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选举已进入“讨厌谁”为主轴的时代


台湾的选举已进入“讨厌谁”为主轴的时代

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尚智在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说,台湾2020“大选”输赢的结果,票数最终在相近的“5%~10%”之间,这是包括日本等各方“旁观者”的普遍观察推论。这个推论的两大支持点,一方面是不喜欢韩国瑜的“浅蓝归队”慢慢在选举最后期间终究会开始发酵,另方面是“年轻族群”在“卡神”杨蕙如事件之后是否依然支持蔡英文,成为难以预知的核心变数。

韩国瑜的成败,如今百分百系于那群“讨厌你,但最后还是‘投给你’”的蓝营族群!当中包括概念里所谓浅蓝、知识蓝、经济蓝,但最终就是所有“讨厌民进党执政”的核心族群,是否能在投票匦前放下一切恩怨。

众所皆知台湾的选举意识与谋略结构如今正式进入了“讨厌谁”为主轴的时代。嫌弃的强度决定了选票的趋避,一切完全无关乎“支持谁”,而纯粹只因“讨厌谁”决定一切。讨厌韩国瑜言行的人,或若比讨厌蔡英文的人多出不少;然而一旦天平上相比的对象是“陈师孟、蔡碧仲”,这些代表民进党执政“东厂爪牙、体制撕裂”的争议人物,一下子让韩国瑜的讨厌度就变成云淡风轻,而这也是最近明显能看出“浅蓝归队”的最关键原因。

至于年轻族群选票的“不稳定性”,近来民进党阵营也察觉到不少异状端倪,赶紧让“内政部”花大钱,找一堆网红拍广告来“提醒、催票”。“卡神”杨蕙如担任蔡英文阵营,乃至整个民进党党政资源最大获利支配的“网军”幕后黑手,整个消息曝光之后,尽管民进党上上下下死命切割,杨蕙如也仿佛人间蒸发,事件状似完美灭火,但仍然对于年轻族群的整体负面影响深远。

“被民进党利用了”,这是杨蕙如风波之后众多年轻人的当头棒喝!过往各种网路上极端污蔑、匪夷所思、毁灭道德、人身攻击激烈的针对风潮,特别是与民进党政策争议、攻击韩国瑜等所有里应外合的网路手段,都因此真相大白。民进党长期暗自以激烈仇恨、言词煽动年轻族群的网路破坏手法,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民意支持率”的调查,在今年的选举中失去民众的信赖度,主要因为调查机构与媒体各拥其支持对象,这使得真实的民意趋向在最后100天再也无从查测。“浅蓝是否回归”、“年轻族群投或不投”这两大潜层不明却又左右“大选”胜负的票仓,只能等到“大选”最后揭晓才能得知结果。前者受到深层次的政治价值影响,后者则端赖最后关头的某些喜怒情绪。

但不得不说,电视政见发表会让不少“隔着距离”看蔡英文的人,重新燃起这1年来民进党“一手遮天”涂抹各种派系分赃、弊案侵吞、“东厂”恶搞且如今暂时噤伏的模糊记忆。有人说一旦将陈师孟、蔡碧仲等人的嘴脸,迭影在蔡英文的脸上,就会让人不免打了冷颤!

民进党擅打选战,利用一整年的时间扭转基层观感,尤其利用整个“公家政府资源”配合,将所有选举负面印象进行切割隔离。韩国瑜和国民党阵营相较之下,选战只是“瞎打”!最后两大票仓的决胜向心,确实也带着点运气的味道。最后两星期冲刺不可能改变支持倾向,但“讨厌与否”则可能因故松缓,韩国瑜或许应该大声主张:“你可以讨厌我,但你确定真的还要让陈师孟、蔡碧仲这些人继续执政当权、撕裂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