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天福山鄉地名這麼來的

天福山鄉

天福山鄉 清末,屬溫泉都六、八、十里。1930年,屬第一區倉上鄉。1941年12月, 屬文登(東)縣天福山區。1956年合縣後屬文登縣天福山區。1958年8月成立天福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公社設天福山鄉。

轄區村落

132.倉上3村:明中期,邵姓自今環翠區海埠來義倉舊址立村,稱倉上。清初,張姓、李姓來居,遂以地勢稱中倉、下倉和上倉。建國後稱中倉、東倉和西倉。

133.西字城:元朝以前立村,首姓失考。村周群山環列,自然為城,且位居東字城之西,故名西自城,演作今名。

134.八里廟:清雍正時,高姓自今榮成報信來居,南有八臘廟,以廟名村。1940年後寫作今名。

135.杏樹夼:明末,胡姓自洛陽胡莊來溝夼立村,周多野生杏樹。

136.岳家口:元朝,嶽姓建村,西北臨山口隘道。

文登天福山鄉地名這麼來的

137.方格窯:元初,方姓立村,稱方家莊。明末,村有磚瓦窯,遂更名方家窯,演作今名。

138.龐家河:明中期,林姓自棲霞大東溝遷龐家河西岸立村。

139.埠嵐:明中期,崔姓立村,村西河灣蒲草繁茂,稱蒲灣。明末,以南臨土阜,林木盛,更今名。

140.長夼溝:明末,鄧姓由今榮成島鄧家來狹長溝夼居住,稱長夼溝,別稱長灣溝。

141.溝於家:明中期,于姓自大水泊來溝渠之北立村。

142.青口嵐:明中期,戴姓來柞林中立村,稱青柞嵐。清初,以地處山口,更今名。

143.於家庵:清中期,崔姓由申格莊來為于姓看管山林草場。

144.駕山寨:明末,王姓近駕山土寨舊址立村。

145.駕山窯:明中期,黃姓由即墨九里夼遷來,瀕河立村,稱河東。清初,建窯燒陶,地近駕山,遂更今名。

146.小店:明中期,畢姓由北馬來居,開設小店。

147.大店:明末,馬姓為後百鳳口富戶守莊,村東首有店,西有小店村,遂稱大店。

148.劉馬莊:明末,劉姓自十里頭來居。相傳文登營騎兵常遛馬於此,稱遛馬莊。後以姓氏更今名。

149.馬家嶺:明初,馬姓來土嶺上立村。

150.溝王家:明末,王姓由前百鳳口來溝北立村。

151.溝褚家:明洪武九年,褚姓由褚家崖來山溝邊立村。

152.西北岔:明末,張姓自郭格莊來居,處山嶺分岔處,居東南者稱之為西北岔。

153.嵐宅:元朝,王姓來青龍河畔沼澤居住,林木茂密,稱嵐澤,演作嵐宅。

154.後長灣:明末,鄧姓由今榮成南字城來長形水灣之北立村。

155.寶泉莊:清康熙時,鄧姓自今榮成島鄧家來居,南有不涸之清泉,故稱寶泉。

156.榛子崖:清初,鄧姓自泊鄧家來居。南山崖多生榛子樹。

157.泊鄧家:明末,鄧姓自島鄧家來山間平泊立村,稱泊子鄧家,俗稱泊子。1981年改今名。

158.柯家莊:明末,柯姓建村。

159.鄧南莊:清雍正時,邵姓自海埠來居,稱邵家莊。後鄧姓日眾,稱鄧南莊,簡稱南莊。

160.前後百鳳口:至元時,王姓由文城來鳳凰山口南側立村,稱前百鳳口,明中期,宋姓自今榮成馬道來百鳳口之北立村,稱後百鳳口

161.嶺東:明嘉靖時,林姓自文城來山嶺東側立村。

文登天福山鄉地名這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