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個常用智慧型熟語

熟語,指常用的固定短語。熟語用詞固定、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是語言中獨立運用的詞彙單位,它包括成語、諺語、歇後語和慣用語等。


168個常用智慧型熟語


1【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3【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4【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5【彼一時,此一時】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6【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鬆懈善於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7【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8【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9【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範圍和界限。

10【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12【不以規矩,不能方圓】規:圓規;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14【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15【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16【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17【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18【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能把事情辦好,反而把事情弄壞。多用來指斥辦事拙劣或故意不讓事情辦成的人。

19【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20【成則為王,敗則為寇】舊指在爭奪政權鬥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21【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22【吃一塹,長一智】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長一分見識。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24【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25【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後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26【此而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麼不能容忍呢!。

27【東隅(yú)已逝,桑榆非晚】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28【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29【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塗;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塗,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30【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3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32【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麼手段,就用什麼手段進行回擊。

3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34【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35【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3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38【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3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40【耳聞是虛,眼觀為實】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41【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兩隻兇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隻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鬥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4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43【二桃殺三士】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4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4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46【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

47【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48【風馬牛不相及】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9【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5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51【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對於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52【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53【過五關,斬六將】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5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55【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56【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57【黃鐘譭棄,瓦釜雷鳴】黃鐘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58【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59【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示自己是個硬漢,對別人毫無隱瞞。

60【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在形容彼此不瞭解,不互通音訊。

61【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辦法返回來對付那個人自己。

6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63【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64【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65【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66【狡兔死,良狗烹】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67【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68【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6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68個常用智慧型熟語


70【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71【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72【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73【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74【君子一言,快馬一鞭】比喻一言為定,決不反悔。

75【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教語。意指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76【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來的不懷善意,有善意的不會來。

77【老而不死是為賊】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78【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7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腐:臭;樞:門軸;蠹:蛀。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8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81【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82【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83【敏於事,慎於言】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84【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裡的攻擊難以防備。

85【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86【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87【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88【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8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90【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9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9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9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94【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指空前絕後。亦用作諷刺。

95【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

96【擒賊先擒王】指作戰要先抓主要敵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關鍵。

97【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98【求大同,存小異】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對某些小的、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

99【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100【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10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102【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103【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10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105【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106【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07【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10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109【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110【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111【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後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112【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1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114【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裡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115【失之東隅(yú),收之桑榆】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116【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毫、釐: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117【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118【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168個常用智慧型熟語


119【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120【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21【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122【是可忍,孰不可忍】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麼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123【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124【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125【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時,一樣事物往往存在兩面性。

126【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27【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1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129【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130【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指本來沒有事,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1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132【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測: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災禍的發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133【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134【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135【王顧左右而言他】指離開話題,迴避難以答覆的問題。

136【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137【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鋪邊,怎麼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佔。

138【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139【勿謂言之不預也】以後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140【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揮,皆成妙文。

141【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142【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侷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14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144【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145【兄弟鬩(xì)於牆,外禦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146【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14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48【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149【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150【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個人上臺,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


151【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68個常用智慧型熟語

152【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係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153【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154【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155【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156【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157【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懷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懷疑他。指用人應充分信任。

158【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則:就;加:加以。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159【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160【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161【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藉口。要想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

162【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163【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部。

164【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165【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指統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卻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166【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指對待同一問題,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16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

168【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