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狀元才,英雄膽,城牆厚的一張臉


劉姥姥:狀元才,英雄膽,城牆厚的一張臉

讀過《紅樓夢》,我喜愛劉姥姥勝過林黛玉。雖然劉姥姥其貌不揚、厚著臉皮“打秋風”,但是她能說會道、隨機應變,有膽有謀,具備英雄膽、狀元才。劉姥姥給賈府眾人和讀者帶來了許多歡樂,她的故事又勵志,又溫暖。

一、劉姥姥的狀元才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初識鳳姐;二進榮國府暢遊大觀園,可以比擬成是兩場民間殿試,而劉姥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交出的答卷配得上狀元。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初識鳳姐,鳳姐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完事以後,周瑞家的在外頭埋怨劉姥姥不會說話:“我的娘啊!你見了他怎麼倒不會說了?開口就是‘你侄兒’。我說句不怕你惱的話,便是親侄兒,也要說和軟些。蓉大爺才是他正經的侄兒呢,他怎麼又跑出來一個侄兒來了?”

劉姥姥笑道:“我的嫂子,我見了他,心眼兒裡愛還愛不過來,那裡還說的上話來呢。”這裡劉姥姥回答的很精妙。經周瑞家的一說,劉姥姥肯定也意識到自己說板兒是鳳姐侄兒的話不妥。但是他不說自己是緊抓所致、是害怕所致,或者是羞臊所致,反而說是因為心眼裡太愛了,才犯了這樣的“錯誤”。這裡是劉姥姥智慧的閃光點。

劉姥姥:狀元才,英雄膽,城牆厚的一張臉


劉姥姥的隨機應變還體現在她編故事的能力上。劉姥姥是編故事的天才,張嘴就來,而且觀眾都愛聽。劉姥姥說有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本來要絕後了。觀音菩薩念他吃齋唸佛,賜給她一個孫子。那孫子十三四歲,生的粉團兒似的,聰明伶俐。你說劉姥姥多會編,她看得出賈母疼愛寶玉,就編出個聰明伶俐的孫子。她知道老人都願聽長壽的故事,就編來討賈母歡喜。妙的是這個老太太又吃齋唸佛,正和王夫人心意。劉姥姥這個即興創作,當成民間藝術家。

二、劉姥姥的英雄膽

劉姥姥不但機敏有口才,而且還有膽識。佩服劉姥姥那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劉姥姥和賈母在身份地位上天壤之別,且兩家多年不曾走動。劉姥姥豈能不知侯門深似海,可她帶著板兒說去就去了,而且是去要錢。此去單是為自己個也就罷了。劉姥姥若要到了錢,她們一家老小就不用再為眼下的冬事發愁了。可以說是解一家燃眉之急。

什麼是英雄膽呢?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巧姐落難,劉姥姥無私忘我,變賣家產,不吃艱辛,終於救出巧姐。當年鳳姐一吊車馬錢,劉姥姥傾囊相報。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愛它。劉姥姥身上散發著這種英雄氣。

劉姥姥:狀元才,英雄膽,城牆厚的一張臉


三、城牆厚的一張臉

《紅樓夢》中臉皮最厚的是劉姥姥嗎?當然不是!劉姥姥得厚臉皮是表象的,是善良的。劉姥姥很有自知之明,人情練達。我們承認,劉姥姥第一次去賈府,就是為了打秋風。但是這個過程我們也看到了劉姥姥未語臉先紅,看到了她的忍恥。

在大觀園裡,賈府眾人的捉弄和嬉笑,劉姥姥心裡明鏡似的。可是她選擇積極配合和努力自嘲。你一定還記得劉姥姥那句名言“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是劉姥姥厚臉皮的表演,也是她的幽默和智慧的體現。這樣劉姥姥,平兒、鴛鴦喜歡,我也喜歡。

劉姥姥:狀元才,英雄膽,城牆厚的一張臉


比起“天下掉下的林妹妹”,劉姥姥是個鄉土味十足的凡人。但是看盡了大觀園裡的繁花似錦、詩情畫意、香消玉勳和落紅殘荷之後,這鄉土味似乎更讓人著迷,也更讓人踏實。而劉姥姥這個深諳世事,卻溫暖若愚的鄉村老嫗也更讓人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