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道德經》九章持而盈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讀書分享《道德經》九章持而盈之

把持而使之盈滿,不如適可而止。捶打而使之鋒利,不能保持長遠。金玉滿堂,沒有誰能守住。富貴驕橫,只會留下禍根。成就了功業,就當退位收斂,這是應該奉行的自然之道。

讀書分享《道德經》九章持而盈之

理解:

老子按照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指出進退、榮辱、正反等都會互相轉化。處理不好就會招致災禍。因而奉勸人們不應貪戀權位,應趁早罷手,見好即收。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這句格言雖然略顯低調,卻恰恰符號天地自然的運行規律。日月經天,寒來暑往,秋去冬來,無不如此。草木花果,完成了生之使命,便悄然而逝,了無痕進。若想在不可把握中希望佔有,在不可永久中妄圖長遠,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孔孟以及先秦諸子,都推崇堯舜禪讓之事,認為值得表揚,那便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最好範例。

漢代張良,原本存心”功遂身退”,不肯居功,只自謙退封“留侯”,但可惜世事不如人願,仍免不了被呂后毒殺的遭遇。反之,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身成絕代之功,少之又少。總之,歷史上能“功遂身退”,符號天之道也,確實不多。

在名利權位面前,沒有不心醉神往的,沒有不趨之若鶩的,這是人性的弱點。所以,老子告誡人們不可自得自滿,成就了功名之後,就應該把握好事情的“度”,適可而止,不能得寸進尺,不能恃才傲物,不能鋒芒畢露,不能居功自傲,身退不“盈”,功成名就後要急流勇退,才是長保之道。

所以,對於名利權位乃至物質慾望的誘惑,更多的是應該韜光養晦,保持淡泊寧靜之心,方是長遠之道。這點上號稱“風清揚”的馬雲功成名就後退隱江湖,將阿里巴巴的接力棒舉賢交付於“逍遙子”張勇,可以說,將老子功成身退的思想演繹的淋漓盡致,令人歎為觀止,不得不服,相信在另一江湖再見的馬雲亦是最亮的一道風景。

讀書分享《道德經》九章持而盈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