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回家心

《夜和家》

沒有走過夜路的人,不會有這樣的體會,在夜晚,在黑暗中,能戰勝膽怯的就是“回家”的信念!

很久沒有深夜回家了,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獨行,在十幾年前的高中時代,那是個涼涼的夜晚。

那個時代是孤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體會過一個人週末在宿舍,然後一口氣把巴金三部曲《家》《春》《秋》看完,那個時候看不懂矛盾,喜歡三毛,迷戀哈利波特,還喜歡咀嚼《簡愛》,那是一個多愁善感,理想執拗的年紀,當然肯定會做一些瘋狂憨傻的事情!

高二的元旦,已經習慣了放假後獨自留校的女孩兒,看著一個個跟自己說再見的同學,回家的念想突然強烈,沒有帶任何的行李,就拿了隨身聽,裡面是小剛的磁帶,然後跑到五中東邊的大街上,攔下回清河的大巴,在下午四點踏上回家的路~

那天大巴車到達家鄉車站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回家還有十幾里路,那個時候不敢坐私家出租車,也不想因為自己的衝動麻煩家人來接,於是做了那個年紀才會做的決定,徒步回家~

依然記得做這個決定時內心的興奮和膽怯交織帶來的刺激感,那個時候,路上行人寥寥,甚至路燈都很少,當走過黑漆漆的鐵路橋洞時,把隨身聽的聲音放到好大,路過街邊人家犬吠時,便不敢哼唱歌曲,輕聲極速通過,那個晚上有風但忘了月光的模樣,走過好長沒有燈光的路,不敢回頭,對著自己假裝瀟灑,朝著回家的方向不停歇的走著~

到達村西頭,看見一盞燈在屋簷,是還沒關門的小賣部,裡面是打牌晚睡的人,買兩節電池換下,隨身聽的聲音再次響起,腳步輕快的走向村子另一頭的家~

站在門口,狗狗狂吠,我出聲呼喚,它便換作了歡愉的哼聲,不敢喚醒熟睡的家人,小小的身軀從門縫擠入,輕聲開門,依舊吵醒了淺眠的哥哥,聊了幾句竟然沒有等我回來就已經出嫁的大姐,第一次感覺到了哥哥的落寞孤寂。然後走進臥室,穿著衣服蓋上已經擱置了好久潮溼的被子,迷迷糊糊的睡去,那時晚上十點。再醒來便是哥哥對媽媽說“你家三妮兒回來了”,然後就是媽媽低頭靠近的氣息,回家真好~

在家怕黑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其實依舊怕黑,只是“要回家”

喜歡流浪的人,是因為有家可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