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它有時效性

幸福它有時效性


有關幸福的文章,我們看到的已經很多了。筆者前些年曾經有一個宏大願望,立志寫一部《中國人為什麼不幸福》的書。稿子也完成了三十多萬字,但由於各種原因,這部手稿至今還睡在電腦中。但經過大量的史料研究和現實勘察,筆者認為對於幸福,是有一點自己的話語權的。

我們平凡人觀念中的幸福,其實就是慾望的滿足。慾望滿足了,並由此帶來了喜悅,就感覺到了幸福。東漢的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說:“幸,吉而免兇也。”“福,佑也。”即富貴壽考等齊備才可以稱為福。

問題也恰恰在這個地方出現了。所謂慾壑難填,我們的慾望能否得到滿足?今天我的這個慾望滿足了,明天我還會生出另一個慾望。舊的慾望滿足了,新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我就不會感到幸福。

我們都讀過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都憎恨那個貪得無厭的老太婆。先是她只想得到一隻木盆,緊接著想要一座大房子,再想池貴婦人,最後她想當女皇。這位婦人最後又回到了她的貧婦地位,又成了那個窮漁夫的老婆。可以說,她是不幸的。

可是,她難道沒有幸福過麼?

得到一隻木盆,不是很幸福麼?有了一所房子,不是更幸福麼?成為貴婦人,已經相當幸福了啊。可是,慾望是沒有邊界的。

庚子事變時,老佛爺慈禧向西一直跑到咱西安。在灞橋,她下了轎,許是餓了吧,也許是以前的山珍海味吃膩了,看見地攤上賣蕎麥麵餄餎的,趕緊要了一碗吃。吃了一碗不過癮,又要了第二碗吃。老佛爺回到京城後,還想著這個地攤小吃念念不忘。打發人再去做了,一吃卻沒了原來的香味。

如此來說,幸福它有時效性。

用心理學的觀念來看,即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解釋,是再準確不過的了。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他的《人類激勵理論》一文中所指出,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排列為五種,它們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在和平年代,在盛世,我們為什麼多數人感覺到不幸福的理由。

在馬斯洛看來,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幸福感。一個乞丐吃到一頓包子就會感覺到幸福,一個戰爭中飽受磨難的人只要生命存活就是幸福,一個自閉的人如果有人對他好,願意和他交朋友他就會感到幸福,而一個倍受歧視的人如果得到了人的尊重,他就是幸福的。但人生最高層級的幸福,卻是達到審美的境地,實現你作為人的本質。

還有一層需要追問,就是那個乞丐吃飽了,就會想一所好房子,一輛汽車,一個妻子,一個差不多的職位,一個可觀的收入,等等。但這些都滿足了,這個乞丐就幸福了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這就是為什麼,時代變了,生活好了,日子過得美美的了,可你還感覺不幸福呢。

生活好了,只是滿足了你的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了你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也可能滿足了別人對你的尊重的需求,但卻一定無法滿足你自我實現的需求的。也就是說,你的宏大理想擱淺了,一直沒能如願。

但凡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在這個世界上為自己和他人做一番事情。尤其是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中國士人,都有兼濟天下的宏偉目標,都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所以,在飽讀了詩書之後,就想著去當官,一方面受到世人的尊敬,一方面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當官也有不如意的時候,如官太小了理想太大,或者自己的意願得不到的貫徹,受挫折事小,被削了職流放出去就很失落了,有的人甚至因為做官丟了性命。

有人會說,別講那麼高大上,我是個小人物,我只要現實的溫飽。問題就在這裡,當你小的時候,你要溫飽。而當你變大以後,溫飽已經不能讓你感覺到幸福了。

怎樣才能實現自己作為人的本質,才會產生美感,才會真正地感覺到幸福?要回答這個問題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不同的人因為目標的不同,幸福感當然也不一樣。

有的人拼命掙錢,以為家財萬貫就是幸福,可到後來他有了幾個億了,感覺還不幸福。

有的人拼命往上爬,以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出人頭地,可以贏得尊重,可即使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有了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有的人放浪江湖,寄情山水,吟風弄月,卻有時也會生出無限的寂寞。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人,你如果給這個群體有所貢獻,給這個社會做了些事情,這樣的幸福可能要超越你以前的個人慾望滿足,從而實現你的理想,達到你情感最大的愉悅,從心靈上感覺到了自己的幸福。譬如古今中外的那些偉人,他們想自己的生活想得很少,想人類的事想得很多,他們得到的是大幸福。再譬如我們這些小人物,在營造自己的小生活的同時,給同事以關心,給同伴以照顧,給弱勢的人以幫扶,我們就會感覺到了自己人格的一種昇華,感覺到自己力量的實現。這個時候,你不會再計較某些利益的得失,不會再為某些蠅營狗苟的事扯皮了,你由一個小圈子裡的個人上升成為了一個大寫的人。

我們最近讀得最多的雞湯類的文章,總是教人放下,總是教人知足。這些固然是不錯的。從幸福的時效性看,沒有永恆的幸福。時過境遷,幸福感也就不在了。可是,為什麼要放下呢?明明我是放不下的。為什麼要知足呢?人類的動物性決定了人是不會知足的。怎麼才能長久地感覺到幸福呢?在我以為,只有把自己放在集體中,放在人類中,讓自己成為一人真正的人。只有這樣,你才會有人類共同感、使命感、責任感,以及集體榮譽感。你再不會因為一個小慾望而糾結,再不會因為某個慾望得不到滿足而苦痛。這個時候,你的幸福是所有人的幸福,你的榮譽是大家的榮譽,你寄身於集體之中,是人類的一員,你也就實現了自己作為人的本質,你才真正地有可能獲得幸福。

由此而論,幸福不僅有它的時效性,還有它的層級性。

寫到這裡,讓我由衷地祝福你:願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