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1900年,旅順太陽溝開發之初,俄國在4年多的時間裡,所建的都是歐式風格建築。1905年始,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的大都是日式風格建築。在俄國強租旅大時期和日殖民統治時期,太陽溝不設中國人的居住區,所有的建築都是俄日風格。60年代之前,為了保護太陽溝老建築,新建房子超過3層需要上報審批。後來建的大量的用於住宅的板樓,嚴重影響了太陽溝的建築景觀。其中有兩座大型建築與太陽溝整體建築風格極不和諧,是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兩大怪胎。

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碧海大廈(本文作者拍照)

第一座就是集體所有制的碧海大廈,坐落在旅順八一街26號。1987年6月1日註冊,曾是一家2星級的酒店,是旅順的標誌性建築。有過輝煌的時候,當年的餐飲業曾經紅火一時,很多人能為去碧海大廈吃一頓飯而感到自豪。當時的日本料理店“割烹清水”在這裡設分店。最終被市場經濟大潮拍在太陽溝的山坡上。已經廢業多年,人去樓空,破爛不堪。現在可以隨便進去走一圈,不需要任何消費。最好是結伴而行,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隻身進去會有些恐怖感。

八一街是當年俄國規劃的特權地,日本時期的高幹區。只要夠級別就可以在那裡建別墅。現在道路兩側的別墅沒有重樣的,雖然有些荒涼,但仍不失建築之美。我曾帶遼寧電視臺記者在車上慢行拍八一街別墅,攝影記者邊拍邊感嘆,太漂亮了。碧海大廈的建立,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倒閉後的爛尾樓,有些慘不忍睹。扒不掉,修不成,成為無法醫治的痼疾。

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旅順蛇博物館遠眺(源自網絡)

第二座就是旅順蛇博物館,旅順蛇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旅順太陽溝景區的博物苑內。佔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總投資2300萬元。館內主景大範圍栽種耐蔭、觀賞價值高的花草樹木,並採用人工塑山塑樹技術,塑造出了高山丘陵、懸崖峭壁、瀑布疊水、山澗溪流、海洋一角、人工湖、巖洞等奇妙的自然景觀。2017年3月1日,旅順蛇博物館就已經關停,不對外開放。我們把蛇館放在太陽溝大環境中來看,它與太陽溝的建築風格格格不入,感覺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蓋了一座玻璃樓,與整體環境很不協調。

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旅順蛇博物館(源自網絡)

再從小環境來看,旅順博物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俄清銀行舊址,每一座都是歐式風格建築。突然出現一座鋼結構帶藍帽子玻璃樓,怎麼看都不和諧。當初的決策者扒掉1929年建的精品動物園,佔用其中相當一部分建了那麼一個不倫不類大傢伙就是一個嚴重失誤,是好大喜功的產物。徹底肅清BXL的流毒整個建築都停用了。現在是扒了可惜,又改造不起,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2018年秋天我去看看,上蓋的角落已出現樹堅強,鋼管上已有鏽跡泛黃。

這座建築本身與周邊建築極不和諧是一個方面,另外在自身的文化符號方面有些過於誇張,通常正門上有一塊題寫館名的大牌子就可以了。有必要在正門前和西邊路口各放一塊刻上館名的巨石嗎?這種做法實屬罕見,我想不會是題寫館名者的本意。

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蛇館門前的巨石(源自網絡)

門上的大牌子,成為一塊政治風向標。先前一直是帶落款的,後來題寫館名者出事之初,就把落款用白色油漆抹去了。題寫館名者被判處無期徒刑了,牌子上的字換成電腦字體了。最後連電腦字體的牌子也摘下了,兩塊帶館名的巨石也不知運到何處去了?就這一點來看,朱鎔基總理的“5不”政策很值得領導幹部借鑑。其中“不剪綵,不題詞”,值得每一個領導幹部效仿。熱衷於到處剪綵、題詞者一旦出事了,不給後人添麻煩嗎?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嗎?

在歐式建築群中,建一些毫無特色的中式樓房和其它建築,是對建築藝術的一種褻瀆。如果一定要建,最好建歐式,保持建築整體風格美。在這一點上,法國巴黎的城市建設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老建築整體保護,新建築保持與老建築構成和諧統一的風格。在這一點上,旅順博物館分館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範,雖然做工不及老館,但與老館的建築風格基本保持一致。

旅順太陽溝老建築群中的兩大怪胎

旅順博物館分館(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