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延綿如龍曲 黃河燈陣盛中華

曲折延綿如龍曲 黃河燈陣盛中華

九曲黃河燈陣,又有黃河九曲燈、黃河九曲燈會、轉九曲等名稱,主要於黃河流域。這種民俗活動最早主要在九道彎河岸邊的村莊興起。又因燈陣曲折延綿如黃河之龍曲,故而得名“九曲黃河燈陣”,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民俗活動。

九曲黃河燈因為佔地廣、費料多、又耽誤工夫,過去也不年年扎放,一般每20年扎放一次,也有的地方(甘肅省張掖市鹼灘鎮古城村)是每年布展一次。據八九十歲的老人說,1920年及解放後的1946年扎放過。抗日戰爭時期,大馬岱村楊世寶曾將扎放黃河燈的技術帶往老根據地墾利縣扎放過,當前大馬岱村已很少有人掌握這項技術了。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九曲黃河燈陣一般選在平坦開闊的場院或田地,陣行依舊祖上流傳下來的圖譜搭建而成。燈陣從高空俯瞰為正方形,主要是用綢緞、高粱杆、玉米杆、葵花杆、鐵桿等物圍搭而成。每隔一段距離設一根燈杆,燈杆上裝有用高粱杆和五色紙手工製作的形狀如玉米、高粱狀的花燈,俗稱“高照燈”。燈會正式開始要首先舉行隆重的開陣儀式,燃放鞭炮、禮花,燃香,申表祭天,以企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觀燈轉陣俗稱轉燈,據說燈轉場一圈,可以驅災祛病、健康長壽。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九曲黃河燈設置必須按圖譜進行。

首先在兩畝平坦場地上按兩米多等距畫出縱橫19共361個白點,在白點豎高約1米的樹幹作燈杆,插木質燈託。燈陣坐北朝南,南面正中白點作出入口,不設燈,合燈陣360盞燈之數。

然後扎秫秸橫綁在燈杆上擋成九個迴環,留一條通道為疏導九宮方陣,從入到出不相重複。燈的製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陝北米脂用豆麵作燈碗,綏德用洋芋,延長用白蘿蔔,北京延慶、懷柔用薺面蒸制,現已改用小瓷碗。有的地區燈場造設已用木杆,並特製各式彩色電燈置於燈託。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九曲黃河陣,是一項百家百燈,神人集會,眾人參與的文化活動。九曲黃河燈陣,是先人虛擬古代戰陣加以神奇想象的一種智能遊戲,文化底蘊濃郁,陣容壯觀好看,涉及中國燈會藝術、燈飾文化、古戰略大陣、古文學、古裝飾文化、古道教、教場、古群體遊戲等多領域多科學,對研究我國古代的政治、軍事、文化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燈陣的活動與民間舞蹈緊密結合,造設紛華、迴環曲折的燈陣給表演提供了別緻的場地,精彩的表演又吸引更多的觀眾。燈節三五天裡,每當入夜,鞭炮、鑼鼓、喧鬧聲由遠而近,人們簇擁著各種表演隊伍湧向燈場,隨隊魚貫而入。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鄉里晚清舉人李南枝曾有觀"黃河燈"志感一絕,雲:

九宮八卦黃河燈,火樹銀花通夜明,

織女輕彈流水曲,雅章歌舞樂昇平。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行走在閃爍的九曲燈盞之中,人流如湧,燈光閃閃,如夢如幻,個人的命運起伏,一個家族,一個村落,黃河,這條河流的千秋萬代......交錯,分離,息息相關,似乎所有的人都有同一個命運,與一條叫做黃河的河流糾結纏繞。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曲折延绵如龙曲 黄河灯阵盛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