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安家》因为一栋售价1.5亿的天价老洋房登上热搜,网友们先是扒出了据说是“老洋房”故事的原帖,而后又发现这个所谓的现实版老洋房事件也是杜撰。


一来一去,这段“曲折离奇”的故事让网友们吃饱了瓜,看足了戏,同时也让老洋房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看一座城的老建筑,就可以看到这座城的记忆,就像提起北京会想到四合院,而说到上海则一定少不了老洋房。


在上海的记忆中,老洋房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那个动荡不安却又无比繁华的时代。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彼时上海还是各国的租界,大批外国商人和传教士涌入进来,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仿古典主义、欧洲乡村式别墅、西班牙式、美国殖民式等各种风格的花园洋房。


为了更好的居住体验,这些洋人还聘请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为洋房安上电梯,装上玻璃推拉门,设计露天泳池、日光室、保险库、花鸟房、舞厅、弹子房、酒吧间……让洋房的每一处细节都美到极致。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上海工商业的不断繁荣,中国的富有阶层也开始争相效仿,使得上海花园洋房的建设进入高峰期。


就这样百年的时间,上海建造了近5000幢各种样式的花园住宅,面积总共达到了160万平方米,数量之巨、风格之复杂多变,令人叹为观止。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如今这5000幢花园洋房大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但其中90%以上归国家所有只租不售,属于私有产权的老洋房总共只有200-250幢,其中产权清晰、可出售的老洋房不超过100幢,修缮完好的又不足50幢,可以马上交易的不足10幢。


另外1989年起,上海还陆续将部分老洋房列为了优秀历史建筑,对其进行保护,于是数量稀少的老洋房在今天被炒出了以亿为单位的天价。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而除了“物以稀为贵”之外,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也是老洋房能被卖出天价的重要原因。


在百年间它们见证了上海最动荡的那些岁月,包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居住、生活文化,可以说每一幢老洋房都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片段,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留在旧时的记忆里,低调而华美。


那么接下来就一起去感受那些历经时光沉淀的经典老洋房的故事吧~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马勒别墅

陕西南路30号


前世

1919年来上海的英藉犹太人爱立克·马勒,靠着赌马,从一文不名的马仔混迹成与哈同、沙逊齐名的富豪。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一天马勒的小女儿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了一幢童话模样的大房子。于是1926年,马勒依据女儿Deirdre梦境中的样子,委托当时著名的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了一座私人花园。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这座主建筑为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的童话城堡,历时9年,于1936年竣工。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1941年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别墅就成了日军的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一直是机关办公场所。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今生

如今马勒住宅“摇身”一变正式更名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2002年5月马勒别墅作为小型精品酒店正式对外经营,从而撩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成为目前国内城市中唯一一家由一类近代保护建筑修建的现代宾馆,申城首家精品酒店。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海上小白宫

汾阳路79号


前世

海上小白宫坐落于汾阳路79号,建于1905年,这里原是法租界工董局董事(法租界内最高权力者)官邸,因其白色宫殿的造型颇像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小白宫”。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外形带有18世纪欧洲城堡样式的小白宫是幢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式住宅,整栋建筑非常强调外形的水平线条,墙身雪白,宽阔的半圆形露台两侧为合抱式楼梯,门窗及天花板都有石雕装饰,整体设计严谨华美,代表了法国人的艺术与浪漫。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日军侵占上海时“小白宫”沦为日驻沪领事馆,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此办公,这也是该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期,陈毅市长曾住在这里。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今生

在陈毅同志的关心和努力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至此“小白宫”正式成为上海工艺美术馆。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上海工艺美术馆分别为雕刻馆、织绣馆和民间工艺馆,陈列着近300件作品,从中可以映现上海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它的展品和藏品补充了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以外的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成为了上海十分有特色的行业博物馆。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周宗良住宅

宝庆路3号


前世

在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到过宝庆路3号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宝庆路3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幢有着80年历史的老洋房,位于上海黄金地段中的黄金位置——淮海中路与宝庆路交叉口。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整个宅邸土地使用面积4774平方米,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这座宅子被誉为“上海第一私人花园”。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刚建成时宝庆路3号是德国商人的私宅,1930年时被颜料大王周宗良买入,后周宗良举家前往香港,其女婿作家徐兴业、外孙水彩画家徐元章便一直居住在这栋老房子里。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而在半个世纪之后,因为家族利益纠纷,徐元章的母亲被认定为“下落不明”,因此他不再具备宝庆路3号的继承权,在宝庆路3号生活了50多年的徐元章,就这样成了这座没落豪宅的局外人。


今生

2006年经过市场拍卖以后,宝庆路3号由上海地产集团购得,之后这座花园洋房摇身一变,成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2017年10月1号,坐落在这里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正式试运营并免费对外开放,它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有300多件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品。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荣宅

陕西北路186号


前世

位于上海市陕西北路上的百年老宅荣宅,是清末民初中国企业家、“面粉大王”荣宗敬于1918年购入的家宅,堪称上海最为高雅的花园洋房之一。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作为荣氏早期的上海寓所,荣宅人称荣氏老宅,建筑面积达到2182平方米,花园面积达到2475平方米,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


2004年,荣宅被列入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遗产。2005年,荣宅获得“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称号。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大部分时间是民主党派机关的办公地。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今生

如今,陕西北路“荣宅”脱胎换骨,完成了华丽转身。时尚品牌 Prada联手修缮专家建筑师 Roberto Baciocchi,耗时6年对荣宅进行修缮。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修复后的荣宅在2017年底向市民开放参观,并做了大量的宣传,荣宅一跃成为社会各界争相一探的打卡地。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丁香花园

华山路853号


前世

丁香花园建于十九世纪末,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亚·罗杰斯设计,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罗杰斯是现代化建筑开创者之一,他善于将卫生、消防、暖气等新设备与建筑艺术结合,建造了这个别致的美式大花园,园内种植了许多丁香,这也是丁香花园名字的来历。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丁香花园本是美式风格,但园内的水景、假山都是中式园林建筑,这样中西合璧的别墅,显得别具一格。而除了建筑本身外,丁香花园的盛名,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据说这丁香花园是李鸿章买下来,送给他小儿子李经迈的,由于是李家原本的丫鬟所生,所以李经迈并不受待见。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还有传闻说这座建筑是李鸿章为他的七姨太所建的藏娇之所,这位七姨太名丁香,所以这里就被唤做丁香花园。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虽然早已经有人考证出,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他本人也没住过此处,但上海人仍旧代代流传这个久远的浪漫传说。


今生

丁香花园后虽数易其主, 但一直是作为私人府邸。2001年,毕业于复旦经济系的陈早春和房管部门签订了8年租赁合同,租下丁香花园西面的一幢别墅和一千多平方米的草坪。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随后投资了一千多万元在花园里修建了四座新别墅,连同原先的老房子一起租给了外国人,这里也就相应更名为“丁香别墅”。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之后,丁香花园的2号楼更是成为了上海著名的申粤轩酒楼。


前世今生,拥有自己故事的老洋房还很多很多。位于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位于思南路周总理的周公馆,位于东平路9号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爱庐”,位于常德路195号张爱玲的爱丁堡公寓,位于武康路的巴金故居等等……这些老洋房无不承载着当年上海滩的传奇事迹。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百年的时间,尽管主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老洋房还是一如既往默默的伫立着,向我们展现旧上海的纸醉金迷,讲述或旧或新的传说。


而今它们化身展馆、酒店、私人住宅,迎人来人往,在热闹或安静中等待着下一个过客。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老洋房都是遥不可及的,但买不起参观参观还是可以的。所以等疫情过去,小伙伴们可以选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花上一到两天的时间,近距离的去感受那些老洋房的沧桑和岁月留下的故事。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流淌着上海百年的记忆,《安家》里的老洋房1.5亿其实还是太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