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出現“血雪”奇觀,南極氣溫或將失控,後宮不堪設想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持續加劇,南極大陸的永久冰川也在加速消融。全球的環保人士和科學家都密切關注著南極的動向,最近南極就又出現了一個可怕的現象“血雪”。

南極出現“血雪”奇觀,南極氣溫或將失控,後宮不堪設想

南極地區的烏克蘭維納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圍雪白的積雪被染成了血紅色,連一些永久積雪的斷層中,也出現了道道“血痕”,單看照片就十分滲人。這種紅色來自於一種名為極地雪藻的單細胞綠藻,其含有蝦青素(類胡蘿蔔素)防止紫外線輻射,所以呈現紅色。極地雪藻原本就生活在寒冷地帶,在低溫環境中進入“休眠”狀態,到了夏天,氣溫上升後,極地雪藻就會復甦,長出紅色的花狀孢子。

現在南半球確實處於夏季,表面上看“血雪”現象是自然規律的產物,但事實沒有這麼簡單。前不久,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西摩島上測得20.75攝氏度的高溫,這是有記錄以來南極的最高氣溫,也是南極氣溫第一次突破20攝氏度。這個情況十分嚴峻,就像手上的凍瘡長了一次後,每年冬天都會長一樣,南極氣溫的升高和極地雪藻的生長,很可能會導致氣溫失控。

南極出現“血雪”奇觀,南極氣溫或將失控,後宮不堪設想

日常生活中有一個現象能很好地說明極地雪藻的危害,炎熱的夏天,大家都傾向於穿白色、淺色系的衣物,這是因為白色能夠反射太陽光,不容易吸收太陽熱量。相應的,南極大陸覆蓋的白色冰雪能夠大量反射太陽光,降低融化速度。當白雪被紅色藻類覆蓋後,吸收的熱量會增多,導致雪地融化速度加快。溫度越高,積雪融化得越快,極地雪藻的數量會不斷增加,然後吸收更多熱量,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儘管這種情況在南半球冬季到來後應該會停止,可是如果不能減緩溫室效應,下一個夏天極地雪藻還是會再次出現,其造成的負面影響會不斷累積,最後導致南極氣溫失控。

南極出現“血雪”奇觀,南極氣溫或將失控,後宮不堪設想

冰川融化的後果大家應該都知道,冰川流失到海洋之中,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淡水資源短缺;冰原融化讓北極熊、企鵝等極地生物失去了食物來源和棲息地,瀕臨滅絕;那些被冰封了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細菌和微生物很可能會被釋放出來,要知道僅在我國西藏青藏高原上1.5萬年前的冰川冰芯中,就已經發現了33種病毒,其中有28種都是人類未知的病毒,這些病毒一旦迴歸,會給人類帶來多麼大的威脅真的讓人不敢想象。

不僅如此,冰川和凍土下還存在著甲烷等物質,據悉甲烷對全球變暖產生的負面作用是二氧化碳的30倍。北極凍土下的碳物質一旦暴露在地表,很可能引發野火,造成北極氣溫上升,再解凍凍土。跟極地雪藻一樣,循環往復,使北極的氣溫變化不斷加劇。

南極出現“血雪”奇觀,南極氣溫或將失控,後宮不堪設想

扭轉全球變暖真的不再只是一個環保話題,而是關乎地球和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生存的課題,需要每一個人都加入,做環保就是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