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飲料瓶1.2元/公斤

黃紙板0.8元/公斤

金屬0.2元/公斤……

扔垃圾可以換錢?是的!

連日來,家住徐州市雲龍區開甲·尚仕名邸、和平壹號、和平尚東等小區的居民都自覺地將積攢的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進行分類、打包,送到小區“智換”自助投放點換取“環保金”。


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據瞭解,“智換”自助投放點由徐州市雲龍區垃圾分類發展中心自主創新,採用無人值守、無人化垃圾分類收集點模式,讓居民自助完成垃圾分類到投遞的全部過程,不僅滿足了疫情期間“人與人減少接觸”的需求,還提升了居民的環保意識並從中獲得實惠。


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3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雲龍區開甲•尚仕名邸小區的“智換”自助投放點,看到投放點內堆放著一個個綠色的“智換”分類袋,裡面裝著廢紙箱、塑料瓶、舊書報等可回收垃圾。徐州市雲龍區垃圾分類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垃圾袋進行消毒、裝車。


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在“智換”自助投放點的牆上張貼著垃圾分類要求,居民們可以掃碼進入“智換”系統,掃描分類袋上的二維碼把袋子領回家,裝滿垃圾後再放回投放點,而垃圾則會統一運至分揀中心進行分類、稱重,變成“環保金”匯入居民的手機賬戶。


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我分類投放垃圾20次,已經累計了50多元的環保金!”居民王女士驕傲地向記者展示她的垃圾分類成果。記者在她的“智換”小程序裡看到:20次回收的垃圾總量相當於減少砍伐樹木0.07棵、節省石油0.11噸,減少碳排放0.08噸,節約土地0.10平方米。

疫情期間,居民的各類必需品大量依賴快遞、外賣,家庭垃圾產量升高。而傳統的垃圾收集、分類則依靠大規模人力工作,不僅人與人會經常接觸,而且疫情期間人力減少,垃圾分類更難保證。

徐州市雲龍區垃圾分類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滕海峰告訴記者,“無人化”垃圾分類收集點模式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居民在家分類整理投遞,收運隊去收集點位清運,分揀中心統一分揀,不僅減少了人力,而且整個流程互相零接觸,真正達到了“雖然有疫情,分類不用停”的效果。

不僅如此,雲龍區垃圾分類發展中心還採取對自助投放點、分類袋定期消殺,對回收的垃圾採取間隔48小時再分揀等措施,切實做好疫情防控。


下樓扔個垃圾還能賺錢?沒錯

目前,“智換”自助投放點已在雲龍區40多個小區投放,計劃在全市各中小學實現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