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3月9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科技部关于支持西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明确支持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3月10日,记者就西安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的意义,以及西安人工智能科研、人才、产业发展的现状等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人士。


承担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重任

2019年8月,科技部制定并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下文简称《工作指引》),旨在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的部署要求,有序开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2018未来创造者大会:未来写作不用人

《工作指引》中指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

试验区建设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集成优势资源,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建设目标是到2023年,服务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2019年10月,天津、深圳、杭州、合肥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后,第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19年11月,浙江德清县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3月9日,科学技术部对外公布,支持重庆、成都、西安、济南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至此,获科技部支持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增至11个。

虽然国家已经批准11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但每个试验区的任务侧重点却有不同。在已经获批的城市中,天津是“示范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杭州是“发挥在引领浙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合肥是“发挥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圳是“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

德清是“发挥对全国县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重庆是“发挥人工智能在重庆市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和国家中心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

成都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成都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

济南是“发挥人工智能在推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

而西安是“发挥人工智能对西安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博览会

“可以说西安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有力促进我市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试验区将按照‘构建创新体系、开展社会实验、营造产业生态’的总体思路,有效整合各改革领域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西安方案。”谈到西安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工作人员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市还将出台支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系列政策,主要包括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社会实验、做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产业集聚、营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生态四个方面的内容。


人工智能科研能力位居全国第七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在陕西物联网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联网设备。

能够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西安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密切相关。“西安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重点布局点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与经济区位、强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多家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

而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基础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年来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大学生们正在进行人工智能机器人比赛(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西安目前有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产值约120亿元,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大数据、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无人机系统产业等环节。在集成电路方面,三星、应用材料、美光、中兴、华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西安,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材料等全产业链,带动奇芯光电、欣创电子、新金花科技等一大批本土企业快速成长。

在大数据方面,涌现出了易点天下、西安美林数据、西部资信、西咸大数据公司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在机器人方面,拥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牛人机器人等超过60家机器人及关联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0亿元。在无人机方面,涌现出以爱生科技、中天引控、亿航智能无人机等为龙头的多家无人机研制生产企业,西咸新区、高新区、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四个开发区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据赛迪顾问《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西安市人工智能科研能力位居全国第七,说明我市有着强劲的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实力。

事实上,西安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基本覆盖了智能信息领域、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和智能系统工程领域,产生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西安市现拥有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36个,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26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形成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领先,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各有所长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而且,西安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技术实力全国领先。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西安市人才投入量逾万,位列第二梯队,全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前20的高级院校中,西安占据了2所。

西安拥有众多涉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如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等。

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级学科专业中,西安市拥有全国排名前10的高校,集聚了9位院士、23位长江学者,每年培养相关专业研究生5200余名、本科生9500余名,西安已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重点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领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一。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在人工智能科研领域,人才实力上西安在全国优势明显,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也不逊风骚。

阿里、京东、360、科大讯飞、比亚迪、海航、吉利、华为等行业巨头已在西安建厂落户,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齐聚西安的态势显现:阿里巴巴从人工智能+医疗、旅游、物流、政务等各领域合作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京东实现“无人机、车、终端”无缝衔接,全球首个无人智慧配送站在西安启用;

科大讯飞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政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促进西安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构建。

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总产值约100亿元(人民币),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集成电路设计收入超过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75%,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无人机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超6000人。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西洽会上小朋友与智能机器人一起舞蹈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格局分布上,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产业、机器人产业、无人系统产业、智能汽车制造产业等发展形势喜人。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目前,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产业链,涵盖了物联网、通信、微处理器、信息家电、电源管理、半导体照明、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器件研发等多个领域。

三星、应用材料、美光、中兴、华为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有效带动了西安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西安集成电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累计300多种,拥有10多家集成电路研究机构及高校,与集成电路相关的科研、教学与设计的技术人员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集成电路代表性产品有:华芯的存储器、西电捷通的 WAPI IP 核、深亚的 SDH 芯片、英洛华的 LED 驱动芯片、龙腾微电子的 32 位嵌入式 CPU、理工晶科的 8/12 寸硅芯炉、能讯基于氮化镓的开关功率晶体管元器件、炬光的大功率激光器等,充分体现了西安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巨大潜力和科技研发与创新优势。

目前,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核心、硅材料与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为支撑、半导体照明与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群为补充的新兴半导体产业正在形成,并已成为西安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产业方面,西安市发展大数据产业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数据资源丰富、企业聚集加速、基础人才充裕。

西安市先后获批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及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区、国家首个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基地。

除传统电信运营商和金融行业外,涌现出了西安美林数据、西部资信、西咸大数据公司、云基华海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初步形成了高新区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与服务示范园区、国际港务区“一带一路”物流信息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核心园区,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机器人产业方面,西安拥有全国领先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装备和电子工业基础,本地应用市场广阔,具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深入推广机器人应用的良好条件。

西安市在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基础良好,已拥有近60家机器人关联企业,产业规模近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直追100亿元,具有近10家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

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省高研院等单位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以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等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航天16所“赛能”品牌的工业机器人荣获西安市名牌产品称号,微电机研究所微特电机技术参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疆无人机创新中心和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落户高新区,一批机器人龙头企业加快形成。陕汽、比亚迪、法士特、西电、标缝等大型企业纷纷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无人系统产业方面,西安拥有丰富的航通技术资源,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国内大型飞机生产基地,具有产学研一体包括验证试飞的完整产业链条和配套体系。

西安市依托航空航天领域雄厚的科研实力、人才队伍等优势,涌现出以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为龙头的多家无人机研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和高新区三个园区,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京东全球物流总部、京东无人机系统产业中心和京东云运营中心落户西安。

未来,京东集团将与西安航天基地展开深入合作,在智慧供应链领域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布局,联合构建京东集团全球物流总部、全域无人系统产业总部、京东云陕西大数据运营总部和融合智慧物流平台、飞行运管平台、大数据运营三大平台。

西安获批这个“国字号”试验区,凭的是啥“硬核”实力?

工人在西安比亚迪乘用车总装生产线上作业

智能汽车制造产业方面,西安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探索中,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扶持西安经开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西安拥有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如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中车集团西安骊山汽车制造厂、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德仕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国内市场上均处于发展前列,形成涵盖整车制造、专用车、零部件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条。

目前在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方面逐步发力,重点在突破智能驾驶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构建自主无人系统共性核心技术支撑平台,正在逐步培育完善的智能汽车产品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