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語文》(新版)初中一年級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 ,其中記錄的多為孔子的言行,也有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論語》是記載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弟子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那麼《論語十二章》有哪些好名字呢?江南易林在整理《論語十二章》時,發現,有些篇章不太適合取名,從《論語十二章》裡選取了八則經典論語,為寶寶取名作為一個參考。這六則論語有14個可用作男寶寶取名。當然,本文僅供參考,真正取名還需要結合寶寶五行,根據五行再選用喜用字。

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第一則 學而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釋義:孔子說:“學了又市場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得君子嗎?”

有朋

《學而篇·第一章》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有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在同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表達父母希望孩子將來有知心朋友,能交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引申為情商高,善於與人交流,口才好,學識高。也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的謙謙君子。

第二則 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翻譯: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志學

在本章裡,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文中的“志”是立志做,“學”是學習,寓意非常明顯,也很簡單,表達父母對孩子未來人生的美好祝願,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學習,養成學習的習慣。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寓意男寶寶熱愛學習,喜歡鑽研。

知心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在文中是知道,懂得。“心”是心裡面想的。其本義是彼此非常瞭解而關係密切,寓意女寶寶知書達理,善解人意,體貼細微。有親和力,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和藹。

第三則 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知新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學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新”指剛剛學到的知識。“知”是得到,收穫的意思。寓意著男寶寶善於思考,反思,反省,溫故。能夠不斷地反覆做一件事,說明有恆心,有耐心。《刻意聯繫》說:“天才是反覆練習一萬小時。”寓意男寶寶熱愛學習,學而不厭,專心致志。“知新”給人感覺就是聰明、反應敏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男孩子聰明有學問,遇事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第四則 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學思

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學思”這個名字寓意非常好,非常適合對孩子有學習,思考方便的期望的父母取名,學思名字好在哪裡呢?一是學思結合,寓意著男寶寶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將學習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也就是學以致;一是學習是為了運用於實踐,實踐能更深刻體會和鞏固知識。寓意著男寶寶不是一個死讀書,呆板的讀書,而是融會貫通,善於思考,善於發現。

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第五則 雍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樂賢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讚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裡講顏回“不改其樂”,而“樂”字在文中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也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賢”是讚揚品質高尚,再搭配“樂”字,表達了不卑不亢,不驕不躁,不慌不忙的良好狀態。“樂賢”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字面理解為樂於學做一個賢人。而且文章的“樂”是樂於學的意思,寓意著男寶寶品德端莊,有見賢思齊焉的美好品質。

第六則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有行(xíng)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結合原文及原義,對於“有行”作為名字,希望能指導孩子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有一定的行為和成就的。

擇善

孔子之學,以人道為重,斯必學於人以為道。道必通古今而成,斯必兼學於古今人以為道。“擇善”二字寓意深遠,比如“擇善而從”,表達了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還有“擇善固執”,就是指認定目標不放棄,堅持不懈。它是聖人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氣。可見“擇善”寓意之豐富,韻味之深遠。男寶寶取名“擇善”,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正所謂:“百善之家必有餘慶”,“千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等意義深遠的箴言,都無不表達“擇善”二字的好。

師從

孔子曰:“性相近,習相遠。”此後孟子道性善,皆本於此章所舉人道之實然而推闡說之。然則孔子之創師道,亦非曰人道當有師,乃就於人道之本有師。結合原文情感,不難理解“師從”的內涵,是惟學則在己,能善學,則能自得師。只要好學,虛心,態度端正,終有一天也可以為人師,這裡的“師”是老師,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寓意著男寶寶有遠大目標,能夠實現它。

第七則 子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如斯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你的指尖,在你的腳下,不經意間悄然流逝,往事如煙似霧,驀然回首,方驚覺已是N年。“如斯”在文中是像這或像這樣。結合原文理解是,消逝的時間就像河水一樣。寓意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即使曾經滄海變桑田,今日少女變大媽,少年變大爺,也珍惜它吧,讓生命更有意義。

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第八則 子張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切問

“切問”是指懇切的提問,懇切求教,要多問問題,不懂就問,不恥下問。一定要把問題解決掉,引申為鑽研的精神,能夠專心致志,始終如一。寓意著男寶寶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要想博學,就要不斷的切問。就像電視劇中李小龍,打不過別人的時候就去鑽研,去請教,最後久而久之,越來越無人能敵。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長進,渾渾噩噩過一輩子。“切問”這個名字正是表達了這樣的美好主觀意願。希望能對寶寶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近思

“切問近思”是一個成語,也源出於本篇,意思就是懇切的提問,多思慮當前的事情。 表達了父母希望孩子未來既要多問問題,又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空想,而要多想當前的事情,與自己的實際情況密切相關的事情,這就叫“切問而近思。”也是中庸之道,儒家推崇的中庸之美,至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可謂佳名!

博學

“博學”在《論語》中多有出現,常常作為座右銘,還有學校的校訓。可見寓意之美好。“博學“是指學問淵博的意思。結合現代漢語理解,“博”,大通也。亦如《說文解字》中的寬廣、廣博的基本字義。寓意著男寶寶不管什麼身份都要以虛心學習的心態,不斷完善自己。“博學篤志” 的意思是博學而志向堅定,表達了“博學”和“篤志”是密不可分的。就像做學術研究時,思想風格和學術觀點應兼容幷包、百花爭豔;作為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作為大學,在專業、學科等方面都應具有“博”的特質。寓意著男寶寶博覽群書,學富五車,熱愛思考,喜歡學習。就像孔子談到“博學而篤志”,又強調了“博學而強記”,博學並非憑空就有,一定是平時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博學多識。就像學習的關鍵在於自身的體會,所以,一定要從切身處去問,接近處去思。

篤志

“篤志”和“博學”是一句完整的話,不管是取名“博學”還是而“篤志”,都是美好的寓意,要博學就要篤志,要想篤志,也要博學為基礎。而且“篤志”的意思是志向堅定,“定”非常重要,在《大學》中:“知止而後有定”中的定,就是目標的意思,然後才有靜、安、慮、得。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這裡的“篤志”和《大學》裡的“定”意思相近。“篤志”這個名字寓意著男寶寶極廣博地學習,又有一個追求的中心,無論做人還是求學,都要從小立志,做到堅忍不拔,持之以恆,方能最終成功。


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論語起名:論語十二章裡100個婉轉悠揚、古典霸氣的名字


讀完《論語十二則》取名篇,是不是發現有些名字如此之美?

江南易林,985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國內著名易學家。祖父為家鄉知名風水命理師,也是江南易林最重要的易學導師之一。著有《周易零基礎入門教程 》、《周易命理人生探秘》等書。

擁有近二十年的易學實戰經驗,在八字預測、男女合婚、起名改名、剖腹產擇日、梅花易數、算卦解夢等易學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和頗深的造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