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說起重慶武隆天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這裡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區,遊客可謂趨之若鶩。很巧,今年11月我跟隨單位的攝影團隊去西南地區的採風時,正好去了重慶武隆天坑景區。我們去的是武隆天生三橋景區,在我當時看來,這就是武隆天坑的全部了。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景區

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攝影團裡有一位重慶武隆當地的人,據他說,嚴格來講武隆天生三橋並不是天坑,只是屬於武隆天坑景區,天生橋是屬於喀斯特景觀一種。武隆的地縫指的是龍水峽地縫,天坑指的是後坪鄉亞洲最大的沖蝕天坑群,目前還沒有完全開發。但一般外地遊客大都會認為武隆天坑天生橋景區指的就是武隆天坑景區,其實這樣稱呼是不準確的。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後坪天坑和芙蓉江景區都是重慶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重慶武隆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統稱中國南方喀斯特並聯合申遺成功。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天生三橋之一

其實不管怎樣,武隆天生三橋景區的景緻還是非常棒的,甚至可以說令人震撼。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位於重慶市的武隆區城區東北20千米處,"天生三橋"是世界規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橋群。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橋呈縱向排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成,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在不足1.2千米的範圍內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之上,將兩岸山體連在一起。三座天然石拱橋之間有青龍天坑、神鷹天坑兩個天坑,形成了"三礄夾兩坑"的世界奇特景觀。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天生三橋之一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武隆天生三橋景區“天龍天坑”

天生三橋是指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龍橋是天坑一橋, 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青龍橋是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黑龍橋是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天生三橋之一青龍橋

不過很多朋友最熟悉的還是位於天龍橋的坑底的天福官驛,因為它"出鏡率"最高,天福官驛院內有一座座青瓦灰牆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落前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天福官驛"四個字。該驛站始建於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處"鑽天鋪"和"白果鋪"間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後毀於兵燹。現在大家看到的其實是後來花巨資仿建的。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俯瞰武隆天生三橋景區天福官驛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武隆天生三橋景區天福官驛

不過雖然是仿建,但是其是嚴格按照漢唐時期驛站風格來建設的,一切細節都儘量保持歷史的本來樣子,甚至連一片青磚和灰瓦也是非常考究的,力求保持唐代的風格,比較逼真,所以給人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當然它的出名還是因為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因為這裡就是拍攝地。另外如果要下到"坑底",最好還是乘坐那個巨大的電梯,因為走路下去比較費時間,路也不好走。而且這部電梯鑲嵌在絕壁山,也是一道景觀呢。

重慶武隆天坑,很多人對其有些“誤解”,也許你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武隆天生三橋景區巨型電梯

總體來說,武隆天坑天生橋景區還是非常值得一去,也無愧於國家AAAAA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的名頭。如果你有機會來重慶旅遊,不來武隆天坑天生橋景區也是非常遺憾的。它真的不僅僅是網紅打卡景點,有很多自然奇觀令人讚歎叫絕,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用鬼斧神工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這裡是建誼的地理世界,關注旅遊和城市地理人文,歡迎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