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蘇州古街中,七里山塘名揚天下,也是我在蘇州去的第一個景點。憑心而論,山塘過於商業化了點,早沒了江南水鄉的嫻靜。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倒是平江路讓我心生歡喜,這條800多年的古道,仍有著姑蘇城的吳儂雅韻,沿河而居的老宅,依舊向遊客述說著曾經的故事。

平江是蘇州古稱,宋朝時被喚為"平江府",有此因緣,平江路冥冥中有著老蘇州城之根的味道。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在蘇州各大景點被商業元素侵蝕時,平江路盡最大程度保持著原本模樣,藍如翡翠的河道,精緻小巧的石橋,兩岸粉牆黛瓦的房屋,彼此借景,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姑蘇民居圖畫。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平江路為一條南北走向,長1600餘米,寬3.2米的直路,北起拙政園,南至干將東路,東西延伸出十幾條巷弄,猶如一條扯開的項鍊,串起了眾多閃耀古蹟。《吳門表隱》裡記載此處古泉眾多,“古名十泉裡,有古井十口”,如今這些古井多藏在民宅裡,尋不到蹤影。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漫步石板街上,會邂逅千姿百態的店鋪,鮮花店、古書店、老茶館,店家絕不吵鬧,安靜本分。偶有幾家精緻民宿,依偎在河道旁,花草精緻,簡約古風類型看得我不忍離去。

除去遊客,不少年輕當地人也常來光顧,或坐在石凳上靜靜閒語,或依偎著沿河漫步,平江路也因此被稱為“愛情路”。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要說愛情,這裡還真發生過一段頗具傳奇的愛情故事,名揚天下的賽金花便在此出名。

賽金花本名趙彩雲,少時在蘇州唱戲為生。一次偶然遇到了同治七年的狀元洪鈞,洪鈞對她一見傾心,娶回家做了第三房姨太太。此時洪鈞年48歲,賽金花年僅15歲,演繹出一段“梨花海棠”的愛情傳奇。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之後賽金花跟隨洪鈞出使各國,學會了外語,回國後仍住在平江路內,懸橋巷27號和29號是她曾經的住所。清風吹動柳葉,眺望斑駁的牆壁,似乎那牆角處隨時都會走出一位風韻優雅的少女來。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平江路天生是婉約動人的,木窗雕花的遊船從石橋下緩緩駛來,穿過一座座石橋,留下一陣漣漪。岸邊盛開的野花,點綴出春日的生機盎然,為這片古老街區增添了一抹色彩。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兩旁商鋪售賣著當地美食,桂花糕、酒釀丸子、鮮肉月餅、海棠糕等,蘇州人愛吃甜,各種糕點琳琅滿目,造型精巧,別說吃了,光看就已經流口水了。

作為崑曲發源地,漫步平江路上總會遇見驚喜,左拐右拐間我來到了一座“中國崑曲博物館”,古色古香的外表厚重大氣。我不是個喜愛戲曲的人,得知崑曲是從郭德綱口中,知道它是一個曲高和寡的曲種。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崑曲糅合了唱唸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只是唱詞中典故較多,沒點文化修養是很難聽懂的。

博物館免費開放,走廊上掛滿了崑曲的發源和繁榮,中間有處古典戲臺,戲臺下襬放了眾多椅子,聽說還會有演出班子不定時前來,看來蘇州為弘揚傳統文化做的是真好。

蘇州這條800年古道,比山塘街更值得一去,賽金花在此出名

地址:蘇州市城區東部,沒門票,24小時開放。

交通:可乘坐地鐵1號線到相門站下,向西步行300米即到。

作者:林小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