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為了給各位學習A-level國際課程的同學們,帶來更多的乾貨備考資料。深圳新東方國際學科的各位老師們在百忙的授課之餘;整理出了一份原創的“A-level各學科備考系列文章”。


以下是“深圳新東方國際學科備考系列”的

第六篇:


A-level經濟-

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本文作者

祝嘉嚀老師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碩士。

曾就職花旗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

現主教AP& A-LEVEL經濟學、IGCSE 經濟。


在教學過程中主張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思維,把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抽象的內容具象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上課風格幽默活躍,善於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趣味講解,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多名學生獲得理想分數。


在剛開始學習經濟學的時候,同學們首先接觸到的就是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成本等概念。不少同學對於這些概念還存有一定的疑惑,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部分內容的考點。


考點1

機會成本的判斷


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獲得當前的選擇而不得不放棄的下一個最優選擇。

(Opportunity cost is the next-best alternative that must be given up when making the decision.)


疑惑點:機會成本一定是錢嗎?

解答:成本不一定只是金錢、也可以是時間等其他類型的成本


如果A同學需要決定如何花掉1000的時候,假設她現在有三種選擇:


1、健身課程一個月

2、買一雙AJ

3、一個月內每天喝一杯30元的奶茶


而她的偏好是:


一雙AJ>一個月內每天喝一杯30元的奶茶>健身課程一個月。


在她選擇剁手AJ的時候,她的機會成本就是一個月內每天喝一杯30元的奶茶。


如果A同學需要決定如何利用三個小時的時間時,假設她現在有三種選擇:


1、和朋友出去耍

2、逛淘寶

3、來新東方上課提高成績


她的偏好是:

逛淘寶>來新東方上課提高成績>和朋友出去耍


那麼她在選擇逛淘寶三個小時的時候,她的機會成本就是來新東方上課提高成績。


我們作為個體在做出消費選擇,或者時間分配的時候會考慮機會成本,那麼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在做出生產決策的時候也需要考慮機會成本。


在經濟學中,我們經常將現實生活中的情型簡化成一個簡單的模型,一個經濟體的生產模型就簡化成了生產可能性曲線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生產可能性曲線(也叫做成產可能性邊界),是一個國家運用上所有的資源和技術所生產出兩種商品的最大可能性組合,也就是下表中ABCDE以及其他可能的點連成的曲線。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考點2

PPC線上,線內和線外點的含義


解答:

PPC線上的點ABCDE是生產有效的(productive efficient)

F點是可以實現生產的,但是是無效的(inefficient),因為沒有用上所有的資源和技術。G點是不可能實現的(unattainable/infeasible),已經超出了這個國家或者經濟體的生產極限。

考點3

PPC的形狀


形狀1:

凹向原點 (concave to the origin –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因為一個經濟體在生產過程中,生產一種商品的所要放棄生產的另一種商品越來越多,也就是機會成本上升。(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舉例來說,本來適用於生產自行車的資源強行轉到生產電腦上,生產自行車的資源不能完全適用於生產電腦,所以導致每多生產一單位的電腦,要放棄生產自行車的數量越來越多,以至於是一種凹向原點的形狀,如下圖: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在圖中可以看到: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moving from A to B is 2 bikes. (14-12 = bike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moving from B to C is 3 bikes. (12-9 = bike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moving from C to D is 4 bikes. (9-5 = bikes)


每多生產2 computers, 要放棄掉的bicycles 越來越多,也就是生產computers的機會成本上升。

形狀2:

直線 (straight line -- constant opportunity cost)


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出現資源間相互轉化的比率是固定的,即機會成本不變。(Constant opportunity cost)


Example 1 生產資源完全可以互相轉化:

Opportunity cost of 1 manufactured product = 1 agricultural product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Example 2 生產資源成比例轉化:


下表中兩種商品的生產一直是:

opportunity cost of 5butter = 3 guns

opportunity cost of 1 butter = 3/5 guns


PPC圖形如下:


國際學科備考系列  A-leve經濟:機會成本和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