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角色演繹同樣的精彩——湖北恩施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基層社區幹群抗疫走筆

中國發展網 湖北恩施市民族路社區是恩施市“四大家”機關所在地,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戰鬥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是黨員,或是網格員,或是志願者,或是普通居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不同的角色演繹著同樣的精彩。

“共產黨真好!有你們真好!”“這是我們黨員的責任。”......2月26日下午,王世澤一邊陪老奶奶上超市買菜、擰東西,一邊陪老奶奶聊著天。

王世澤是民族路社區一名黨員幹部、居委委員,1月23日接到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電話後立刻奔赴工作崗位,至今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工作都在10小時以上,24小時手機不敢離身。“這次的疫情防控對社區來說是一次大考,從未有過的經歷,從未有過的難度,我是黨員,我不帶頭誰帶頭?”面對考驗,他信念堅定。

“向良富同志,他退伍不退色,時時刻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和他的老伴幾年如一日義務打掃廠裡的公共廁所,在疫情期間自掏腰包購買消毒液,給廁所天天消毒,不是一天一時,值得表揚。”3月3日,民族路社區原工具廠居民向心桃將一封名為《好人好事要表揚 大家弘揚正能量》的感謝信送到民族路社區網格員向豔手中,她希望通過媒體大力弘揚老黨員向良富夫婦倆的正能量。

不同的角色演绎同样的精彩——湖北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干群抗疫走笔

民族路社區有自管黨員223人,下沉到該社區的州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415人,結合防疫工作的需要,設立了16個黨小組。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全體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堅定站在防疫第一線,從大局上掌控,從細微處入手,充分發揮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打頭陣、作先鋒,全面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做到每名黨員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我擔當,我是一名網格員

“你等我一下,我馬上過來。”3月5日早上9點剛過,接到居民彭西川的電話,網格員林小青直奔航空大道228號而去。彭西川自小患小兒麻痺症,腿部殘疾,老家在四川,年前到恩施這邊來接了個門面準備做點小生意,剛把門面盤過來正打算回老家過年時,趕上疫情,被滯留在此地。門面僅10來個平方,無廚房無衛生間,吃飯、洗漱都是問題。“我已經吃了40多天的泡麵,有40多天沒洗澡了。”聽到此話,林小青很難過,“這種情況為什麼不早點打電話?”林小青關切的問。“我父母都是軍人,他們跟我說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給別人找麻煩。”彭西川的回話讓林小青淚目。她迅速回社區跟社區幹部一道抬了一大桶熱水,讓他先擦擦,同時就近聯繫單位永陽電力,讓他可以隨時去洗漱,同時,堅持每天為他送飯,保證彭西川生活所需。

林小青只是社區網格員中普通一員,在民族路社區,有16名網格員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每天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他們是宣傳員、信息員、排查員、服務員。自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他們帶隊與下沉黨員幹部一道對轄區56個住宅小區6310戶13825人開展了拉網式摸排,做到了情況清、底細明。特別是對轄區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滯留人員、低保戶、殘疾人等這類特殊群體,網格員人人手中一本賬,時時關注他們的動態,天天上門服務,為他們代購各類生活物資,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保證他們疫情期間平穩過度。

我堅守,我是一名志願者

在疫情防控中,自管小區是管控工作最大的難點,特別是像市府路一、二巷等開放式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多為私房和小產權房,人員結構十分複雜,出入口多,封控難度大。

“特殊時期,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隨時聽候調遣。”正當社區為此焦慮時,市府路一巷居民於明福主動報名,志願服務。近一個月來,他一直堅守在市府路一、二巷,白天為困難群眾、居家隔離人員送菜、送物資,晚上堅持在卡點巡邏值守,成為當地居民的“守護神”。

跟於明福一樣,居住在二巷的居民李宗寶也主動請纓,志願為居民服務,入戶摸排、卡口值守,從不懈怠。

在民族路社區,像他們一樣主動報名請纓的志願者有25人,他們積極協助社區工作,在轄區內各個卡口輪流值班防守,嚴格按照社區部署要求執行相關制度,禁止非本小區的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測量居民的體溫,瞭解出行的原因及去向,及時進行登記,並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提醒居民做好防護工作。

我奉獻,我是一名普通居民

“你們社區的同志辛苦了,一點心意請收下。”2月19日,居住在市府路22號的居民周賢將1400多元餅乾、飲料、麵包、方便麵等生活物資送到社區。

“我捐一萬元,困難時期,看到社區的同志這麼辛苦,總想做點什麼。”居住在錦繡名城的居民鄭家衛主動要求捐款。“如果需要工作的話跟我聯繫,每個月4000左右,夫妻兩個都可以來。”3月10日,在水電設備廠宿舍走訪殘疾兒童張紅時,鄭家衛主動對其父母提出。

“轄區個體工商戶‘英姐’時不時給我們送來包子、餃了、包面等,感覺很暖心。”社區居委員副主任謝亞平笑著告訴筆者。

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參與者,也是責任者。在民族路社區,儘管疫情給居民生活帶來種種不便,但大家都表示理解、支持。他們一方面積極配合社區的防控工作,一方面總想著為社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件。“面對疫情,居民理解與配合是對社區防控工作的最大

支持。”民族路社區書記王健說。(廖亮 胡楊 王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