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