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防疫不忘扶貧,確保全面小康

睢宁:防疫不忘扶贫,确保全面小康

一大早,睢寧縣李集鎮張劉村的孫萍戴著口罩,經過進門登記、體溫檢測後,走進江蘇法萊特服飾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受疫情影響,年後不能外出打工,正愁呢,鎮政府就推薦我來這裡上班,分管財務和庫房。” 孫萍說,工資不比外地差多少,還能就近照顧家中多病的父親。 當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睢寧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大部分低收入農戶家庭生活暫未受到大的影響,但部分農戶面臨無法外出務工問題,還有個別農戶因農產品不能及時銷售,家庭經營性收入有階段性減少。”睢寧縣扶貧辦主任李慧告訴記者。為做好扶貧工作,睢寧縣多措並舉幫助解決返崗就業難、農副產品銷售受阻等實際問題。 李集鎮以村為單位,建立人才檔案,主動為用工單位當“紅娘”,根據企業需求逐一登記匹配,為企業提前做好人員儲備。法萊特公司是李集鎮新招引企業,5條生產線需用工300多人。該鎮從“人才庫”中優選出30多人,不僅使企業提前5天開業投產,還解決了低收入戶就業問題。 睢寧縣優先安排幫貧帶貧能力較強的企業和扶貧微工廠儘快復產復工,讓貧困勞動力及早上崗。截至目前,全縣工業企業復工370多家,返崗1.8萬餘人。此外,強化資金投入,縣民政局啟動臨時救助快速通道,實行“先救助後審批”。目前縣財政已下撥37萬元,專項用於救助因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群體。 “送崗到人,助推低收入農戶‘家門口就業’。”李慧介紹,縣扶貧辦和人社局積極與用工企業對接,摸排低收入農戶就業需求和企業用工需求。疫情結束後,將立即組織針對建檔立卡戶的專場招聘會,幫助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力穩定就業,就近務工增收。 受疫情影響,不少農副產品銷路受阻,出現積壓。“今年就指望著這一塘子白蓮藕呢。”慶安鎮西樓村藕農馬新城告訴記者,前陣子還愁這些蓮藕挖不出來、賣不出去,好在鎮裡給聯繫了採購商,他的藕都進了超市。 為推進消費扶貧,化解農產品銷售難題,睢寧縣依託“11841”體系,開通“睢寧菜系”農產品線上平臺,幫助農戶銷售雞蛋、果蔬等農產品。下一步,縣、鎮農業公司將優選扶貧產業園農產品,建立消費扶貧產品名錄,鼓勵和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通過工會福利採購、政府採購等形式,優先採購本地農產品,促進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增收。 正值春耕時節,睢寧縣各鄉鎮一手抓防疫,一手搶農時,確保脫貧攻堅不斷檔。桃園鎮自主培育桑苗,今年新栽植的150萬株新苗,將滿足全鎮桑農需求。目前全鎮桑園面積已恢復至3萬畝左右。“因為疫情,不能外出務工,就過來幫忙植苗,一天能掙60塊錢。”村民李大姐高興地說。 在桃園鎮任廟村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一臺拖拉機轟隆隆工作著,40餘畝土地已經翻土完畢,村民們帶著口罩在田間地頭挖坑、植苗、培土,一片繁忙的景象。“天道酬勤,希望今年都能有好收成,讓家家戶戶都過上好日子!” 任廟村黨支部副書記任貫中充滿期待。 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表示:“睢寧縣要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經濟運行‘一崗三責’,一著不讓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努力用實績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本報記者 何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