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人與人的交往,注重“真誠”二字,認識到這一點的人,才能端正心態,在人際中把握住幸運。

當兒媳婦進門後,即便婆媳相處,同樣需要真心相待。

若想婆媳關係融洽,需要雙方心懷坦誠,主動為對方設想,才能在彼此的交流與溝通中,逐漸建立信賴的關係,讓相互的好感,在時日的推移下,逐漸迎來昇華。

當然,如若婆媳之間,不能真誠相待,而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不考慮對方的感受,那麼終將無法在和諧中相處下去;如若婆媳關係處理不好,還會影響小夫妻婚姻的幸福度。

看了春華的經歷後,或許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婆媳關係走進僵局,其實都是事出有因。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01-

春華的父母,生活在另外一個城市裡,而她為了愛情,嫁到了幾百公里外的鄉村。

雖然自己是獨生女,但是春華自認為遇到真愛,於是不管不顧,離開自己的雙親,跟著老公來到了他所在的縣城工作,並且嫁給了對方。

還沒出嫁之前,春華第一次去老公老家時,就對婆婆,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在他們回家之前,老公就跟婆婆通了電話,告訴她,會帶著女朋友回家。

當春華換了幾趟車,花了近一天的時間,跟著老公到家的時候,婆婆正半躺在椅子上看著電視。

那個時候,天色已經黑了,但是公公在外忙碌還沒歸家,而婆婆也沒有做完飯。當她看到兩個人回來,她才懶洋洋的說,等把電視劇看完,然後去準備晚飯。

按理說,兒子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作為準婆婆,大多數人都會在歡天喜地中,趕緊準備好一桌子的飯菜,等著孩子們回家。

畢竟,給兒媳婦留下一個好印象,很重要,不僅會關係到兒子婚事能否成,也會影響著,將來婆媳之間的相處。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02-

可是,春華的婆婆,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些。

之後,春華才逐漸瞭解到,對方在家裡幾乎什麼活都不做,有時候,就連飯都是公公做的。

包括家務活,婆婆基本上也不做,房間裡,隨處可見許多的泥土;無論桌子上,還是凳子上,都有厚厚的一層塵土。

用春華老公的話來說,公公一直寵著婆婆,所以這一輩子,讓她養成懶散的性格。

忽然間,春華忽然後悔了,她感覺應該聽從父母的勸說,因為她不敢嫁入這樣的家庭,唯恐將來的婚姻生活,受到婆媳關係的影響。

不過老公看出春華的顧慮,向她保證說,結婚後就在縣城買房,不會和公婆長期住在一起。

看了春華的經歷,想一想還挺可笑的,一個勤懇的女人,會在婚姻生活中,將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與老公相互包容、彼此照顧,共同將日子過好。

而春華的婆婆,一輩子享受公公帶來的福氣,但是不覺中,卻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也給兒媳婦留下不好的印象。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03-

婚後不久,春華的老公,就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夫妻倆用手頭上的錢,作為購房的首付,房子拿到手之後,春華就與公婆分了家。在她看來,大家沒住在一起,這樣挺好。

她不希望,能從公婆那裡獲得什麼,不與婆婆住在一起,也會避免婆媳尷尬的產生。

雖然說,縣城與村裡不算遠,但是婆婆慵懶的性子,也不想往兒子那裡跑。不過,最終還是沒有避免,婆媳矛盾的發生。

在春華懷孕之後,婆婆愛理不理的態度,以及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讓她寒了心。

懷孕後,春華還要堅持上班,午休的時間有限,所以她通常會打包,在公司裡就餐;晚上回去後,夫妻倆才會在一起吃飯。

忽然有一天,春華特別想念母親做的炸魚塊。

於是,她有這樣的想法,希望婆婆能幫自己炸一些,以後帶到公司裡,伴著午飯吃。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04-

正常情況下,兒媳婦懷孕在身,如果有這樣的要求,做婆婆的勢必會努力成全對方。

不過,春華婆婆的做法,卻讓她大失所望。

當老公打電話給婆婆時,對方滿口答應下來,可是過了近一週,春華都沒看到,婆婆送來炸魚塊;要知道,婆婆身體很硬朗,她是不到60歲的人,來一趟縣城,只需要騎20分鐘的電瓶車就行。

左等右等之後,春華一直等不到炸魚塊。

按照春華所想,自己懷孕不適合做油炸的東西,婆婆為兒媳婦下一次廚,應該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吧。

最後,當她主動給婆婆打電話時,婆婆卻以一句藉口,隨意的應付過去了。

“婆婆,我想吃炸魚塊”,春華也沒掩飾自己的想法,而是直接暗示婆婆,但是婆婆的回答,讓她的心徹底涼了,“閨女,沒賣魚的,做不出來。”

懷孕的兒媳婦,想吃“炸魚塊”被拒,婆婆說,賣魚的一直不過來,所以沒辦法做。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05-

聽了婆婆的話,春華的眼淚差點流了下來。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如果不遠嫁,想吃什麼的話,爸媽肯定會馬上送過來;而現在,自己嫁給愛情的結果,還不受到婆婆的待見。

不過,最終春華還是忍住了,她想明白了,日子是夫妻倆過得,不應該受到婆婆態度的影響。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春華的老公不會做魚塊,但是老婆想吃,他還是搜了魚塊的方法,滿足了妻子的要求。

但是,經過這次事情後,春華越發不敢跟婆婆交流了。

在她看來,即便自己提出要求,婆婆也會用愛理不理的態度,隨意應付過去;所以,與其拉下臉去求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雙手,過自己的小日子。

而當兒子出生後,婆婆屁顛地來到縣城,跟小兩口說,要幫助他們帶孩子時,春華毫不猶豫地選擇拒絕了,理由很簡單,她只想安穩的過日子,不想讓婆媳矛盾昇華。

懷孕兒媳,想吃“炸魚塊”,婆婆:賣魚的不過來,沒法做

樵夫的話: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劍拔弩張的婆媳,也有相處愉快的婆媳。

其實,不同的相處模式下,都是有一定的因由;婆婆通情達理,兒媳婦孝順有加,婆媳關係固然會很融洽,相反,如果雙方都缺乏包容,固然不會建立良好的關係。

遠嫁的春華,從見到婆婆第一面時,便對其產生不好的印象。

不過,在她看來,既然嫁給了愛情,便要和老公一起,將幸福守護下去,也要與婆婆處理好關係,至少不讓婆媳矛盾產生。

可是當春華有了孩子後,她與婆婆的交流,讓其徹底寒了心。

許多婆媳矛盾的產生,恰恰是因為,一方小小的要求,對方並沒有放在心上,從而讓彼此的信任走遠了,雙方再也難以真誠以待。

婆媳之間,本身沒有太大的矛盾,如果彼此合不來,倒不如減少聯繫,反倒能讓矛盾少一些,彼此的日子過得舒心一些。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