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大班,家長注意些什麼?

彌撒氣球開始燃燒CP魂


一、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各個方面的發展,大班幼兒不再滿足於追隨、服從老師,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他們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水平明顯提高。

指導要點:大班幼兒自主性、主動性提高 ,啟示我們要適當放手、放權。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做。我們的任務有時只是為他們創造適當的條件,真正動手做的人應該是孩子。

二、活動更加有目的、有計劃

同小班、中班幼兒在行動過程中進行思考的特點相比,大班幼兒已有可能在行動之前 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個大致的想法,他們的行為少了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計劃性。但是,這種目的性、計劃性不是自然發生的,它有賴於成人的引導。

指導要點:我們應讓孩子參與學習計劃的制定,並引導他們按照計劃進行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幼兒的主動行為始終圍繞著學習計劃、學習主題進行,另一方面

也可以進一步發展他們制定計劃、按計劃行動的習慣和能力。

三、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以大腦額葉逐漸發展和神經纖維髓鞘化接近完成為標誌,5~6歲幼兒的神經系統比5歲前的幼兒成熟許多。與此相對應,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明顯提高。這既表現在他們對動作準確性的控制上,又表現在對他們自己行為的控制上,如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等。

指導要點:由於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約束能力,所以進行學習活動時可以考慮要求幼兒安靜地坐下來,服從一定的紀律。

四、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

5~6歲的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思維積極、活躍,願意學習新東西。正如陳幗眉教授在《學前心理學》中所指出的那樣,“如果說4歲兒童的活躍主要表現在身體的活動上的話,那麼5歲兒童的活躍主要表現在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上”。在他們的頭腦中總有數不清的疑問、問不完的問題。而且他們喜歡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問題情境,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後,解決問題後的成功體驗會帶給他們極大的滿足和快樂。

指導要點:學習內容要有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這不僅順應了幼兒積極思考的特點,而且有利於進一步培養他們勤于思維的習慣。

五、同伴間互動、合作多了,開始注意向同伴學習

5~6歲幼兒注意的廣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強了,他們不僅注意自己的活動,而且還注意同伴的活動。如果有共同的興趣或目標,幼兒相互之間會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協作等。他們還會主動地向同伴學習,一起討論問題等。

指導要點:對大班幼兒應多組織一些集體性學習活動,加強討論、交流,擴大他們的信息量。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多引導幼兒聽聽別人的想法是什麼,以利於培養他們的“去自我中心化思維”,讓他們在實實在在地與別人共事的過程中學習共同做事,發展交往、協作能力,也為小學的班級式學習做準備。

六、思維中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隨著神經系統的成熟,大班幼兒的思維水平較小、中班幼兒也有提高,表現為雖然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卻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他們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

指導要點:應有比較深入、持久的學習,並非每半天就換一個學習內容。

七、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在大班階段,要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6:30起床,8:00前入園,晚上8:30就寢。暑假在家適當縮短午睡時間。晚飯前後與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動內容,如畫畫,彈琴,玩玩具,看書等,動靜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節奏,與小學生的生活相接近。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訓練孩子早睡早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並改變無節制看電視的壞習慣。

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要教會孩子一些入學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脫衣服,繫鞋帶,自理大小便,整理書包,要教會孩子自己照顧自己,讓他們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識,還要讓孩子學會如何與老師、同學相處。在學校裡,孩子要參加一定的勞動,平時可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訓練,如平時在家讓孩子幫忙掃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與獨立性。





哎呦寶貝


大班孩子思維活躍,信息吸收快,只要學習方法得當,並且孩子感興趣,這一年我們可以提供給孩子各種各樣的學習、鍛鍊機會,促進他各方面的能力發展。

但是我們得注意這幾點:

1、尊重孩子的個性特徵和心理需求。

與其管控不如成全。

許多家長容易陷入這個誤區:孩子小,不懂事,家長得替他做主。

豈不知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希望有更多自己選擇的權利。壓力下的順從只會是表面,內心的排斥總會有所顯現,只是容易被家長忽視。

2、談學習的意義。

現在許多孩子排斥學習,應該與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何學習有關。

因為孩子們的學習大多需要許多家長監督甚至逼迫,使其感覺自己是為了父母而學習。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感覺似乎只有疲憊和厭倦,他們自然不願意學習,甚至排斥學習。

如果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人生,是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好,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未來,他們學習自然就更有目標。

3、談興趣與堅持。

許多家長總會說:孩子對學習沒興趣。

其實學習僅憑興趣就樂意學習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學習好大多是因為堅持。

也有人提倡快樂學習,但學習過程有幾個孩子能夠體驗到快樂?

學習更是一種堅持。現在的孩子怕苦怕累,再不願意堅持,成績怎麼可能好的了?

大班孩子,引導孩子堅持認真做好一件事是必須的。


媽咪老師


孩子升入大班要注意什麼

一、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齡前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差,幾乎他們的全部生活都需要有成年人的護理。小學生的生活就和學齡前幼兒大不一樣了。首先,小學的生活內容和幼兒園不同,小學生大部分在校的時間是從事課堂學習,課間時間很短,並由兒童自己支配。其次,在小學裡,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與幼兒園裡老師和孩子的關係不同,老師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而不是生活方面的照顧。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所以家長必須在孩子的學齡前階段,預先做好準備,才能使孩子適應學校的生活環境。要注意讓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幫助父母擇菜、擺餐桌、端飯、掃地、擦桌子、整理小人書等以逐步提高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否則,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旦改變生活條件,孩子就會不能儘快的適應。還要培養幼兒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也就是生活要有規律性,緊迫感。

二、提高幼兒自己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

學齡前幼兒主要是以遊戲為主,小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和遊戲不同,遊戲是幼兒自願參加的帶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活動,學習是學生的學校裡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努力系統學習知識和技能。兒童不僅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且有時要學習自己雖然不感興趣但也必須學習的內容。這就是說,學習是帶有一定的強制性的。

孩子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就必須有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學齡前幼兒是缺乏的。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帶有很大的不隨意性和不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事物的干擾與支配,它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進行系統地思維,也不會控制自己的行動。父母的任務就是促使幼兒在上學之前具備初步的控制和調節自己行動的能力,這樣孩子上學後,在課堂上才能精力集中,專心聽講,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通過做遊戲活動和其他方面要處處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孩子的行為,具有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

三、培養孩子對學校的嚮往心情

幼兒看到比他們大的孩子揹著書包去上學,這在幼兒的心目就產生了一種值得嚮往,值得羨慕的形象,孩子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揹著書包上學怎樣引導孩子使他們自己願意快快長大,這就要墳家長向孩子講述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學校是進行教育的場所,在那裡學生可以系統地學習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能使孩子掌握某些在幼兒園不可能學習到的技能和技巧,因而使孩子產生對學校的嚮往,這種嚮往是建立在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的基礎上的,所以是有益的。

寶貝的爸媽還要向孩子介紹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在可能的情況下,帶領孩子參觀小學校,讓他們親身體會一下小學校裡寬大的校舍,學生上課時良好的課堂秩序,小學生大聲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小學生能寫會算的技能,就會對小學生產生敬仰羨慕的心情,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小學生 。

希望我們一起努力,使孩子在大班養成良好的習慣,等到上了小學可以坦然面對,不至於慌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