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謀造反的日本,為何明朝祖訓還不允許對其用兵

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受邀去宰相胡惟庸家觀看祥瑞奇蹟,但是在半路中一個叫雲奇的太監突然衝到皇帝的車馬前攔駕,可是緊張的連話都無法說出。

衛士們立即將他拿下,亂棍齊上,差點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宮城,發現胡惟庸家牆道里都藏著士兵,刀槍林立。就此揭開了胡惟庸密謀謀反案的序幕。


同謀造反的日本,為何明朝祖訓還不允許對其用兵


當日,胡惟庸被處死,此案禍及長達十年之久,數萬人被處死。在案發的第六年,林賢案爆發揭露了當時胡惟庸與日本相勾結,想借助日本的力量造反。


同謀造反的日本,為何明朝祖訓還不允許對其用兵


當時胡惟庸用重金收買了寧波衛指揮使林賢,向朝廷假奏其有罪,把他貶謫到日本流放,實際上是讓其與日本皇室溝通造反事宜。不久胡惟庸又上書朝廷請求恢復林賢的職位,並派使者到日本將林賢招回來。於是林賢按照與日本皇室的計劃,一起回來的還有日本僧人如瑤率領的軍人四百多。可是當他們到達了中原時,這時胡惟庸已經被伏法了。所以這件事也就只有隨著林賢被舉報而浮出水面。朱元璋知曉後,直接誅滅了林賢九族,並對日本此等做法十分生氣,決意斷絕與日本的往來,專心一意致力於海防建設。希望在有生之年去跨海滅掉此獠。

先是,胡惟庸謀逆,欲藉日本為助。

......

越數年,其事始露,乃族賢,而怒日本特甚,決意絕之,專以防海為務。《明史》

然而此事卻在隨後出現了改觀,不久日本國王派自己的王子滕壽來國學做人質,朱元璋還特別善待他,並且授予其觀察使的職位。隨後還著明《祖訓》,日本是明朝不用兵征討的國家之一。

列不徵之國十五,日本與焉。

熟悉明朝風格的都知道,明朝是一個骨氣最硬的國家。

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日本真的勾結朝中大臣欲徒謀反,其子孫後代會不起兵伐之嗎?


同謀造反的日本,為何明朝祖訓還不允許對其用兵


要解釋這一矛盾的現象,就不得不推翻之前所說的胡惟庸案,根據明史學家吳晗的《胡惟庸黨案考》來說,胡惟庸案其實是朱元璋為了第一步加強君主專制而故意編制的謀反理由,只是為了去掉宰相這一職權,來維護皇權。如果這一結論成立,那麼與日本同謀也就屬於瞎編之談,對待日本的態度也就正常了,畢竟為老朱背了個大黑鍋,定下祖訓永不侵犯也算是給背鍋俠一個甜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